|
国兰\"瓣型理论\"是由清初安微歙县鲍倚云首先提出、他在<艺兰杂记>中
中总结了前人的赏兰心得、汇集了当時人们欣赏中国兰花的习惯用语、以
文字论述了\"瓣型\"种辨别中国兰花的瓣型方法·并以江浙之梅、荷、水仙
为例、列选五条、其中包括有\"超瓣\"和\"素心\"的选法。这一创举使中国兰
花的欣赏有了明确的定位、由此以后的200余年以至今日,人们不断地将
兰花瓣型理论加以深化和丰富、现以涵盖包括建兰、墨兰、春剑,莲瓣等
等、不仅为中国人甚至也成为日本、韓国人对鉴赏兰花的主要标准之一。
<<艺兰杂记>>摘要
春兰之杆多紫色、惟素心则绿。若花瓣短而头圆者为梅瓣、略尖者为水仙
瓣、较水仙略长而头阔者为荷瓣,上下皆阔者为超瓣,此俱上品。若又为
素心则超品类。春兰只素心、紫心之分﹕蕙则花纯绿者为绿头、背有紫纹
者为紫头、舌净而无赤点者为素心。
选花之法,方含蕊時,蕊大圆绽而有沙暈者,定有佳花﹕若具上如莲子
、如瓜锤、或浑圆如龙眼,或起棱如圭形,皆属异种、即梅、荷、水仙瓣
也。选法有五、兹举于后﹔
1)选叶﹕ 产山陽者叶色微黄,花多而叶少、产山阴者叶帶青黑色
、花少而叶多,反之每出奇种,灌浇時阳本不防略燥、阴本略湿也。
2)选蕊﹕ 蕊无论紫绿,皆须正色,又宜下淡上深、且要鲜明有
暈, 若眉壳较外壳深,开花必大。
3)选暈﹕ 素心之蕊必有沙暈。暈如浓烟重雾、沙如桃李之毛
、就日照之、晶莹透彻、必素心也。
4)选筋﹕ 壳上有筋,有长短疏密、更有粗细隐筋·纹丝長而
透顶,其花必好、纹短而露,不是取也。
5)选壳﹕ 素心多绿壳,有一种厚肉壳,其筋虽粗、而苞形圆
正、必出荷瓣或超瓣、又有一银红壳色,须下淡而上深、有白沙紫暈,必
出异种。
[s:9] [s: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