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401|回复: 36

[器材问题] 鱼友下海指导全功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15 09:5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养海水鱼其实没有传说这么可怕,本人养了18年的淡水鱼,除了罗汉和金龙没有涉及,基本全部养过。为了更好的促进“下海”鱼友的数量,在青鸟增加一点海水鱼友的数量,使更多的鱼友摆脱海水建缸诸多问题的困扰。本人根据个人的建缸经验,为新接触或欲想接触海水水族的朋友提出如下一些建议和帮助,希望能够比一些纸上谈兵的书籍对你们的辅助多一些。由于本人接触海水时间不长,因此只能简单说说,可能和一些海水高手的经验不一致,对其他地区的情况也不是很了解,所以也不能随意杜撰,希望各地鱼友可以发帖补充。因本人不属于器材方面的发烧友,因此,对一些品牌、价格模糊不清,容易混淆,有时也觉得有些设备不一定非要达到发烧级,但是关键的最好一次性投资,只要不是高密度的,应该还是比较容易的。其他的,希望各位加以补充,互相提高,在这里先行表示感谢。

第一步:购买器材

1、 确认饲养鱼只的最高级,最好还是比较大路的品种,有的非常好看,但是不一定在鱼缸内能够长期饲养,并不是美丽的东西都可以拿回家。根据你所要饲养的鱼的最娇气或最昂贵最具代表性品种而因地制宜,有侧重面的置办设备,便可以以最小的投资,得到最大的收益。例如:如果决定以后以饲养神仙和蝶鱼为主,那么,就应当考虑大型神仙(如:法仙)巨大的排泄量而增大在机械过滤即:化蛋器上面的投资,从而减轻生物滤才的负荷。也就是说:如果饲养排泄量大的鱼类,化蛋器是不能吝啬的,越大越好,其它方面则可适当节省,以至于自己DIY。如果决定饲养吊类(如蓝吊、粉蓝),那么根据其容易患白点的毛病,在杀菌灯方面是不应节省的。如果做岩礁生态缸,应该为钙反、冷水机和各种微量元素上下工夫,至少海盐不可以节省,例如:便宜的红珊瑚盐是养不好具有硬骨骼的珊瑚的。盐的品牌众多,我一时说不清楚,有待鱼友互相补充。总之,先定好养什么,在投资开工,是成功的关键。关键设备是蛋分!不能省!
2、 如果你不放弃使用化蛋器,那么你首先购买的就应当是它。你必须根据你的化蛋器的宽度和高度来设计的底缸化蛋器那阁的宽度和底柜的高矮。然后是鱼缸和底缸,如果你的缸很小或是愿意多花几百元,图个省事,那么底柜也可以一起做了。如果不愿意,可以到各家具建材城去定做底柜,你至少可以省下一个主泵的钱。接着是一些电器设备,你至少要购买水泵,还有灯、加热棒等等。不要相信国产的没有陶瓷心的泵,更不要相信百元以下的泵不能用于海水,总之根据自己的才力置办吧!还有珊瑚砂、生化球等滤才。条件允许的话,最好滤才和电器统一在一家店购买,这样何以让老板优惠一些,优惠多少要看你的口才了。一是盐,二是:密度计应该是你购买的最精确器材,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你爱鱼的生命,也是你观察海水密度调水的唯一依据。由于现在塑料密度计质量并不感保证,所以购买时应当场测试。把密度计里放入饲养有健康海水鱼的海水,如果指针在1.022—1.023之间,则才可以购买。而这在没有海水的器材商店是无法作到的。
3、主泵:主泵的流量绝对不能小,考虑到扬程的损耗,设计流量最好是鱼缸总容量的8~9倍!

第二步:调水和调试

3、 滤才、岩石、珊瑚沙的清洗与放置。从商店买来的干燥珊瑚沙、岩石,先应清洗,然后,均应用淡水侵泡一段时间,时间的长短可根据数量而定。原因是:珊瑚沙和岩石经水侵泡后会产生一些尿素,我始终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但是如果你将干燥的岩石表面淋湿,几个小时后便可以闻到尿骚味。很多初学者,先调好水放入鱼,再根据自己的喜好放入仅仅清洗过的岩石,而导致鱼类大批量死亡。淡水侵泡可以更好地缩短养水时间,但如果准备长时间养水,如养水一个半月以上,可以省略此步奏。消化细菌可以帮助你分解这些有害物质。通常由于鱼缸较大,珊瑚沙和岩石的数量很多,不易于另选容器侵泡,可以在本缸内侵泡,侵泡时开启循环系统,3、5天后更换所有或是至少50%的水,再过一天便可以调水了。有些人在滴流过滤区只放生化球,那是错误的。它会使你养水的时间变的允长。因为生化球,虽然表面积很大,但是吸水能力很差。在建缸初期很难附着大量的细菌,而大颗粒珊瑚沙,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至少放10CM的珊瑚沙在,滴流过滤的最上端,可以让新来的细菌有一个舒适而富氧的小环境,只需要一周,它们就可以稳定并活跃起来。这个过程在塑料滤才上需要至少一个月,而在溢流区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但是整缸水的养水时间不能少于一个月,这个是最关键的,这也是海水和淡水在培育硝化菌最大的区别。

4、调试人工海水。理论上讲人工海水应在非金属器皿内调好,再放入鱼缸。实际上除非你鱼缸很小,否则我们没那么大的容器。直接将盐放入鱼缸调试就可以了。海盐的投放量计算公式为:水族箱长X宽X高X0.03=海盐量。放盐时应开启全部循环系统,化蛋器不要开。不要一下放足盐应该先放入少于应放量的海盐,然后等待全部融化后用密度计测试密度,如果不到相应密度再补充放盐。密度和盐度的关系变化是和水温有关系的。即在同一盐度下,温度越高密度越低。我们追求的是盐度的稳定,所以密度应根据温度而决定。
实际上在天然大堡礁海域,密度一般在1.026—1.028,我们追求1.022的密度是为了适当降低密度从而减缓海水鱼的代谢量。如果你想让你的鱼活的更滋润些,也可以适当的台高密度,如:个人认为蝶鱼在1.024—1.025的密度下比1.022—1.023度更容易开口吃食。有人习惯在调好水的初期放入一些水质稳定剂和消化细菌等,我则认为那纯粹是安慰自己。在新缸中消化细菌的孢子很难大量繁殖,水质稳定剂主要祛除水中的氯,好的品牌可以祛除一些重金属元素,不过这些目的通过养水、暴气都可以达到,而如果你家的自来水不是糟糕的无法饮用的话,它的内部不会含有那么多的有害物质。

5、 养水。放条死鱼是最方便的养水方法,同时可以根据死鱼的腐烂情况推算海水的稳定性。海盐融化了就可以放入。最好是淡水的虾虎鱼,不知道为什么,总之,它的腐烂状态最直观。在养水初期,可将温度调节到30度左右,这样有利水中的有机物质更好的转氨。不要开化蛋器,因为你需要的就是一定量的有机碳,如果被化蛋器打出去了,多可惜呀。起初的24小时死鱼有软变僵硬,但是如果你用一些老水、老滤才此过程就没有的。紧接着,死鱼变软,从个鳍条开始腐烂,如果温度和水没毛病,最多一周,死鱼就烂成一滩泥了,用抄子也很难完整捞起。这时实际上,水已经不在“生硬”了。可以放一些雀鲷来闯缸了(只饲养大型鱼可用狐狸或炮弹类)。对于死鱼。可以捞出也可以让其自然腐烂。为了保险起见,新缸应只饲养雀鲷一个月左右再添加其他生物,而这段时间请不要启动化蛋器,直到要添加高级生物的前一天再开不迟。在养水阶段如果添加两个冲浪泵,可以使水族箱内充满小气泡,会促进细菌的繁衍。养水阶段不要过度照明,特别是卤素灯尽量少开,过度照明会影响细菌的繁殖,同时滋生大量褐藻。

三、新缸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

6、 饲养好软体的水族箱不要饲养好鱼,而饲养好鱼的水族箱尽量避免饲养好的软体。饲养淡水的朋友有句谚语叫:“养鱼不养草、养草不养鱼”。很少有高手在繁茂切且种植有高档水草的缸里饲养七彩,那样管理起来太麻烦了。海水也一样,如果饲养神仙、蝶鱼、大型吊类最好不要饲养软体,甚至连底沙也不要铺设,这样管理起来会很方便。即使没有食性冲突也应这样,我相信你决不愿意在柏林缸里捕捞一条患白点的蓝吊。

7、 关于白点,新缸放鱼后,一般都会出现,即使是雀鲷,也可能患。但这种白点不可怕,是鱼对新水新环境不适应所患的“感冒”一般3、5天自己就好了,如果不好反而恶化,再去考虑治疗和灭菌。如果已经稳定的老水,突然出现此问题,则应检查各方面问题,相关可查阅其它帖子。

8、 保持一定的投喂量,不要总饿着你的鱼,有人为了保持水质而给鱼节食,这样不成。只有胃口好,身体才能好,吃嘛嘛香才不容易感染疾病。


关键之关键:不能急!
发表于 2007-2-15 09:59:0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兄水平是越来越高了,毕竟出自实践的才是真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5 10:31:40 | 显示全部楼层
经验之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5 12:35: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才是一个鱼版块应该有的文章 支持!!!
一点个人看法。。。对待做水(造菌)淡、海水的重视程度不同主要区别在酸碱度的不同上。在分解菌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之初形成的对鱼危害巨大的氨(NH3)与危害很小的铵(NH4)在水中的浓度因酸碱度(PH)的不同而不同,水质越偏碱则氨(PH3)浓度越高(伤鱼几率越大),反之则铵(PH4)高(伤鱼概率就越小),可以简单的这么看:“氨”与“铵”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自来水多为中性左右,相对海水调制后为弱碱来说“氨”的伤鱼程度要小得多,而且还可通过少喂食、大量换水等手段来度过“氨”的危险期,海水则不然,一是绝对的“碱性”,二是海水的“造价”不适合大量频繁的“换水”,基于以上才导致饲养海水对“造菌”的重视程度远甚于淡水。。。
再有一点,“造菌过程”最好还是利用“试剂”等监测手段来的更加直观。。。我个人一般在造菌过程中只监测亚硝酸(NO2)的一个大幅度起落后就安心进鱼了(只针对单纯养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5 13:04: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老网站的老帖子就没人知道,转帖也很辛苦,我们也会感谢,可是写成是原创就很过分了!这的鱼版是水平低,但是不是谁都好骗的!这么做真够丢人的!
还有,斑竹似乎也要提高自己的水平!
渣叔,这回你也打眼了,这帖子跟鱼虫还有关系呢!
http://www.fish2008.com/bbs/dispbbs.asp?boardid=36&id=9513
如果楼主就是恐怖蜡像馆那么我将真诚的向您道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25 18:4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实践出真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25 20: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godfather2007-02-15 13:04发表的:
不是老网站的老帖子就没人知道,转帖也很辛苦,我们也会感谢,可是写成是原创就很过分了!这的鱼版是水平低,但是不是谁都好骗的!这么做真够丢人的!
还有,斑竹似乎也要提高自己的水平!
渣叔,这回你也打眼了,这帖子跟鱼虫还有关系呢!
http://www.fish2008.com/bbs/dispbbs.asp?boardid=36&id=9513
如果楼主就是恐怖蜡像馆那么我将真诚的向您道歉!
http://bbs.18888.com/read.php?tid-208599-keyword-.html
http://bbs.18888.com/read.php?tid-271267-keyword-.html
老兄啊,有机会看看我的二个鱼缸。
这个是在实践上总结出来的呀!
不是一定都要造假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26 22: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安宁2007-02-15 12:35发表的:
这才是一个鱼版块应该有的文章 支持!!!
一点个人看法。。。对待做水(造菌)淡、海水的重视程度不同主要区别在酸碱度的不同上。在分解菌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之初形成的对鱼危害巨大的氨(NH3)与危害很小的铵(NH4)在水中的浓度因酸碱度(PH)的不同而不同,水质越偏碱则氨(PH3)浓度越高(伤鱼几率越大),反之则铵(PH4)高(伤鱼概率就越小),可以简单的这么看:“氨”与“铵”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自来水多为中性左右,相对海水调制后为弱碱来说“氨”的伤鱼程度要小得多,而且还可通过少喂食、大量换水等手段来度过“氨”的危险期,海水则不然,一是绝对的“碱性”,二是海水的“造价”不适合大量频繁的“换水”,基于以上才导致饲养海水对“造菌”的重视程度远甚于淡水。。。
再有一点,“造菌过程”最好还是利用“试剂”等监测手段来的更加直观。。。我个人一般在造菌过程中只监测亚硝酸(NO2)的一个大幅度起落后就安心进鱼了(只针对单纯养鱼)


有笔误两处。。。应该为“水质越偏碱则氨(NH3)浓度越高(伤鱼几率越大),反之则铵(NH4)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27 08:5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7楼安宁2007-02-26 22:41发表的:



有笔误两处。。。应该为“水质越偏碱则氨(NH3)浓度越高(伤鱼几率越大),反之则铵(NH4)高”
谢谢!
一般情况下我使用测试剂的次数比较少,养水一个月进珊瑚,三个月以后进比较好的鱼。这个就是原则。绝对不能急这是关键。在养水期间放一条雀雕培养硝化菌,水质不好,现在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处理,除了换水,要么就是添加设备,这些都制约了海水的发展,所以慢慢的推进,还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养海水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大家都养了,今后的海水鱼等的市价肯定还会下降,这是一门技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28 17: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謝謝樓主了!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