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797|回复: 7

[鉴赏] 汝窯 (转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11 01:4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歷史性與稀有性

北宋為中國美術的鼎盛時期,李成、范寬、郭熙…等大家輩出,文人畫興起,宮廷設立翰林書畫院、職業畫家活躍;到了北宋晚年,哲宗、徽宗更是熱愛藝術的藝術家皇帝。

基於視覺美感的終極追求,在質感、色澤與極簡造形滿足下而“棄定用汝”,在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至徽宗五年(1106年)年間的僅僅20年創燒了汝窯,在當代已經極其稀少珍貴(徽宗帶著汝瓷去”求”見女兒,圖1為贈駙馬蔡京汝瓷),歷朝以來,汝窯的地位,為諸窯之冠(柴窯應為傳說)。

二、 美術性

越佶是歷史上著名的道君,道教儀式中獻給神仙的的奏章,稱作 “青詞”,又稱“綠章”、“綠歌”,充分說明道家對青色的喜好,“棄定用汝”正是這種崇尚青色審美觀的反映。在七色光譜上,淡天青色介于藍、綠兩色之間,綠色是一種充滿靜謐桿的溫和色彩,而藍色則是帶有神秘感的冷色,淡天青色既有藍色之冷,又兼具綠色之暖,是一種冷暖適中,優雅和諧的色調。(圖2)

以汝窯瓷器為典範的御用青瓷,其釉色平淡含蓄,充分體現出宋代上層社會用瓷,推崇理性美的時尚,這應是宋徽宗“棄定用汝”的根本原因。

此外,也是因為以為”定窯有芒”,在視覺上覺得太過於光亮刺目(圖3),為了追求如玉般溫潤內斂的質感,遂令官造汝瓷以為用。

三. 工藝性

1. 釉相與發色

北宋之前的釉以石灰釉為主,石灰釉的特性是透明薄亮、流動性強、易開片,北宋定窯(圖3)、耀州窯(圖4)、湖田窯(圖5)都是典型;而汝官窯的釉也是石灰釉,徽宗卻要求如玉的溫潤感(圖6),這必定須由燒成溫度來著手了(即使如傳說以瑪瑙入釉,仍然需要如此)。

燒製成熟的汝釉都呈失透狀、乳濁感,勢必是處於生燒狀態,燒成溫度在1200℃ 左右,超過20℃ 或在此溫度下保溫時間較長,就會出現透明釉,也因此汝瓷的胎也多未完全燒結。

這當然是極為嚴厲的火候要求了,所以勢必使用小窯燒製、利用火照來控溫(圖7),而且,還原氣氛的控制困難,也使得淡天青的發色難度極高(所以有以人骨入釉的傳說),所以或偏灰一點、或偏淡一點,淡天青、卵青、青灰、月白等釉色皆有,很難找到釉色完全一致的器物。

所以,初期的窯爐沿用民窯馬蹄型,每窯可裝30件左右,到了御用汝瓷的鼎盛期,改進為橢圓型小窯爐,每窯只能裝燒20公分 左右匣缽(圖8)配套器物10件。


2. 製作

御用汝瓷只要能使用模具的器物,都採用模製工藝,器物外有紋飾的用外模,內外壁無紋飾者皆用內模,這是極為成熟的工藝技術,當然,模製與今日的灌模可不能相提並論了。

汝瓷的燒造主要採用支釘支燒法(圖9),即用各類匣缽一缽一器燒製而成。採用支燒其原因無非有二:一是避免底足露出粗糙的胎體影響美觀,以及刮傷御手或桌面,遂將底足裹釉,二是為防止器物塌底。
无标题.jpg
无标题1.jpg
无标题2.jpg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发表于 2007-2-11 09: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圖1 "蔡"字款汝窯洗
这个是真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1 14: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1 18:4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1 21:4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漂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12 02: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夜的影子2007-02-11 09:17发表的:
圖1 "蔡"字款汝窯洗
这个是真的吗。
真家伙~台湾故宫博物院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2 12:5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帖子帖帖都那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8 23: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不懂,听着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