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鲮鱼(Cirrhinus molitorella)又名土鲮鱼、鲮公、雪鲮等。属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鲮属。喜栖息于水温较高的地区,低于7℃即开始死亡。因此,除福建南部外,还未推广到较北地区进行养殖。主要分布在珠江水系、海南岛、台湾、闽江、澜沧江和元江。鲮鱼以植物为主要食料,常以下颌的角质边缘在水底石块等上面刮取着生藻类,也包括硅藻、绿藻以及高等植物的碎屑和水底腐殖质。也喜食猪粪、牛粪和一些商品饲料,如花生麸、米糠等。
鲮鱼3龄性成熟;江河中成熟的亲鱼,在洪水期成批来到一定的江段,发情、追逐、产卵,并发出“咕咕”的求偶响声,产半浮半沉卵;顺水漂流。鲮鱼的繁殖期为4月下旬至7月上旬,5月初至6月中旬为盛期。
鲮鱼是底层鱼类,对溶氧量的要求较低,能适应较肥沃的水体。当水温在20~28℃时,溶氧量低于1毫克/升,鲮鱼还能正常摄食;溶氧量低至0.24毫克/升也不出现窒息。因此,鲮鱼可高密度放养,一般每667平方米可放养1000尾左右。
由于鲮鱼有饲料来源广、适应较肥水体环境、抗病力较强、群体产量高等优点,因而成为南方池塘养鱼的必养品种。鲮鱼能吃掉水底的着生藻类和有机碎屑,故又称为池塘的“清道夫”,肥水塘更是非养鲮鱼不可。虽然20世纪80年代以来引进推广不少杂食性鱼类,但鲮鱼养殖还是久盛不衰。以广东为例,1994年全省鲸鱼产量达20万吨;占全省淡水养殖产量15.5%,是仅次于草鱼的第二大品种。(摘自戈贤平主编《淡水养殖实用技术手册》)
由于广东的池塘和水库及野河里有大量的鲮鱼,除了最冷的1、2个月难钓之外,其余时间基本都可以垂钓。由于鲮鱼好吃,虽然细骨多,但肉质细嫩鲜美,用清蒸、醸、煮汤、做鱼丸、晒鱼干等方法,可做成美味的广式传统菜,而钓鲮鱼的饵料简单、上钩后手感特好,因此,很多鱼友都把鲮鱼作为主要的对象鱼,只要是那个新开放的鱼塘水库里鲮鱼多,那满塘边的人的景象就可常见。
鲮鱼的尾鳍宽大,游速极高,一斤的鲮鱼,上钩后的冲力和3斤的草鱼有的比,上斤的鲮鱼上钩后,5秒钟之内像不是什么大鱼,但在钓鱼人继续提鱼的时候,你会发现鱼突然往外一串,3米6的手竿顿成大弯弓,竿头入水,没经验的人就只能眼看它拉直钓竿,线断鱼走,这一下子,只有3、5秒的时间,很多人反应不过来。有经验的人在竿没直的情况下,马上左右倒竿,尽量将竿保持弓状,那时的情形最刺激,鱼带着线左冲右突,绷紧的线在水中像风吹琴弦,嗡嗡作响,有时鱼还会串出水面。 我个人觉得钓鱼的最高享受莫过于此。鲮鱼的身形比较细长,因此耐力有限,5、6个回合后,鱼就累了,钓者就可下抄网捞鱼入护了。但如果手竿遇到2斤以上的鲮鱼,那跑鱼的机会是非常高的。鲮鱼不像草鱼般耐力持久,也不像鲤鱼那样一个劲地往下打桩,但快速的串劲,无鱼能敌,尤其是水面大的地方,鱼劲更大。
钓鲮鱼多数用3米6或4米5的竿,3、4号主线,1号半或2号子线,因为鲮鱼生性胆小,吃食小心谨慎,往往大线大钩不敢靠近,我们明明知道线细易断,无奈线粗无鱼。传统钓法是小三叉、四叉的特制钩,由于直接绑在主线上,比较线粗难断,少跑鱼,但由于不一定钩到鱼嘴,拉豁鱼身常有,乐趣少了许多。我喜欢用台钓法,高低双钩,枪枪中上唇,在和鱼斗法中乐趣无穷。鱼饵非常简单,面粉为底料,加些香饵即可,一天5块钱料就可以了,比钓其他鱼省了很多(在用商品饵的情况下)。可用搓饵,但最多的是用醮粉法(与用叉钩同),所谓醮粉法,即用一罐水、一罐粉,钩子在两样中间点醮摇3、4次,即可抛竿入水,静候鱼讯了。调漂基本与钓鲫鱼相同。鲮鱼来的时候征候并不明显,没有鲤鱼、草鱼的大片鱼星、水混水动的现象,但往往一群到来,钓得好可以连续上鱼,鲮鱼吃食轻微,决少拖漂走的,往往一顿即可提竿,一迟疑,又要等下次了,原因是鲮鱼吃食是刨式的,慢慢地刨钩子上的料,不吸饵入嘴。曾经有台湾高手与广东高手同池竞钓鲮鱼,他们对广东的醮粉钓法不屑一顾,认为落后,谁知道结果是前三名都没他们的人,他们不服不行。但台钓法讲求的精细、优雅、中鱼率高、效率快是公认的。
我钓鲮鱼只能说是刚入门,一天曾经钓过70多条7、8两的,也试过一天27条一斤多的。但最令我难忘的是在广州鸣泉居小山塘那次了,那里十几年没干过水(现在已经换水了),大鲮鱼很多,100元一天。我和一个朋友第一次去钓,踌躇满志,尽管知道有大鱼,但已经准备了2、30付2号进口子线钩,想当然没问题了。8点到位,两人上午却只中了十几条大小不等的罗非鱼,下午3点多,我 正要失望的时候,有几个筷子头大小的单个鱼星上来了,精神为之一振,凝神盯漂。一顿下了2目多(水库一般我们钓2、3目),一提,完了,中底了,正有这个念头,线却直往前冲,竿根本就抬不起来,想撒手放放竿绳,竿已直了,线也断了。赶快再换子线,情况依然如此,不是断线,就是鱼拖线到水库里的杂物中,连跑五六条,都没见过鱼面,试过放绳也一样拉直了松紧绳,子线照样应声而断。现场绑2.5号的子线,鱼又上钩了,赶忙将身体和手大幅度往前送,最快时间使竿成弓,并且左右将竿倒入水中,努力将鱼逃的方向控制住,5、6个回合后,一条2斤多的鲮鱼身影浮现眼前,再小串2次后,乖乖被领进了抄网,我赶紧用毛巾裹住,放入鱼护中,长歇了一口气。朋友那边厢却只有罗非,我不忍独享乐趣,叫他过来,但两人太近了,钓线常因为鱼不受控制而缠绕,照样跑鱼,他只好说我看你钓吧,钓了4条后,鱼口歇了半个小时,又来了,一轮冲锋,还是跑的多,入护的少,有些3斤多的鲮鱼,是此生仅见的,但也只能眼前一晃,坐等线断了。朋友在旁边帮忙绑钩,边干着急,我就递竿给他过瘾,情况一样,到了6点多,天黑了,漂看不见了,两人心有不甘,悻悻然地收拾东西回家了,路上手都在抖。回去一称,最大的3斤1两,小的近两斤,共获9条。我分送了几条给朋友共享,许多人都说,很少看过这么大的鲮鱼,粗看以为是草鱼。但过后去过几次,却收获不多,每次3、4条而已,白板也有,我弟弟倒是钓过一次12条。
说起钓鱼的乐事还真不少,以上也许不值高手一笑,仅仅是我的粗浅认识和经历而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