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短鯛的疾病是短鯛飼養者心中永遠的痛。短鯛屬於較水質
要求較高的魚種,很容易環境不適加上自身帶太多的病源而生
病死去。短鯛屬於高價位的魚
種,死去可能對荷包很傷。但金錢畢竟不是最重要的。短鯛不
同於每隻都看起來一模一樣燈魚,鼠魚,每隻短鯛的花紋,體
型,顏色都有差異,還有每隻魚都有各自的特性,所以很容易
對他們產生感情。
飼養短鯛常發生得病但診\斷不出來原因,不然就是猝死,前一
天還活龍一條,隔天就活龍升天了。這也是最困擾短鯛飼養者
的問題。
以下就介紹常見的短鯛疾病和醫治方法:
治療生病的短鯛時,最好不要在原來的缸子中下藥,如果可能
的話,盡量準備一個裸缸專門來醫魚。當發現短鯛有不適時,
若能明確判斷都病因,則可下藥處理,若不太確定時,先從改
善水質下手,看看是否病情變緩,還是一樣的話再考慮下藥。
表示傳染力不強,不表示不會傳染。
傳染力強,病魚須馬上隔離以免傳染其他魚隻。
1. 腹水症
病徵:較常見於南美短鯛,但多是單獨個體發生,不太有傳染
能力。得病的魚隻腹部會脹大,和一般餵食吃太飽的脹
法不同,吃太飽是會脹在腹部下側,而腹水會整個腹部
向左右兩邊脹大。初期的腹水若不仔細觀察較難發現,
但有腹水的魚會沒有食慾,懶洋洋的靠在底沙上,若看
到魚隻有這種現象時要特別注意。腹水嚴重時會有凸眼
和立鱗的現象,這時大概就回天乏術了。
病源:造成腹水的病源不十分明確,可能是體內病毒,細菌,
原蟲的感染,造成體內器官功能的失去而引起。
治療:早期的腹水症,可用抗生素藥浴。通常是以四環素和氯
黴素配合藥浴。但老實說,治癒的機率很小。
2. 凸眼症,立鱗病
病徵:凸眼正也就短鯛的眼睛異常突出。立鱗病就是短鯛身上
的鱗片豎立有如松球一般。
病源:屬魚腹水症的併發症。
治療:抗生素藥浴。
3. 爛鰭,爛尾
病徵:尾鰭,臀鰭破裂,潰爛,可能伴隨著體表之皮下出血。
通常是健康不佳或生活環境惡劣的魚隻較易得病。初期
得病並不致死,但若蔓延到身體其他部位時則就難以醫
治了。
病源:細菌類如柱狀細菌。
治療:抗生素藥浴,病情不重可用鹽浴治癒。
4. 白點病
病徵:白點病是各種魚最常見的疾病,當然包括短鯛。得白點
病的魚隻在身體上會有白色的小斑點,一開始只有一兩
點,但不久就蔓延開來,整個身體遍佈白點,這時魚的
呼吸和體表黏膜會受影養,可能會有呼吸困難和縮尾的
發生。通常白點病的病發原因是水溫的變化過大,當水
溫上上下下跳動時,很容易發病。
病源:體表有白點蟲的寄生。
治療:白點病大概是所有疾病裡最好醫的吧,只需將溫度拉到
三十度以上,再配合甲基藍了使用,幾乎都可以治癒。
5. 鰓病
病徵:魚的呼吸速度變得很快,會不斷的摩擦鰓部。病魚的食
慾減退,日漸消瘦。
病源:鰓吸蟲的感染。
治療:福馬林,甲基藍,孔雀綠等長期藥浴。
6. 六鞭毛蟲症
病徵:病魚的體色會變黑,不吃飼料而日漸消瘦。會排出白色
的大便,且有拖便的現象。
病源:六鞭毛蟲寄生於腸道。
治療:在魚還有食慾時,可用嘧挫乙醇﹝Metronidazole﹞混入
飼料餵食。若已沒食慾的話,則進行藥浴。
7. 駝型線蟲
病徵:駝型線蟲多在野生的魚身上發現,但飼養者若餵食不乾
淨的活餌,也可能將病源帶入。駝型線蟲寄生於腸道,
當蟲體稍長大後,會將較尖的一端從肛門伸出,不停的
擺動。通常初期感染並沒有明顯症狀,只有體色稍微變
黑,等到看到蟲時,事情就大條了。蟲體長到能從肛門
伸出的大小,多已有繁殖能力,會將卵產並出落於底沙
上。短鯛有喜愛啄食底沙的習性,易誤將蟲卵食入造成
感染。而且駝型線蟲幾乎難以根治,是我認為最麻煩的
疾病了。
病源:寄生於腸道的駝型線蟲。紅色,約 2-10mm。
治療:駝型線蟲傳染力強,且不易根治。病魚一定要先隔離,
以免感染其他魚隻。市上的打寄生蟲的藥劑並沒有明顯
效果,一般多以美邊達挫﹝ Mebendazole ﹞來浸泡生餌
餵食。另有一個較暴力的方法,就是將蟲體拖出。可先
藥浴市上賣的打蟲藥,如 KD3,魚寶六號等,大隻的蟲
體會有很長的一段拖在體外。將病魚取出,放在裝了一
點水的小碟子中,下墊衛生紙,再用另一張浸濕的衛生
紙蓋住魚體,以免亂跳,利用小鑷子將從肛門伸出的蟲
體拔掉。
有一個觀念很重要,新購入的魚隻不要直接放入缸中混養。最
好能先準備個小缸子單獨養一陣子,觀察有沒有病狀,順便下
一些抗生素,幫魚消毒消毒。檢疫一陣子確定魚隻是乾淨的,
再放入大缸中。
買魚時最好能自己挑,仔細的看看是否病徵,不要購買過瘦,
過胖,體表發黑或過於鮮豔的魚隻。選到健康的魚通常都不容
易得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