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1-4 12:3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日常维护篇:------日常维护需要做什么呢?不外乎喂食、换水、清洗等。
喂食过量,会让鱼感到肠胃不适,也会造成大量的鱼粪;不及时清理残饵,造成残饵积聚,加重过滤系统的负担,令硝化系统不堪重负而崩溃,水质加速败坏,是造成鱼生病的元凶。因此,喂食千万不能过量。鱼七分饱就可以啦,吃不完的要及时捞走。如果想把某些鱼种养成大,要采取少喂多餐的做法,同时加强过滤,而不是让它一次吃够。
让鱼保持饥饿感,无论从观赏性、维护性方面来说是很有好处的。通过喂食,可以观察鱼的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就可以及时作出处理。
换水,每天都需要补充挥发了的水分或者适当地更换一小部分的水(如十分一)。注水时一定要缓慢地进行,尽可能减少对鱼造成不必要的干扰。至于是用晾过的水还是直接注入自来水,也因人而异。为什么大部分的鱼友都建议用晾过的水呢?因自来水含有氯气,而氯气会伤害鱼的粘膜层,没有了粘液的保护,鱼会因此而死亡。但是只要不是大量地快速地注入自来水,而是缓慢小量地注水,是可以对原有水体作轻微的消毒。要记住,静止三天不动的水是死水来的,不适合养鱼!四年来,我每天都是直接注入自来水的,换标准60缸的十分一的水,我用了将近半小时。 一条突眼、一条立鳞的宝莲灯,就是通过这样换水,好了我都不知道,只是通过数数才知道它们还活着!
对大部分鱼来说,一星期换三分一的水是很有必要的。
最外层的滤棉要定期清洗,但不可以与换水同时进行。陶瓷环、生化球、生化棉等一般来说不用清洗,但如果太脏或阻碍了水流,一定要用原缸水稍微冲洗一下就可以啦。记住,不要过分干扰硝化细菌生活的环境!玻璃脏了,有工作鱼就让工作鱼清理,没工作鱼就手动清理,最好只清理观赏一面的玻璃就可以啦。
净水剂之类的药剂不用为妙,水混了,要从换水、加强硝化系统方面来解决。养鱼这么久了,我连硝化细菌也没用过。
鱼病篇:--------鱼为什么会生病?不外乎水质不良、因打斗受伤、食物处理不当等原因,以水质的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当鱼有病时首先要想到的是:水质是否出现了问题?是的话,就要尽可能的多换水。水质出现了问题,也就是说水已经不适合养鱼了,而有利于细菌的繁殖,只有当细菌达到一定的数量,单位浓度过高的情况下才能令鱼生病。通过少量多次的换水,改善水质,降低细菌的浓度,达到让鱼自动痊愈的目的。
2)药物不能乱用。发病的初期,最好可以采取对鱼伤害最小的方法处理。先换水三分一,同时把水温升高至不低于30度,减少喂食甚至于停止喂食,也可以适当的放食盐(鱼对盐份较为敏感),通过这些较为轻微的措施,让鱼作自身调整,调动自身的免疫系统,达到自动痊愈的目的。病情严重而不得不用药时,也要严格按照用药量,千万不能过量,24小时后,要换水不超过二分一,降低药量后再次放药浸泡,直到鱼痊愈为止。当鱼痊愈后,需要加强换水,尽快把药物的残留物排除,避免药物中毒等后遗症。
3)同一缸中,有的鱼发病,有的鱼不发病,并不代表没发病的鱼是健康的,只是鱼存在个体体质差异而尔,也是需要治疗的。可以一起治疗,也可以隔离治疗,因人而异。
4)草缸绝对不能下药!!否则当鱼病好后,而水草却遭遇到极大的伤害,可能会得不偿失的。
混养篇:-----很多鱼友都很想把各种色彩鲜艳的鱼一古脑地请回家,在家里搞个大混养,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不够现实。殊不知悲剧因此而产生。混养要注意以下几点:
1)鱼种对水质的要求:酸性水、中性水、碱性水、硬水还是软水。
2)鱼种对水温的要求:有些鱼耐高温而不耐低温,有些鱼耐低温而不耐高温。
综合上述两面点,有些鱼种对水质、水温的要求都不是很严,都能活下来,但要想它活得好,呈现出该鱼种最美丽的一面,还是需要在一个特定的水质、水温值的,这就是为什么混养时,有些鱼活得很好,有些鱼活得不怎么好的原因。
3)鱼种的地域差异:地域的不同,意味着水质、水温以及生活习性的差异。例如掘穴的鱼就不适合养在密植水草的缸中。
4)鱼种的体形差异:大鱼肯定会为小鱼带来一定的威胁的。我为了养宝莲灯、红鼻,把一缸美人全送人了!
5)鱼种的生活习性:夜行鱼就不适合和日行鱼生活在一起,以免相互之间干扰。
6)有些鱼种不但不适合混养,连养两条都不可以,就算勉强成功,也会失去该鱼种的特性(如罗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