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贡品“龙池鲫鱼”供不应求缺货
远望龙池,平静的水面粼粼波光,当地人相传,龙池底部有大泉眼, 与滁河相连,因此池塘内常年不干涸,矿物质丰富,也正因为如此, 龙池中才能生长出“龙池鲫鱼”如此特种水产品中的珍品, 明朝即为皇家贡品的龙池鲫鱼,解放后更是蜚声海内外的南京特产。它现在的生长情况如何呢?
三年才能长到一斤重
头小、背宽、体厚,鱼鳞发黑,是“龙池鲫鱼”的奇怪长相, “要问什么时候有‘龙池鲫鱼’,可能真的是无从考证,应该是有池就有鱼了吧, ”六合区水产养殖场场长张玉文告诉记者,水产养殖场比邻龙池而建, 现在主要负责“龙池鲫鱼”的养殖以及保护。
“‘龙池鲫鱼’是龙池中特有的野生鱼种,龙池中矿物质丰富, 浮游生物也很多,因此基本上不用靠人工养殖”,张玉文场长告诉记者, 龙池鲫鱼不“挑食”,水草、小麦、玉米、浮游生物什么都吃, 基本上不需要人工来专业养殖。“‘龙池鲫鱼’特别之处就在于它的肉嫩味鲜, 如果依靠饲料来人工养肥,那么‘龙池鲫鱼’的口感就很差了。”
“龙池鲫鱼”的生长周期比较慢,每年的4月底5 月初是“龙池鲫鱼”的繁殖期,一般第一年是鱼种孕育期,第二年能长到4两重左右,第三年才能长到七八两近一斤重,“因此如果下苗后,要一直等到三年左右才能捕捉, 之间即使去捕捉也捉不到成形的‘龙池鲫’”,张玉文告诉记者。
捕鱼不能用网捕
“现在是8月份,还见不到成形的‘龙池鲫鱼’”,站在龙池池边,张玉文场长说,“龙池鲫鱼”特别,除了长相以外, 其捕捉方法也应该算得上是一奇。一年的上下半年各捕捉一次, 但是有趣的是捕捉龙池鲫鱼千万不能用渔网捕捞, 同时最奇怪的地方就在于上下半年的捕捉中所使用的工具还不一样。
“龙池鲫鱼”一般都在深水层里生长繁殖,加上鱼类属于水温动物, 到了冬天既不吃食也不活动,因此如果渔网来捕捞是很难能捞到它们的, 张玉文场长介绍,上半年捕捞用的是鱼夹子,即是一条长线上放上很多夹子, 夹子上再裹着煮熟的麦子;下半年,温度开始回暖, ‘龙池鲫鱼’开始出来活动,因此捕捉的工具也就改成了较为轻便的滚钩。
近年来,这个特殊水产品中的珍品的年产量却是逐渐下减。 六合区水产技术站站长邢志伟说,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 “龙池鲫鱼”的产量就开始出现逐渐下减的趋势,现每年的年产量在5000斤左右, 而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龙池鲫鱼”的产量曾经一度达到过5万斤。
现在的“龙池鲫鱼”市场行情可是说是供不应求,前几年是16 元/斤,但是今年估计20元/斤都有可能拿不到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