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香港鱼友小文的养鲷心得,由本人编辑!
一般来说,我会根据水质环境,把慈鲷分成二类:南美及非洲慈鲷(因为西非河产鲷和南美慈鲷的水质管理基本相同,而且很多可混养,故在此归纳为南美慈鲷).南美慈鲷基本上是酸性水质,非洲慈鲷是硷性水质,相信很多鱼友都会知道.不论任何地区的慈鲷,其一般管理方法大致相同,但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两者其实有很多处理上的手法是十分极端的,希望各位鱼友养不同的慈鲷,要用不同的手法来养,以免它们因为管理不当而令鱼死亡.
1) 两者最好不要同时混养
在港澳,大部份鱼友都是用自来水养鲷的,在硝化系统完善下,ph通常都会在7.0左右,所以可能会有部份鱼友会把两地的慈鲷混养在一起,但我个人建议最好分开.虽然絶大部份慈鲷都可在ph=7.0的水质中生存,但他们很多其实生活在完全不同的水质环境之中,所以其一养在不适合的水质中,会令鱼儿抵抗力减弱,甚至立即死亡;南美慈鲷的抵抗力远比非洲慈鲷强,若南美慈鲷在硷性过高的环境中会显不出其应有的体色;非洲鲷在过酸的水中更加会立即死亡!而且二者混养会令鱼缸有点格格不入;而且慈鲷地域性强,尤以南美慈鲷为甚,再加上在不适合的环境下,两者互相混养,轻则经常爆鳍,重则经常死鱼.故两者绝对不能同时混养,切记切记.(我曾试过阿里混紫蓝火口,阿里被火口当场撕开,十分恐怖)
2) 换水次数及换水量
一般来说非洲鲷要比南美鲷更需要多点换水,因为非洲鲷对水中阿摩尼亚等有害物质十分敏感,太多会死鱼;但南美鲷的容忍力远比非洲鲷高,所以非洲鲷我一星期会换两次水,而南美鲷一星期就换一次,而且非洲鲷每次换水量比南美鲷要多一倍.这点相信很多朋友都应该知,但这点要因各人鱼缸内情况及鱼多寡而定.
3) 调水
我所指的调水是令水质附合其原生环境,令鱼儿健康.我养非洲鲷一般会定期加入增硷素,每天加少量,令ph增高;而南美鲷则加增酸剂.很多人觉得太多化学剂会伤害鱼儿,但我觉得只是对一半.因为若在硝化系统完善下的水质的ph一般都在7.0左右,虽然大部份鱼都可以在中性水中生存,但就不能显出其应有的体色,我们养鱼最重要是养得漂亮而不只是单纯养得活,所以适当调水是有必要的,但切记过量,因为ph值突然急速变化会令鱼无法适应而立即挂掉,而且即使同样是来自南美或非洲的鱼,各个品种能够容忍的ph值的范围都不同(如金菠萝,若ph过低会烧鳍).
4) 鱼粮
养南美鱼所需的鱼粮没有什么要求,基本上只要品质好就可以了,但最好用肉粮,这不但可令鱼易显色,而且鱼也会快大一点;相反絶大部份的非洲鲷,尤以马湖鲷,就最好只用草食性的片粮,因为非洲鲷容易得腹水病,这是南美鲷较少出现的,所以最好不要在非洲鲷中使用虾干,虫干等粮.而且,我养鲷有两种粮我是不会使用的,一是扬色鱼粮(养血鹦鹉及花罗汉等人工鱼例外),二是活饵.扬色鱼粮大部份含有激素,吃得多会令鱼过早老化及抵抗力减弱;活饵容易令水有菌,水质管理不好会令鱼得病.其实一般高脂肪鱼粮已可做到活饵的效果,而且管理水质较易.
5) 光照
养南美鱼需要较长时间日光,但非洲鱼则不同,一般一天照4-5小时就可以了.南美鱼需要长时间照光才会漂亮,但非洲鲷一般都很畏光,而且强光不能突显非洲鲷在弱光中的营光色,所以一般我除了喂鱼外,其他时间我养非洲鲷都不会开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