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6-11-23 12: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样的问题在北京、上海发生过,也在广州一个私人救助站刚发生完。
广州这个救助站因噪音、气味问题,被附近居民要求搬走,甚至以投毒等相威胁。。。。虽然广州这边的救助人带上律师与邻居谈判,但因为房东不肯续约,最后也只能以搬迁告终。
我虽然支持救助,但每天漫漫长夜中,只要一狗叫则会引起百狗鸣,其声势确实足以扰民。说实话,不是人人都有本事住到旁边去的。
看着各地一个个使用“成群圈养救助”方式的救助站被投诉、被驱赶,令我们不得不怀疑这种方式的可行性、科学性、管理的规范性以及对社会的适应性。但目前的大环境,又难以实现在国外已取得成功的科学救助模式:“捕捉-绝育-放归”——狗一放出去,不是被吃掉就是被打掉,辛苦投入资金的绝育与对狗只的健康检查及治疗,就变得毫无意义。
人们因为爱而产生的本应简单的救助行为,在复杂的环境体系下,也变得困难与复杂起来。
发了一堆感慨,终也无法提供一种很能适合我国国情的救助方式,只能说,如果那个地区没有打猫食猫之风,那尽可能为流浪猫做绝育之后就放归,勿轻易进行囤积型救助;但对于犬,我实在提不出任何建议。
所以,在相关法律未完善之前,我个人更倾向于充分与各种基金与其他救助组织及网络合作,加大力度进行宣传,借助各种活动引发媒体的注意和报导,宣传科学养宠、爱宠精神、做负责主人以及如何对待流浪动物等,在这方面有不少救助组织有借鉴经验。
本周日我也会参加广州由六大救助组织联合举办的“小生命·大家园”宣传活动,到时将图片转到青鸟来,与救助盟友们互相交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