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466|回复: 7

关于鸡血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22 15: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鸡血石石矿

1、形成
鸡血石为朱砂(硫化汞) 渗透到高岭石,地开石之中而形成,这样两者交融,共生一体的天然宝石,在国内外是极为罕见的。

2、性状
鸡血的成份是硫化汞,石质则为地开石或高岭石,硬度为2—3度。石中时常带有水银斑及少量的石英颗粒突起于石表面。鸡血中除主要成份为硫化汞外,还含有少量的致色元素铁、钛,它们是深色染剂,它的含量多少是鸡血呈现不同红色的主要原因,含量多则血色呈暗红色。另外,鸡血石也含有不同的感光元素硒、碲,这也是鸡血在光照和热烤下退色或变色(呈现暗红)的主要原因。

3、分布
昌化鸡血石产地在浙江省临安县上溪乡玉岩山,矿洞分布在康山岭一带。

4、开采
鸡血石开采于明初,当时鸡血石露出岩石表层,古人根据热涨冷缩的原理开采,在露出岩石表面的鸡血石上烧柴,岩石全部烧热后,用冰冷的溪水浇泼,使石头分裂,再用铁铲很容易即把鸡血石采下。这样的采法少有裂纹,但鸡血石在没有开采出前很可能多已变黑或变暗,而采出量也非常小。这种采法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初,基于表层露头的鸡血石都已采竭,改用炸药爆眼,再用手掘或机掘深挖。

(二)种类及鉴别

昌化鸡血石有老坑,新坑之别,凡颜色鲜艳,质地透明,半透明的石料多为老坑所产。新坑大多色彩不够鲜艳,质地也透明,美感次之。

昌化鸡血石主要品名有:
1、羊脂地鸡血:奶白色冻地之鸡血石。
2、藕粉地鸡血:灰白微青色之鸡血石。
3、桃花地鸡血:淡粉红色地之鸡血石。
4、红花地鸡血:布满红色花斑地之鸡血石。
5、肉糕地鸡血:鸡油黄、栗黄色冻地之鸡血石。
6、荸荠糕地鸡血:浅黄色地之鸡血石。
7、虾青地鸡血:浅灰微绿色地之鸡血石。
8、牛角地鸡血;深灰色,黑色地之鸡血石。
9、“刘关张”:红、白、黑并陈的鸡血石,各喻刘备、关公、张飞。
10、五彩鸡血:黄、青、白、黑地,渗以鸡血红斑。
11、全红:六面或全体通红。
12、砺灰地鸡血:色灰白、质粗燥之鸡血石。
13、瓦砾地鸡血:俗称钢板地,灰色,质硬。
14、血皮:地子上仅有一层薄薄血色。

鸡血石品质高低,以地子、血色区分。地子,即质地,有冻石、普通石、炼石(灰白软石或硬石)数类,以冻石最佳。其色有白、粉、黄、灰、绿、黑等颜色,以白如玉的羊脂冻地为上,乌冻次之,绿地最下。血色以米砂的多少、形态、鲜艳度而分。色有鲜红、正红、深红、紫红等,形有片红、条红、斑红、霞红等。一般以血多、色鲜、形美者为佳。而血质浮薄飘散者则往往是易退色之下品。

二、昌化鸡血石雕

(一)历 史
据史料记载,我国对鸡血石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始于明初,当时开采和加工出来的鸡血石产品均用作皇宫、官府的馈增珍品。明代中期,鸡血石主要仍以人物雕刻为主。清代乾隆皇帝敕令血石为中国国宝,自此以后凡昌化产的鸡血石都需进贡给朝廷,此时鸡血石受到王公、贵族的重视,雕制出许多精美的艺术珍品。清末,慈禧太后在紫禁城中收藏了为数不少的鸡血石,作为个人珍玩的收藏品。一九七二年九月中日建交,周恩来即以国礼鸡血石印章赠送当时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于是在日本和世界各地再度掀起了人们对鸡血石热烈的回响。文革时期,大量的鸡血石被用于炼汞,对昌化鸡血石矿造成空前的大伤害,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形势下,鸡血石也暂时失去了它的珍贵价值。八十年代初期,中国慢慢对外开放,昌化鸡血石也在此时高速点燃了需求的热浪。

(二) 技艺

1、工序
鸡血石雕的工艺流程大致分为挖血、设计构思、打坯戳坯、精刻修光、配垫装垫、打光上腊六道工序。
(1)挖掘血色:主要是根据经验判断原石血色分布情况,下定决心后就下刀将外部包裹的石料剖去使血色最大面积地分布于石表。
(2)设计构思:根据血色分布、石料大小、形状以及质地色泽设计题材。主要原则是尽可能不对含血部分进行雕刻且雕刻的内容与其血的分布状况起互为衬托、修饰作用。
(3)精刻修光:对质地部分进行雕刻,深入刻划,并去掉不必要的刀痕。
(4)配垫装垫:同青田石雕
(5)打光上腊:同青田石雕

2、表现手法。

鸡血石雕受到稀有的血色的限制,表现手法不如其他石雕丰富。主要为浮雕、圆雕,其中穿插运用一小部分线刻、镂雕手法。
(1)圆雕:主要用于体积较小的原料,利用其固有形状,多雕刻成人物、动物摆件或小挂件。
(2)浮雕:鸡血石雕多以血色为背景,在红色背景上留下一些无血质地部分,运用浮雕进行雕刻,起修饰、表现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
(3)线刻:在雕刻人物的须发、服饰图案、山水的屋宇瓦楞、花卉的叶筋、动物的皮毛时多运用这种手法。
(4)镂雕:鸡血石雕无血部分雕刻山水、花卉的也同青田石雕一样运用镂雕。

三、鸡血石印章

(一)印石选用
1、选择:选择印石主要从血色分布多少及其图案入手。血深入石料、厚实者可锯为印章,可保证章体表面较大面积能带有血色,血色图案优美的可锯为对章,使其图案呈现对称或相互承接的美感。
2、制作:制作过程分为开料、磨料、打光三个工序,开料要根据血量分布的状况小心谨慎地下刀。磨料即将章坯铲平磨方正。打光即先用砂纸由粗至细逐步磨光,然后上蜡。

(二)印雕
清乾隆时开始使用鸡血石雕刻印章,持用鸡血石印除可以表征身价之不凡,无形的常使持印者慎用其印,另一方面也享受艺术之美。
鸡血石硬度只有2—3度,很适于刻印,被誉为“印石三宝之一”。鸡血石印章一般来说以3.5×3.5×12cm——2.5×2.5×9CM为大型章,有对章、自然形章、单章三种形式。对章指两方面或数面鸡血血形相对称的方章,好的鸡血单章已非常难得,出色的鸡血对章则更是难上加难。自然形章指底面平整而上部为自然形态的印章,俗称“古形章”或“随形章”,此类印章通常为书画家所好,或为一般人刻“闲章”使用,别具一番韵味。
鸡血石印章一般不雕刻印钮,以其石质的润、温、腻、细、结、凝以及鲜艳的色彩、灵活的肌理纹脉取胜,但也有少数在其顶部雕刻印钮或在表面进行薄意雕刻,这些一般是为了遮蔽石料自身的瑕疵或裂纹等不足之处,而巧妙地化腐朽为神奇,这些印雕技法同青田石雕。

四、 鸡血石的品等与鉴定

鸡血石的好坏,首观鸡血颜色是否红,质地透明的程度,缺陷的多寡,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进行鉴定的方法。

(一)血色的鉴定:
1、颜色:鸡血颜色大类可分为鲜红、大红和暗红。鲜红为上品,大红次之,暗红最差。

2、血形:鸡血血形依次可分为块血、条血、云雾血及点血等。时有两种以上血形自然结合在一起,此时则依以那一种血形为主,而定其血形。如血形有独特的地方,则常因其独特而使价值倍增。

3、血量:指鸡血部分与成品石质的百分比。大于30%者即为高档品,大于50%者为珍品,大于70%者则为绝品,但如血色不美,或底质不佳,则其档次仍要大幅下跌。而如为印石者,除血售量多少外,又依含血面而分成六面血至一面血六种,以六面血为上品,而以四五面血者为正品,三面血、二面血者为中品,一面血者则为最次。这是鉴定印章品等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4、浓度:指依鸡血本身之聚散程度,而分为浓、清、散三级,以浓血为贵,散血则如鸡血水稀释,而影响档次。

(二)质地的鉴定:
质地是指鸡血石本身的石质,其优劣依颜色、透明度、光泽度和硬度四种特性表现来品评等级。

1、颜色:一般石色有单色者亦有多色共生者,无论何者,均以色细腻而纯净者为佳,其色悦目即为佳品。
2、透明度:依次分为半透明、微透明、不透明三级。
3、光泽度:腊状光泽是鸡血石的代表性光泽,其质地自身的光泽强弱则是鉴定质地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
4、硬度:上品的冻石硬度通常在摩氏硬度2度左右,2—3度者为佳品。

(三)缺陷的鉴定:
缺陷主要指鸡血石毛料和成品中的杂质和裂纹,它的存在将直接影响鸡血石的美观和价值。

杂质:可分为硬性杂质和软性杂质两类。

1、硬性杂质:包括有石英粒(在质地中呈豆状突起,俗称“石钉”)、黄铁矿(呈云雾状、浸染状,产于鸡血和质地中或沿微裂隙分布);火山岩团块(一为角砾状圆碟状、另有不规则状,其色泽与质地软硬质都有)。
2、软性杂质:包含有冻石细脉,和火山岩团块。
3、裂纹:可分为同生与后生两类。同生裂纹内常有地开石、黄铁矿等填充物,对鸡血石花纹和形象在美观上有此影响,但在整体档次与价值上有时候反而为收藏者所喜爱。后生裂纹因地壳运动或采矿爆破引起,很大地影响鸡血石档次。

(四)膺品鉴别:鸡血石由于价格昂贵,所以很多造假者制造膺品鱼目混珠,以谋取暴利,所以膺品的鉴别尤为重要。

膺品鉴别:可分为鸡血、质地、重量等三种方式:

1、假鸡血:没有银斑,色度深浅不匀,线条粗细不一,花纹不自然,排列不符合鸡血赋存规律,肉眼细观极易区别。
2、质地:用塑胶化合物假造,完全没有石感,用刀刻也没有石屑粉。有人甚至将鸡血石切片,再粘贴于粗石上,再用填缝胶及石粉粘合,状极似真鸡血石,仔细在强光下则可辨别真伪,或观察血色及画形是否一致或有无连贯,不难识破。再则,有人用石粉加化合物,塑模涂上“朱砂”或大红水彩假造鸡血而成。
3、重量:真鸡血石的重量较沉稳,假鸡血的重量较轻浮,只要细心用以下步骤测试:(1)用砂布细磨,真鸡血石材会呈石粉状而有朱砂红之现象,化石物则没有;(2)用刀雕刻,假鸡血石下刀后呈塑质之卷曲石屑,能感觉出来;(3)用火烧,假鸡血石会有烧焦的胶臭味,真鸡血石则不会;(4)用手量质重,假鸡血石因质地不同而感觉较轻;(5)贴肉试石感,假鸡血石没有石质的冰凉感。

1、巴林鸡血石与昌化鸡血石的辨别:1、血色辨识:昌化鸡血石血色鲜红,分布具方向性、有规律,巴林鸡血石血色暗红或为不成熟的大红,呈棉絮分布,(2)质地方面:昌化鸡血石的矿物组合复杂,性坚韧,常含少量杂质,而巴林鸡血石矿物组合单一,性嫩易裂,况且巴林鸡血石中,感光元素含量高,日光照射容易变色,目前尚达不到昌化鸡血石的价值。

(五)档次划分:主要根据血色、质地、缺陷的优劣程度来划分,首要是血色,详见下表:
标准档次 血色 血形 血量 质地 缺陷 备注
珍品  鲜艳浓 片红状霞云状星纱状斑纹状条面状 50%以上 桃花冻羊脂冻田黄冻藕粉冻牛角冻 无缺陷 血须集结不散飘,质地细腻凝聚

高档品 艳浓深 各类形状 30%—50% 各类冻地均有或纯净软地 裂纹杂质偶见 血分布均衡有致,见凝聚

中档品 浓深淡 各类形状 10%—30% 软地或软冻地相间 裂纹略有杂质 赏心悦目明亮

一般品 淡浅暗 各类形状 少于10% 杂软地硬地钢地 裂纹杂质常见 顺眼常见
明、清代作品 具历史文化价值,其档次标准常在珍品级或珍品级以上,其名贵性和重要性不言而语。

超高档次珍品级 不分产出年代,血色与质地均为珍品级之极高品,或其质与材均为独一无二的罕见珍品。

五、保养

鸡血石应避免长时间放在日光或灯下,以免鸡血因红色部分变暗而减低了价值性。平常则宜擦上或浸于好的润石油中,如美玉一般,使石质与空气隔绝,减少因温差变化而造成石质龟裂的可能性,且可增加石质的温润性。另外避免碰撞、摔裂即可。

鸡血石适当的把玩、磨擦,可使呈“老光”,亦称为“宝光”,而成为“老石”质更可人。其道理和磐玉的道理完全一样。但对刻有薄意之印石或雕刻品则应避免,以免破坏了雕工,使之面目全非。

对未刻的印石,或原石等,则不妨多磨擦;未刻的印石有较不易损伤的好处,玩石兼养石,其乐趣之无穷,非亲身体验,难入其境矣!
发表于 2006-11-22 15:2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2 15:45:45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4 17:3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开眼界了!谢谢搂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5 09: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收藏了,慢慢消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1 11:4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5 10: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收藏了,慢慢消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8 14:3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仙郎于2006-11-22 15:26发表的 :
好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