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的春天,正是北方绿草萌发、万物复苏的季节,鸟儿们在辽阔的草原上争鸣求偶,陆续开始筑巢产卵、抚育下一代了。
那天,正值晌午,天气有点闷热。我独自驾车去呼和牧场的一个羊包办事,没人随行,车开的很快。在途经一片广阔的草原时,猛然间在我行车的右侧不足三米的地方飞起一只百灵鸟,直觉告诉我:这只鸟应该是从窝里起飞的!我急忙停车下去寻找,果然不出所料,在一丛猪鬃草的边上,圆圆的一个鸟窝,里边有三个鸟蛋。我曾听老养鸟的说过,百灵鸟的雏高山上和大路边的最好:天生爱鸣、不怕人。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意外的收获令我格外高兴!可高兴之余我又犯了难:这里离我居住的市区有一百多里路,这鸟又不知道什么时侯能孵出来,怎么办?咳,管它呢,先做个记号再说!
大约过了一个星期,我因实在惦记这窝鸟,就又一个人驱车赶赴百里之外的草原。找到那个鸟巢一看,哈哈,三只毛绒绒的小家伙正在窝里睡觉呢!怎么办,雏鸟刚出壳只有三、四天的样子,拿回去也活不了。没办法,只好白跑一趟了。
第二天是周一,上班时老是掂记这窝鸟,但又没办法,走不开。好不容易捱到周五,下午没事,没吃午饭就赶紧出发了。平时一个多小时的路50分钟就赶到了,可下车一看傻了眼:鸟窝完好却空空如也,心想完了,来晚了!正在悲叹之余,却看见大百灵鸟从头上叼食而过,说时迟,那时快,我赶紧回到车上观察,但见大鸟落在了不远处的草丛里。过了好长时间再飞起时,嘴里的食不见了。我顿时明白:小鸟出窝还不会飞,就在附近的草丛里!接着我又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观察,看大百灵几次起落的地点,最后下车在一墩子蒿草下找到了两只小百灵(刚刚离巢,走路还很笨拙),另外一只却怎么也没有找到。总算没有白来,而这次捕雏也成了我永远的回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