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老汉是个土生土长的庄稼人,勤劳而又老实。几个儿女还算争气,可是,就是老伴早早地就离开了他。
他养育了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大儿子和小儿子都参了军,而且因为表现好,还在部队了转了干,二儿子也争气,从小学习就好,经过李老汉省吃简用的供养,也考上了一所好大学,后来,毕业了,也分配要县里当了个干部,两个女儿呢?也自己做起了小买卖,当起了个体户。
几个孩子还算孝顺,给李老汉买这,买那的,从来什么东西都不缺。随着几个儿女的长大,渐渐地,都有了自己的小家,慢慢地,对父亲就不是那么特别关注了。家里的事,单位的事,总是让他们很忙,总是能找到理由还搪塞父亲。
李老汉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空虚,是啊,岁月蹉跎,人越来越大了,可是,人却越老越想伴了。看着空空的家,到是什么都不缺,可是,必竟是一个人啊!
隔壁的刘大娘,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隔日,来到李老汉家。
“我说老李啊,你一个人,身体好,现在儿女们都大了,也不用你操心了,我看你该找个伴了!
“我?找个伴?”李老汉的脸随即由黑变红!
“是啊,你该找个伴了!”刘大娘说。
是啊,是该找个伴了。李老汉心里也这样想,可是,岁数大了,也怕村里人笑,而且儿女们也大了。。。太多的考虑让李老汉拿不定主意!
“没事,不急,你考虑一下,也和儿女们商量,商量,再告诉我。”刘大娘见李老汉吞吞吐吐的,就走了。
到是李老汉,被刘大娘的话搞乱了脚步。
又过了几天,李老汉和几个孩子说了找个伴的事,孩子们先是一惊,都没有人说话。还是老大开明,先说:“好啊,既然爸有这意思,那我们做儿女的也支持,况且老了,有个伴说说话也不错。”看到大儿子这样说,几个儿女都随声应着。
就这样,找伴的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见面的日子定在五一,因为,这时,几个孩子都能休息,可以见见这个未来的母亲。
日子很快就到了五一,见面的地点定在刘大娘家。
李老汉第二次以相亲的方式见了除死去的老伴以外的第二个女人。
孙大妈也是一个人。老伴早就因病去世了,孙大妈身体很好,而且儿女也都大了,不在身边。看上去,是个善良的老妇人。
李老汉很中意,却不知道儿女们的意思。
儿女们看到李老汉很中意,也同意了这桩婚事。
接下来的日子,小曲又回到了李老汉的口中,看的出,老汉是高兴啊!
可不知道怎么的,就有麻烦了。孙大妈的女儿要五千块彩礼,说虽然是老人,可是怎么也是结婚啊,要个彩头。可李老汉的儿女们却都不同意给彩礼钱,两个老人了,要什么彩礼,住在一起,有个伴就行了,还要什么彩礼?
因为钱,这桩已经要成的婚事就这样被放了下来。
李老汉好像一下子就老了许多。又过了几个月,不知道怎么的,就中风了,天天的躺在家里,刚开始儿女们商量一个人给一百,五个人一个月五百,都交给二姐,二姐负责照顾父亲。必竟是女儿,二女儿开始承担起照顾父亲的责任,刚开始的几个月,顿顿饭都做好了,热呼呼地端来给父亲。几个儿女一放假也回来看看。
看着儿女们,看着孙子们,李老汉心想,罢了,已是儿孙满堂,我在活几年算了。
久病床前无孝子啊!半年过去了,二女儿的饭,开始送一顿停一顿,让老汉躺在床上还想着,莫不是家里出了什么事?还是怎么了?
慢慢地,李老汉也开始察觉到儿女们的变化,是啊,老了,成了别人的麻烦了!
那夜,当明明的月亮照到老汉床上的时候,老汉好像看到了老婆子。
又过了二天,二女儿在送饭的时候发现了爬在厨柜边的老父亲。原来,老人因为饿极了,把小瓶子里装的年青时磨豆腐的浆喝了。
后事办的还算风光。等一出殡了父亲,儿女几个赶快回家商量着分财产的事。说说笑笑好不热闹,一点都看不出是刚出殡的样子。
李老汉被老婆子叫走了,走的时候还放心不下儿女们,想回去看看,当看到儿女们说说笑笑在刚出完殡的屋子里分财产时,心一下就碎了,好一个儿孙满堂啊!随即,他化作一阵风,升上了天空,升的好高好高。。。。。。因为,地下已经没有了什么牵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