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2-13 14: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学名: 苜蓿
拉丁学名: Medicago sativa Linn
别称: 金花菜,草头
界: 植物界
科: 豆科
基本信息
为豆科植物紫苜蓿和南苜蓿的茎叶。全国各地都有栽培。
性味:味甘、淡、性凉。
功能:清热利湿。
主治:膀胱结石,小便不利,浮肿等。
编辑本段详细介绍
草头 【所属菜系】上海菜【菜肴口味】鲜香【涉及食材】蔬菜【特点】生煸草头,是上海地区最盛行的特色菜肴。“草头”,原名苜蓿又名三叶草,金花菜,《上海县竹枝词·岁时八》曾有“金花菜入米粉,草草头
头摊牺”的记载。是我国古老的蔬菜之一。据宋《山家清供·苜蓿盘》记载:“开元中,东宫官僚清淡,薛令之为左庶子(教皇太子读书的先生),以诗自掉曰:‘朝日上团团,照见先生盘。盘中何所有?苜蓿长栏杆。饭涩匙难滑,羹稀箸易宽。以此谋朝夕,何由保岁寒。’上幸东宫,因题其旁曰‘若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之句。令之皇恐归……。”可见,苜蓿在唐代时曾为宫廷菜肴。上海和江浙两省农村地区早就将苜蓿作为常用蔬菜。清代后期苜蓿出现于上海菜馆。近百年来一直盛名不衰。用草头嫩头和嫩叶经旺火热油快速煸炒而成。成菜色泽碧绿,柔软鲜嫩,清口解腻。【原料】【制作过程】将新鲜草头摘取靠头部寸长一段的嫩头嫩叶,去除细梗,洗净,沥干。炒锅用大火烧热,下猪油,烧至油沸时,将草头放入,用大火急煸,并端起炒锅不断颠翻炒匀,使草头均匀受热,加酱油、高梁酒、白糖,炒至草头柔软碧绿,出锅,平摊在盘中即成。
拼音:cǎo tou 释义:1.草端。2.也叫草字头。汉字的偏旁。如芋、苗等字顶端作"廿"者概称草头。3.草寇的头领。4.万位数的隐称。旧时往往用以代"万"字。5.我国有些农村地区对苜蓿的俗称。
形态特征
苜蓿菜就是上海人和江浙人说的草头。草头每一根细茎上面,有叶三齿,如倒心形,先端稍圆或凹入上部有锯齿,叶的表面呈浓绿色,茎梗极短,吃的时候,以叶为主,在江浙两省生产特多,每逢上市季节,家家户户都把它当作家常蔬菜。炒着吃味道很好。草头为豆科植物。多年生草本;主根长,多分枝。茎通常直立,近无毛,高30-100厘米。复叶有3小叶,小叶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长1-2厘米,宽约0.5厘米,顶端圆,中肋稍凸出,上半部叶有锯齿,基部狭楔形;托叶狭披针形,全缘。总状花序腋生,花8-25,紫色。荚果螺旋形,无刺,顶端有尖曝咀;种子1-8颗。花果期5-6月。因其根部可往地下蔓延10公尺,故能充分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经常食用草头素可平衡人体的酸碱值,是不可多得的健康美食,菜场有卖。 中国目前草头的种植而积约133万hm2。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近年来草头产业化规模发展较快,草头的种植而积正在扩大。 在《上海县竹枝词·岁时八》曾有“金花菜入米粉,草头摊牺”的记载。是我国古老的蔬菜之一。据宋《山家清供·草头盘》记载:“开元中,东宫官僚清淡,薛令之为左庶子(教皇太子读书的先生),以诗自掉曰:‘朝日上团团,照见先生盘。盘中何所有?草头长栏杆。饭涩匙难滑,羹稀箸易宽。以此谋朝夕,何草头
由保岁寒。’上幸东宫,因题其旁曰‘若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之句。令之皇恐归……。”可见,草头在唐代时曾为宫廷菜肴。上海和江浙两省农村地区早就将草头作为常用蔬菜。清代后期草头出现于上海菜馆。近百年来一直盛名不衰。用草头嫩头和嫩叶经旺火热油快速煸炒而成。成菜色泽碧绿,柔软鲜嫩,清口解腻。
分布范围
苜蓿原产伊朗,最早作为绿肥及饲料引种到中国,但现在很多地区将其栽培作为蔬菜食用。我国 古代关于苜蓿已有许多记载,宋王安石诗云:"苜蓿阑干放晚花”。陆游曾言“苜蓿堆盘莫笑贫”。明谈迁《国榷》已有苜蓿人工栽培的记载:"植桐棕漆树于朝阳门外,各五十万有奇,备漕艘之需, 苜蓿于江南旷土"。清末《白下琐言》称苜蓿头"风味各别"。目前我国长江流域一带浙江、上海、江苏等地栽培很多,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宁夏等地也有少量栽培,以其嫩茎叶作蔬菜,味道鲜美,是一种产量高、品质好的名特保健蔬菜。
营养价值
苜蓿为豆科植物紫苜蓿MedicagosativaL. 的嫩茎叶。苜蓿的营养价值很高,每百克鲜品含蛋白质5.9 克,碳水化合物9.7 克,胡萝卜素3.28 毫克,维生素C92 毫克,维生素B20.36 毫克,钙332 毫克,磷115 毫克,铁8 毫克。另外还含有止血作用的维生素K 。民间有些验方用它来治胃或痔、肠出血。苜蓿具有清脾胃、利大小肠、下膀胱结石的功效。 |
-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