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家乡在潍河边上,那里是有名的鸢都,每年都会举办风筝节,如今又是风筝节,想家的心不知不觉又和风筝联在一起了。
还记的小学时学过的高鼎的诗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青烟,儿童归来放学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遥想儿时融融春日放纸鸢的光景,我便遐想连篇。
风筝是自己扎制的,不会扎风筝的孩子会让别人瞧不起的。钻入柴禾垛茬口里拽出几根高梁秸,于陈年高梁的醇香中,剔除秸叶,划开秸杆,剖成一匹匹薄薄的细篾笺。用高梁篾笺子扎成两个正方形框架,再把这两个框子错落有致地扎在一块儿,就成了“八卦”的骨架。撕下旧作业本、旧课本的纸页,糊上去,再从母亲的“鞋篮子”里偷得几个棉线“索子”,将线一端往“八卦”的中心偏下一系,另一端缠在随地的一根短木棒子上,一套绝妙的风筝就制作成功了。
光着脚丫子跑到村落的南边,便是一望无际的麦地、油菜地,此即我们村伢子们的迪斯尼乐园:淡绿的是大麦苗儿,浓绿的是小麦苗儿,嫩绿的是圆豆苗儿,墨绿的是豌豆苗儿,那绿得发亮绿得肥厚绿得高壮的是油菜苗儿。性子急躁的油菜苗儿,经不起春风的诱惑,上半截早已盛开着黄灿灿、密匝匝的小花儿,小花儿逗引得一群群蜜峰嗡嗡忙个不亦乐乎。那白色、粉色、花色的蝴蝶,也跟着凑趣儿,随轻风悠悠然翩翩然穿巡于麦垄和油菜株之间,像三五群信步于园林之中的小姐。
鲢鱼样的赤脚两瓣,恣意踩在麦垄间温软的沙地上,酥酥地、绵绵地,好不惬意。沙地的温软留待过会儿慢慢享用,先急着把风筝放上去。轻轻地向头上撒出“八卦”,一边松风筝线,一边碎步向后跑,风筝便被春风托在了人把高的空中,风筝慢慢松、慢慢松,小步子向后慢慢跑,慢慢跑,风筝便慢慢地被春风向空中鼓荡而去。不一会儿,风筝借风势斜升入半空,手握木棒棒“线耙子”不时轻轻一带,一松,风筝便不时向上窜,待风筝线被绷紧之后,又放出一段线让风筝再往上窜,如此往复,“八卦”便升上高空,几乎像一只麻雀那么点儿。
用手挖个洞,将线棒子埋在里面,踩实了,就可以和小伙伴们玩了,躺在绿油油的麦地里,新翻的泥土的气息进入鼻子里,整个心都陶醉其中。我们常常把小纸片套在风筝线上,看它急速的向风筝飘去,常常比谁的更快到终点。
......
今天在学校见到多姿多彩的风筝,但总不及那简陋的八卦风筝带给我的乐趣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