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砂眼”变“黄眼” 鸽错了还是人错了?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 10 月 14 日,鸽友曹志刚、尹锡良参加了北京市海淀区信鸽协会组织的秋季 500 公里特比环比赛,他们的鸽子“小灰”按主办方公布的成绩排在第三名。但 16 日,海淀信鸽协会称其“赛鸽资料”填写有误,欲取消其成绩。经仲裁,该协会称将于近日公布最终结果。
■ “砂眼”变“黄眼”成绩将取消
尹锡良介绍,此次比赛冠军有万元奖金,亚、季军分别有 5000 元、 3000 元的奖金。此外,“小灰”还参加了指定鸽赛,也有高额奖金。在报名参赛单上,他们为“小灰”填写的“眼砂”一项为“砂眼”。 1627 羽鸽子被拉到了河南鹤壁, 14 日晨 7 时 20 分放飞鸽子,比赛开始。
14 日下午 4 时 24 分,“小灰”回巢,两人立即向比赛指定呼台报成绩。约 40 分钟后, 3 名比赛裁判来验棚,裁判员李建华在验棚单上记有“小灰”为“砂眼”。最终“小灰”成绩排第三。 16 日两裁判员又来验鸽,称“小灰”是“黄眼”,要取消“小灰”成绩。曹、尹两人表示不服。海淀鸽协 18 日开仲裁会, 20 日海淀鸽协主管人员崔先生称,最终结果将于近日公布于网上。
■ 大赛高额奖金导致“猫腻”?
多次参加鸽赛的尹锡良认为,鸽赛奖金越高越易发生“猫腻”事件。“可能因我们奖金较高,又属丰台区,海淀鸽协故意挑毛病。”尹说。
20 日海淀鸽协一工作人员说,重验时发现鸽子是“黄眼”而非原报名单上的“砂眼”,按相关比赛规则,填错内容将取消成绩。以前裁判员的检验不再起作用,应以该协会最终裁判为准。主管海淀信鸽协会的崔姓负责人拒绝接受采访, 18 日参加仲裁会的另两名裁判员也拒绝接受采访。
■ “砂眼”变“黄眼”存在转变可能
曹和尹认为,最能代表鸽子身份的脚环、携带的密码等信息都是准确的,以“砂眼”变化取消成绩不公平。北京两家较大的鸽舍负责人介绍,确实有“砂眼”“黄眼”转变的鸽子。一位鸽舍负责人称, 10 年前他的一羽鸽子比赛后由“黄眼”变成了“砂眼”。据了解,眼砂分类主要有黄眼、砂眼、牛眼。由于每种眼砂对光线的感受能力不同,导致各有最适应的天气、气候情况、地理环境。不少养鸽者以鸽眼为判断信鸽竞翔能力的重要特征,但也有研究者认为凭鸽眼判断不准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