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p><p /><p /><p> </p><p /><p /><p> </p><p /><p /><p> </p><p /><p /><p>石蛉,学名凯纳奥蟋Ornebius kanetataki,直翅目蟋蟀总科,癞蟋科,奥蟋属。养的人并不多,可能认识它的人还不多。为什么说石蛉是一种高雅的鸣虫呢,它的鸣声不像黄蛉那样悠扬,不像金铃子那样高亢,也没有墨蛉的那种急促响亮。但“叮。。。叮。。。”的鸣声却偏偏能从其他三大蛉虫的叫声中透出来。漂亮的体色,幽静的声音,石蛉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优秀鸣虫。 </p><p>先介绍一下石蛉,它生活在野外的树干上,草丛里,石堆下,故而得名。每年9月可见成虫,体形娇小,身体扁平,腹部带有白色鳞片。尾须很长,不善跳跃,但爬行速度很快。雄虫翅短,仅占体长的三分之一左右,雌虫无翅,腹部较大。 </p><p>选养石蛉应该选择须爪完整的,因为此虫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特别是尾须,要长而且完整。应选身体上白色鳞片多的,最好覆盖整个腹部,白鳞掉落意味虫体衰老。从鸣声的角度来选择,应挑翅膀较薄透明的为上。 </p><p>饲养方面应该选择白底的有机盒,可以更好地衬托出体色。石蛉喜欢潮湿阴暗的环境,故最好将盒子置于阴暗处,有条件的可以用湿布垫在下面保证湿度。我一般用套子套住盒子,使之少见光。食物可以参照黄蛉的食谱,我是比较赞成喂泡饭的,但不是泡在水里,而是在豆浆和胡萝卜汁里。这也是听ZHOUYU兄所提到的红白双料所想到的,把红白和泡饭结合起来,一天红一天白,即保证营养,又不容易过早衰老。温度方面在22度左右为宜,冬天的时侯要注意保暖,石蛉的体制比较弱,稍微不慎就容易冻死,最怕的就是变温的天气,忽冷忽热,千万要提前做好保温工作。清洁方面由于石蛉的胃口不算很大,排泄也不多,所以可以隔较长时间清理虫盒,清理时用过管,确保不伤了虫体。 </p><p>石蛉虽然是非主流鸣虫,但我觉得它的叫声很优雅,晚上它的叫声可以给你带来一种很轻盈的感觉,好像置身于大自然一般的天籁之音。而且石蛉在盒内叫几声就换个地方,声音时响时轻,变幻莫测,同时养几只的话,则是一种此起彼伏的听觉享受。 </p><p /><hr /><p /><p>其他国内已知的奥蟋有</p><p>双斑奥蟋(Ornebius bimaculatus)</p><p /><p> </p><p /><p /><p> </p><p /><p /><p> </p><p /><p /><p> </p><p /><p /><p /><p>锤须奥蟋(Ornebius fuscicerci)</p><p> </p><p /><p> </p><p /><p /><p /><p>褐奥蟋(Ornebius infuscatus)</p><p> </p><p /><p>如果谁有锤须奥蟋的鸣声请发上来补充一下 谢谢</p><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注:双斑奥蟋和锤须奥蟋的图片转自网上</font></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