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li1302

宣传武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18 10:4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三镇的由来
武汉有武昌、汉阳、汉口三镇,其发展的历史、规模、速度各有不同的特色。武昌之名始于东汉末三国初,孙权为了与刘备夺荆州,于公元221年把都城从建业(今南京)迁至鄂县,并更名"武昌",取“以武治国而昌”之意,武昌之名是与今鄂州市互换的。从考古发掘来看,武昌在新石器时代的水果湖放鹰台和南湖老人桥、洪山区花山乡的许家墩和棋子墩等处,就是古人栖居之地。
  旧时的舞场手工业发达,以造船、冶金、铸造钱币为主,武昌的陶瓷名叫影青瓷。另外,,在武昌最值得一提的事情就是黄鹤楼的屡次兴废,从三国时代至今已历十余次,每次重建都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反映出各个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和特点。
  汉阳一名的来历与汉水密切相关,古语“水北为阳,山南为阳”,古时汉阳在汉水之北,龟山之南,又因得日照多的地方也称阳,故名汉阳。
  公元606年,即隋朝大业二年,改汉津县为汉阳县,汉阳名称自此开始。唐代将县治移至汉阳市区后,才迅速发展起来。
  汉阳,特别是鹦鹉洲一带,历来是长江中游商船集散的地方。唐宋元明各朝代,商业手工业很是繁华。同时,汉阳还是游览胜地,位于汉阳的归元寺是武汉市佛教丛林保护得最好的一处,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昌和汉阳筑城起始于同一时期,约有1800年历史。
  历史上,汉口,汉阳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同步发展的。直至明代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汉水改道(汉水在历史上改道不下8次)从龟山北麓入江以后,汉口才独立发展,仅有500多年的历史。汉阳、汉口很早就筑有城墙,分别被当作过县治之所在。
  汉口后来迅速成为一座新兴商埠,名声和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武昌和汉阳,,明末清初,汉口已与河南朱仙镇、广东佛山镇、江西景德镇并列为全国四大名镇,海外誉为“东方芝加哥”。汉口的港口贸易运输业颇为发达,成为我国内河最大的港口,有“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夜明”(吴琪诗)状其景,“居民填溢商贾辐楼,为楚中第一繁盛处”。颇能反映其繁盛。清乾隆年间,汉口更盛于世,仅“盐务一事,亦足甲于天下”。
  清朝末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905年在汉口修筑张公堤。这条堤对逐年降低后湖一带的水位,使荒湖野洲形成陆地,对起初狭小的汉口扩建面积提供了方便条件,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1927年初,武汉国民政府将武昌与汉口(辖汉阳县)两市合并作为首都,并定名为武汉。今天由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组合而成的“武汉市”,其历史只有74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8 11: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8 11: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武汉的确不错,尤其是吃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8 13:2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8 15: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东湖
1.jpg
2.jpg
3.jpg
5.jpg
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8 15:36:12 | 显示全部楼层
编钟乐舞
1978年6月底,曾侯乙墓发掘工作总体告捷,随即于7 月1日起,在随州市文化馆举办了《曾侯乙墓出土文物展》,慕名参观者络绎不绝。为了弘扬历史文化,有关专家作出了将古编钟搬上舞台的设想。经文化部音乐研究所对编钟进行了测音后,就地在驻随部队炮兵礼堂进行了首次演奏,湖北省党政主要领导陈丕显、韩宁夫观看了表演,入场观众对这旷世之绝一饱眼福。
  80年代初,《东方红》一号卫星,带着编钟演奏的乐曲《东方红》升入太空,响彻环宇。 1987年12月,曾侯乙编钟邮票、小型张有声邮折,开国内外音响邮票之先河,再次把编钟的形声推向世界.随着编钟的成功复制,首先由北京大钟寺特邀我国民族音乐大师彭修文先生等著名作曲家、指挥家、演奏家,首次使用曾侯乙编钟、编磬复制件录制了体现昔日帝王威仪的宫廷雅乐及享誉中外的传统名曲,由中国唱片厂广州公司出版印制发行,让海内外更多听众从中领略到编钟那宏亮豪放、庄重肃穆、典雅纤巧等绚丽多姿的风采。其后,湖北省博物馆、随州市博物馆先后也将复制编钟对外展示并演奏。仅此,慕名前来观赏的游客,至今已逾千万人次以上,其中海外宾客达10余万人。 1989年9月,二号编钟复制成功,随州市文物局组建古乐队(后更名编钟乐团),先后巡演武汉、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桂林、海口等大中城市及知名旅游景点,把编钟之声带到祖国各地。
  10余年来,湖北省编钟乐团还携曾侯乙编钟(复制件),多次在北京、香港、台湾、新加坡、卢森堡、日本...参加国庆35周年庆典、中国社会发展成就展览、迎香港回归、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欧洲文化城市年、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等具有历史意义的国际国内重大活动和文化交流活动,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心目中留下无比美好的印象。
  1983年8月湖北省歌舞团运用编钟素材创作的“编钟乐舞”,用歌、乐、鼓、舞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将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编磬、建鼓等数十件古乐器仿制品,同台演奏,“金、石、丝、竹、匏、土、茸、木”,八音和鸣,重奏千古绝响,把古代荆楚人民的艺术风貌、盛楚乐章历史地再现于舞台。《编钟乐舞》不仅舞遍了大江南北,还出访过美国、加拿大、日本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把编钟的神韵舞出了国门,受到了当地群众和政府首脑的赞誉和欢迎。美国纽约市市长爱德华.艾.柯奇,在他的“感谢文告”中说:《编钟乐舞》到纽约,使纽约市人民能有机会通过节目瞥见,欣赏古代中国的绚丽多彩的音乐舞蹈文化的精髓,“无疑是中国人民给予整个人类世界的一个具有独创性的永恒的礼物。” 1984年,“编钟乐舞”造型的彩车,参加了首都举行的建国35周年的游行。它成为同《丝路花雨》、《仿唐乐舞》并驾齐驱的、反映中国古代文化的杰作,成为我国的保留节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8 15:4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昌鱼
武昌鱼产于武汉市江夏区和鄂城境内的梁子湖。该湖湖面辽阔,直通长江,江水可倒灌。由此使湖水水质好、饵料丰富,便于武昌鱼的生长繁殖。?
   武昌鱼属鳊鱼的一种,又名团头鲂。体形呈扁平状,重一市斤左右或二、三市斤,肉质嫩白,含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属名贵淡水鱼菜。又因为现代有毛泽东“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词句,使武昌鱼更为闻名遐迩。?

   用武昌鱼可以烹制出数十种不同风味的鱼菜,如清蒸武昌鱼、花酿武昌鱼、蝴蝶武昌鱼、茅台武昌鱼、鸡粥奶油武昌鱼、红烧武昌鱼、杨梅武昌鱼、白雪腊梅武昌鱼等,其中尤以清蒸武昌鱼烩炙人口,清香扑鼻,肉嫩味鲜,已是驰名中外的上等好菜。
xin_28120229165100015749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8 19:49:59 | 显示全部楼层
走!到武汉去!!!!有li1302朋友做东!!!!!(我的第1000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8 20:0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7楼pql0002006-10-18 19:49发表的“”:
走!到武汉去!!!!有li1302朋友做东!!!!!(我的第1000贴)
朋友!欢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8 20:4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8楼孤鹤横飞2006-10-18 20:04发表的“”:

朋友!欢迎!

哈哈!又多了一个作东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