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我自己的水平也很菜,数码相机也是消费级别的,还未登入专业单反相机的殿堂,所以很多大道理我是说不来的,只能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拍照的小经验。如果有幸能让大家拍出更好、更清晰的鸣虫照片跟大家分享,那么我是喜不自胜了。
一,拍摄鸣虫比较关键的一点相机的微距功能,简单而言,就是照相机在几个厘米的距离内依然能够准确对焦并进行拍摄的能力。我只玩过数码的,对于传统的胶卷相机是没有了解,所以这里只谈数码相机。而且数码相机的优点是你想怎么拍、想拍多少都没有关系,拍坏了?删除就可以了。
现在大部分DC(指数码相机,下同)都有微距功能,DC上面的拨盘或者哪里有多小花的标志看到了吗?那个就是打开/关闭微距功能的按钮。按一下,在DC取景屏幕上出现小花的标志,就表示打开微距了,再按一下就关闭了。由于大部分情况下我们拍摄小虫的时候镜头离物体都在几个厘米之内,所以建议打开微距功能。
二,光线问题。光对于拍照起了很大的作用,光线太暗,物体会模糊不清,太亮,则会曝光过度,白白的一片,啥也看不清。对鸣虫拍照的时候,尽量在白天光线充足的时候,让镜头顺着光线的方向对着拍摄物体而不是迎着光线的方向。虽然这时候人会遮挡住部分光线,但是由于光线充足,所以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三,如果光线暗了怎么办?一方面可以开灯、打手电,尽量使被拍摄物体明亮起来,另一方面可以采取加大光圈、增加快门时间以增加曝光时间。但这时候如果手持相机,人不可能做到静止不动,所以此时建议用三角架+自拍功能来拍摄。这时候只要虫子是静止不动的,那么依然能够出成像清晰无抖动的照片。
四,注意白平衡。看到一些网友的照片无论是鸣虫本体还是背景,颜色都是偏黄、偏青,感觉不是当时自己看到的真实情景。这个就要注意调节DC的白平衡了。所谓白平衡,就是当你拿一张A4白纸(就是复印纸啦)在DC前面作参照物,通过调节DC的白平衡设置以达到取景液晶屏看到的白纸跟实际的白纸尽量接近为止。这样拍出的照片颜色才是最接近真实颜色的。
五,一个小技巧。一般拍摄鸣虫,总是会尽量突出虫的本体而忽略背景。这时候建议调整DC的光圈到最大值(一般DC的最大值在2.0~2.8左右),这样拍出的照片主体突出,背景虚化,有较强的立体感。
以上纯属自己平时琢磨出来的一点小技巧,相信很多虫友都已了解,甚至水准还在我之上。希望大家把自己的经验分享一下,让我们能在提高摄影水平的同时,更能欣赏大家的优秀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