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509|回复: 12

月 到 中 秋(散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6 17: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电视节目中推销月饼的广告越叫越响,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如约而来,每逢中秋,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中秋夜的明月。根据天文学家的说法,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太阳最接近月亮的一天,从地球上看,这天的月亮似乎格外圆大,月光也好像分外明亮,最足以撩人清兴、动人遐思。
我国古代以七、八、九三个月为秋季,八月十五恰好为一秋之半,故称中秋。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载:“此时之秋拾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明代刘侗《帝京景物略》云:“八月十五日女归宁,是日返夫家,曰团圆节。”故又有团圆节之称。
自农耕游牧时代开始以后,挥汗如雨的耕作季节告一段落,燥热的“秋老虎”天气也日渐式微。趁着桂子飘香、秋风送爽的月圆之夜,千家万户便在庭院备好酒水、铺陈瓜果、以感谢上苍的恩赐,慰藉自己的辛劳。待到明月悬挂天空,清辉洒满大地之时,全家老少围坐在一起,一边分享供月礼品,一边赏月抒怀叙谈。
中秋拜月无统一的仪式,陈列的供品也不尽相同,虽然因地而异,却也多取其吉祥圆满之意,如西瓜取浑圆之形,柚子与“佑”同意,桔子与“吉”同韵,柿子有“赐”的意思,尤以月饼这模样,更象征着人月双圆的愿望。特别是浙江兰溪城中、家家户户在中秋夜悬挂门前的“香球”更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此香球用柚子插香而成,燃点悬空,犹如满月,用此法拜月可谓心灵手巧。
中秋吃月饼除了象征合家团圆,而且还隐含着一段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操。相传元代义军将领张士诚,就是利用中秋送月饼之机,在饼中暗藏“八月十五杀鞑子”的字条,相约起兵,共杀胡人。苏式月饼背后贴一方纸的做法,也由此而来。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中秋满月之夜,望月抒怀,古人有诸多感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佳句,更道出了离乡游子的心情。
“月圆人团圆”,中秋佳节本是合家团圆的日子,让我们一起走出室外,在温柔多情的月光下,高举酒杯,细细品尝这高山大海都阻隔不了的永恒亲情。
发表于 2006-10-6 19:2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6 21:3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月到中秋分外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6 21:5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到中秋都会想到家乡的亲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6 21: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6 21: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khRe:月 到 中 秋

中秋望月(今晚刚拍摄的中秋月)
中秋望月.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6 22:3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百鸟欢歌2006-10-06 21:50发表的“”:
每到中秋都会想到家乡的亲人~~~~~~
[s:11]  [s:11]  [s:11]  [s:11]  [s:11]  [s: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6 23:4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到中秋都会想到家乡的亲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7 00: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Re:khRe:月 到 中 秋

引用第5楼兰江2006-10-06 21:57发表的“khRe:月 到 中 秋”:
中秋望月(今晚刚拍摄的中秋月)
我也照了一张 效果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7 00:39:39 | 显示全部楼层
睡不着。望着皎白的月亮,想起了一些往事。引首朱超的<舟中望月>吧
大江阔千里,孤舟无四邻。唯余故楼月,远近必随人。入风先绕晕,排雾急移轮。若教长似扇,堪拂艳歌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