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zhangdie

又一个漂亮的蛉盒(手工木盒一个,东西也不错,在第6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1 18:47:25 | 显示全部楼层
[p:3]
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 19:3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试过把迷你小南瓜掏空养大黄蛉,别有一番情趣,只是发声较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 20: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真的老竹?顾万兴的东西啊!!三个林字盒换?亏了吧?后传的那个不错,就是开门有点麻烦,玻璃和木框之间有点空间.美中不足.乱说一气,楼主勿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 20:3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漂亮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 20:5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合配好虫.不知内的黄蛉怎样?小占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 21: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4楼桢桢zzz2006-10-01 20:57发表的“”:
好合配好虫.不知内的黄蛉怎样?小占的?

15元觅了只身强力壮的大黄蛉,顶须,翅包紧,状态不错,叫口带有塘音,有时甚至觉得有点吵.(前面有上传过照片,遗憾不是太清楚,改日一定补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 22: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黄铃


  安徽黄蛉又名大黄蛉、黄针蟋蟀、安徽黄蛉蟋、黄蛉,属直翅目蟋蟀科,因其全身纯黄色,仅颈部有一段颜色较浅,故被称作 " 黄岭 " 。它虽和小黄蛉看起来只是体形大小的区别,但却是两个不同的品种。

  此昆虫体长 7 - 8 毫米,体宽约 2 . 5 毫米,触须长 30 - 35 毫米,头部及前胸背板各具 2 条宽带,后足股节外侧亦各具 2 条深色条纹,内侧靠近端部各具有 1 个暗色圆斑。其头上的复眼为灰绿色,前翅发达,覆盖整个腹部、前胸略呈方形,其触须很长,比身长要长 4 - 5 倍。

  安徽黄蛉之所以名声很大,是因为它有突出的特色。它的鸣声为 " 铃一铃一铃一 " ,动听悦耳,声音清晰而有韵味,比金蛉子还清脆响亮。因其形象佳,鸣声美,玩赏时间长,在 " 上海市第一次鸣虫展览会 " 上曾获得 " 鸣虫之王 " 的称誉。

  安徽黄蛉应选体大而背宽者,这种虫大多比较强壮,寿命较长。

  其次应挑前肢长而大的,这种虫符合鸣叫声优美响亮的要求。

  饲养安徽黄蛉的饲养器,以透明塑料质和有机玻璃质的长方形饲养盒最好,因为这种鸣虫不仅鸣声优美动听,而且体形也十分清丽乖巧、活泼洒脱,前面有 1 对能闪动的细长触须,后面有 2 条既长又有力的后腿,加入金黄的体色,金光闪亮显得雍容华贵,落落大方,是玩赏昆虫中极富观赏价值的一种,因而用透明的有机玻璃盒饲养.让饲养者随时都能观赏到其倩丽苗条的身姿,是十分重要的。

  黄蛉的鸣叫积极性很高,白天黑夜都鸣叫,傍晚清晨鸣叫更欢、更响亮,节奏较急而快,声如 " 铃一铃一铃一 " 连续不断。它几乎长鸣不息、长鸣不哑,但若想要使其不仅长鸣不已,又要使它尽其所能叫出最悦耳的音色来,还需用异种加以激发。使它显示出要与他虫一比高低的好胜心来 . 最理想的是用墨蛉与它共养一处,可以相互刺激,以激发双方全力鸣唱,而又不会互相干扰。这种黄金搭档使其各显神通,尽其所能鸣唱出最美妙的声调来,而且以墨蛉的乌黑发亮的身躯和黄蛉的金光灿灿的体色同处一器之中,两者色彩反差鲜明,相互映衬,相得益彰,美不胜收。

  喂养黄蛉的饲料可用南瓜、西瓜皮、苹果、梨子和稀饭,偶尔还可喂点小蛆虫一类的荤料以增加它的营养,使它的体质更强健.鸣叫出的音色更加美妙动听。

  安徽黄蛉有一定的抗寒能力,但在严冬季节,仍须注意为其采取保温措施,以确保其安全越冬,若措施得当,可饲养到翌年 3 - 4 月。
2006291513360[1].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 22: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怎样选择斗蟋蟀

  头要大,头部颜色要真青、真黄、真紫;眼要凸,灼灼有神,眼角要黑;脸要长而方,黑或紫。牙齿要干亮,色金或紫或银白。民间有“五不选”之说:1、战须短而细不选;2、翅色油滑不选;3、背空、肋细、腰硬不选;4、扁薄窜溜不选;5、色不纯正不选。选购的时候,可以观察蟋蟀的皮色是否健康,看蟋蟀是否足壮、雏嫩。还要尽量看看蟋蟀的牙齿,选择那些牙齿大而且没有伤痕的蟋蟀。如果选择得好,有的蟋蟀可以斗到后秋。山东和河北的蟋蟀因其身材高大,而且凶狠善斗,是首选品种。

  怎样选择蝈蝈

  蝈蝈家族中,夏蝈以北京等地的蝈蝈最有名。冬季的蝈蝈(人工繁殖的)以北京、天津的最为有名。人们买蝈蝈主要是为了听其鸣叫。选购时,要选膀子大,且高悬于背上,俗称“筒子膀”、“大方壳子膀”的品种。其次可以选购个头大、膀活动勤的蝈蝈。

  怎样选择纺织娘

  纺织娘体色有淡绿、深绿、桔黄、紫红等多种,以紫红色最为珍贵,又称作“红纱娘”。一般饲养多选择嫩绿色的,俗称“翠娘”,黄褐色的又称“黄婆”,个体较老,音色也差,一般不选。

  怎样捕捉鸣虫

  捕捉蟋蟀最适宜的季节应该是处暑前后二三个星期,阳历8月10日至9月上旬,白露前后三天往往可捉到珍品。时间白天早上4至6点,中午十二点前后,下午三点左右;晚上八至九点直到天亮。雷雨后半小时较佳.捉蟋蟀的地点最好在墙缝中、河岸边、麻地、毛豆田,在荒冢、破旧古庙、河边大树根下等人迹罕到之外,可有珍品。

  捉蟋蟀时要带刀具、网罩、竹管工具。因为蟋蟀是地栖性昆虫,常在砖块、瓦片、树根的洞穴,而且穴往往有两个洞口,因此在洞口一处驱赶,一处用网,捉到蟋蟀放入竹筒中。

  冬季怎样饲养鸣虫

  老北京有冬季养鸣虫的传统。有些玩家很困惑,每年冬季都养油葫芦、蝈蝈一类的鸣虫,可不知怎么,鸣虫在市场上出售时还挺爱叫,可拿回家没多久就不叫了,有些甚至就死掉了。

  专家认为,这主要是鸣虫爱好者们缺乏调养鸣虫的经验。除了选购功夫外,还应当在喂养等方面下些工夫。

  喂养———蝈蝈本性爱吃玉米螟等活虫,只有饿极了才吃植物。如果总给蝈蝈喂素食,甚至喂蝈蝈水果吃,由于水果水分太大,蝈蝈容易脱肛而死。

  点药和选葫芦———欣赏蝈蝈和油葫芦的叫声分“本叫”和“药叫”,“本叫”就是天生的叫声,“药叫”就是在鸣虫翅膀上点上药粒后加以改善的声音,药多为朱砂铜渣或松香膏。现在鸣虫爱好者当中很少有人掌握点药的技术。因此,欣赏“本叫”应该给鸣虫配上喇叭口的葫芦,欣赏“药叫”则要用一种小口细长的葫芦,这样,声音在葫芦里才能获得很好的共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 22:31:59 | 显示全部楼层
 纺织娘科的品种较多,但在我国作为鸣虫玩赏的一般只有2种,即日本纺织娘和中华长翅纺织娘。

  日本纺织娘的特点是复翅宽大,鸣声抑扬顿挫,高低交错循环,每次可连续反复鸣叫几是分钟,鸣声高亢而洪亮。因其翅较宽,故被名为“宽翅纺织娘”;又因其在日本也有分布,且被日本人最先著录,所以学名就叫“日本纺织娘”。这种纺织娘又有绿翅和褐翅2种,都喜欢生活在阴凉的灌木丛中和林荫下的草丛中,拉拉藤中,喜阴暗,忌强光。它行动较迟缓,但一旦受到惊动,就会立即向前或旁边跳跃。

  宽翅纺织娘因其体形比较肥大,一般很少飞翔。人们捕捉以供玩赏以及市场上出售的大多是这种纺织娘。

  长翅纺织娘,江、浙一带人们又称其为“纺娟娘”。体型修长,它鸣声较为短促,音量较低,其鸣叫声先是“遮、遮、遮”接着又转为“沙沙沙”,每次鸣叫5~6分钟即停止。虽然鸣声不够响亮,但体色多变,具有美丽色斑。所以也有较高的玩赏价值。

  纺织娘有多种体色,有紫红、淡绿、深绿、枯黄等。紫红的比较少见,属珍贵品种,俗称“红娘”或“红纱娘”;淡绿色的称“翠纱娘”;深绿色的称“绿纱娘”或“绿娘”;枯黄色的称“黄纱婆”或“黄婆”。
在这4种体色的纺织娘中,以紫红或淡紫绿色者最好,深绿者次之,枯黄者差些,但格调不同,各有情趣。

  从体形上说,以体大者为好,因体大发育好,鸣声也好。从身体结构上看,以头小,翅宽、背部发音镜宽者及复翅后半部极扁者为好,因其鸣声洪亮有力,持续时间长。

  当然应选前后6肢完整无伤残、触角等长无缺,各部分匀称的个体。

  捕捉日本纺织娘并不困难,这是因为其鸣声响亮,可以循声寻找,而且它在鸣叫时复翅抖动,露出里面白色的内翅,有些纺织娘还会一边鸣叫一边缓缓地动,这就很容易被捕捉者发现。还有一个容易被捉的原因是它的行动迟缓而笨拙,受到惊扰时不飞翔,往往只轻轻的跳一下,如果惊动不大,它会继续鸣叫。

  不过抓捕纺织娘时要注意:它的2条细长的后退很脆弱,如果卤莽的用手去扑,很容易把它的长腿碰断。因此,比较可靠的方法是用纱网痘捕,或用大口的玻璃瓶,捕捉时将瓶口对准虫的头部前方,另一手将其推送进瓶内。

  饲养纺织娘,首先应准备好一个容器,可以用竹篾、麦杆、塑料纱、尼龙纱制成。这几种笼子中,以纱笼为最好,用竹篾制成的鸟拢式的笼子最差,因为底部用格子篾制成的笼,虫脚容易踏空,不容易站立,晚秋时比较衰老的虫极易折断长腿。由于纺织娘的体形较大,笼子应尽可能宽大一些,使它便于在笼内活动。也有人将它养在方形装饼干的铁皮盒或圆筒竖立形的罐头瓶内,这是为了不使鸣叫声太响亮、太吵人。用这种笼子有它的优点:鸣虫在铁皮饼干盒内鸣叫有金属回音;鸣虫在圆筒形罐子内鸣叫,可发出一种“嗡”声,听起来也别有韵味。

  饲喂纺织娘用的食物以南瓜花和丝瓜花为最好,其他如西瓜、南瓜、菜叶、水果及饭粒也可喂饲。喂饲的饲料品种宜经常变换,使其所获得的营养更全面些。

  值得注意的几点是:
  一是,笼子应经常挂在凉爽通风的地方,特别要注意避免阳光直晒,否则很容易干燥脱水死亡。
  二是,笼子不能靠近有化学药品或有煤烟的地方。
  三是,笼子要悬空,要防止有猫、鼠或其他小动物去扑食。
  四是,深秋气温下降幅度较大时,要及早采取保暖措施,以便延长玩赏时间,一般可养至春节。
  
  纺织娘是否衰老是可以辨别的,主要是从它的腹部颜色进行区别。腹部的颜色如果是绿色的、绿白色的或淡红色,则是比较年轻的;而颜色发黄且失去光泽,则是比较老的。
  
  此外,青壮年时期的纺织娘,翅色比较鲜明,衰老的纺织娘翅色暗淡,且复翅的边沿常有残缺,其爪花也磨损,握爪力已不够强,抓不牢笼子。

  挑选纺织娘时,应当选翅色鲜绿或深褐色,其肚子的颜色也应选绿色、白色或者嫩红色的。

  在体形方面,要选头较小,胸部较宽阔、后翅扁大,6肢齐全无缺、身体各部分匀称的个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 22:35:28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活跃在民间的鸣虫几乎都是螽斯类和蟋蟀类昆虫种类达30 种之多,螽斯类鸣虫包括常见的螽斯、蝈蝈、纺织娘等。体一般中至大型,侧扁。触有丝状,通常超过体长。覆翅膜质、较脆弱,前缘向下方倾斜, 一般左翅覆于右翅之上。后翅多稍长于前翅,也有短翅或无翅种类。

  蝈蝈Gampsocleis gratiosa Brunner.蝈蝈是鸣虫的一大宗,与油葫芦的地位不相上下,喜养者极众。京师百姓古时即对蝈蝈有特殊的爱好,至今犹然。常见的种类有:

  优雅蝈螽,体型粗壮,中等偏大,体长约35~40毫米,野生蝈螽的体色通常为草绿或褐绿色。头大,前胸背板宽大,似马鞍形,侧板下缘和后缘镶以白边。叫声如:"极-极,极-极";

  暗褐蝈螽,体形同于优雅蝈螽,翅面具草绿色,条纹并布满褐色斑点,呈花翅状,故也有"花叫"叫声:"吱拉,吱拉";

  翅鸣螽,北京俗称"扎嘴儿",是一种形似蝈蝈儿略小的螽斯科昆虫,南方称为姐儿。体型偏小且娟秀,翅薄呈半透明,翅脉清晰可风,如妇人纱裙,故有"姐儿"之尊称。叫声:"甲、甲、甲";

  素色似织螽,体形中等,体大部分为草绿,头部背面黄褐,叫声"丝扎-丝扎"接近纺织娘,故有"小故娘"之美名;

  翅草螽,是一种常见种,体型小,体色为绿色和褐色两种。叫声:"丝-丝"中间有小停顿;

  鸣草螽,体型与草螽相似,体色艳丽,深绿或黄绿色。叫声:"齐-齐-"可连续鸣叫。

  纺织娘Mecopda elongata L.又名筒管娘、络纱婆、络丝娘。体长50~70毫米,绿色或褐色,形状豆荚。头小,前胸背板前窄后宽,前胸背侧片基部多为黑色,前翅发达,超过腹未端,常有纵列黑色圆斑,雌虫产卵器弧形上弯,呈马刀状。其鸣声如"轧织、轧织",故名叫"纺织娘"。纺织娘作为鸣虫人工畜养有很长历史,起码在宋代就已经出现。
2006531103520[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