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思念的季节,因为,我们普通老百姓讲究一家人能和和气气团团圆圆,且中秋节和重阳节相距不远,这两个大的团圆的节日都在秋天。 \"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节倍思亲\"\"枕上移窗月,分明是泪光\"...都是文人描写的思乡之情.我虽然文才没有诗人们好,写不出流传千古的诗句,但我相信,思乡之情,古人和今人一般浓烈.
已经很久不曾回家了,在我的心中,家的概念,永远是那个有父母,有亲人的小小的村庄。老家不富裕,甚至可以说属于贫穷一级的。但,那条村边的小路,是我梦里千回百转的地方;田边生长的狗尾巴草,是我童年的最爱;水渠边的蝈蝈,和树上秋蝉的鸣叫,是那么的动听;村后的那条小河,也不知道干枯了没……
家乡周围的山,是那么的青,家乡的天空,是那么的蓝,家乡的云,是那么的白,家乡街边的井水,是那么的甜......这些,在我生活的高楼林立,工厂遍布的城市,是不存在的。
夜半梦回,我总是转悠到那个黄土高坡上的温馨的小山村。因为,生我,养我,善良的父母亲就在那里。在家乡,秋天一到,村子四周的沟边上就飘着红枣的香气。我就总是想起到秋天,妈妈常常给我吃的红枣。
最近,母亲在电话里再三的说,后园的那棵枣树已经挂满了成熟的果实,她一颗没动,就等着我回来才允许吃呢。每次放了电话,我总是端坐在电脑旁,就那么呆呆地一动不动。任满怀的思绪飘回了故乡……
也是在去年,八月初的一天傍晚,我回了家,一路颠簸劳累,进了门,叫了声妈,喝了口水,就累的躺下呼呼了。黎明时分,迷迷糊糊的,听到母亲在外面拉风箱的声音,我转了个身,继续和瞌睡虫亲热起来。等到日晒屁股才起来洗涮,院里的饭桌上,妈妈已经在摆放饭菜。我伸着懒腰,坐到小板凳上,只见桌子中间的小盆里,蒸熟的红薯片黄黄的,飘着诱人的香气,想必是父亲一大枣去田间才挖回的;有我最爱喝的小米粥,花生米,绿豆,大豆,红豆都已经在一个个碗里热闹糊成了一家子;一碟翠绿的香菜拌萝卜,都是新鲜的自家院里的无污染食品。
哦,,,更开心的是,那一大碗的红枣儿!一个个饱满通红,泛着亮光,是我家乡特有的。松软糯甜的果肉,入口就化,浓稠的甜汁溢满口中,真是天下最美味的食品啊。 我一边大吃特吃,一边问母亲:是父亲从沟里才摘回的枣儿吗?母亲笑着回答我:父亲挖回了红薯,又去摘枣了,也许沟里雾大,还没回。我奇怪了:那,这枣儿是哪来的呢?母亲指了指后园说,前几年冒出的那棵小枣树,今年挂果了.这是第一茬的枣呢,怪不得特别的甜!
幼年时,每年到了七月里,我就开始盼着吃枣,常言说:“七月十五花红枣,八月十五枣打完”。意思是,过了七月十五,枣儿就开始有味道了。点着手指头数啊数,总算到了七月十五了,前晌等不到后晌,一大早,我就催着妈妈快点到沟里去摘枣。沿着那条小路,我蹦跳着走在前面,妈妈挎着小篮子走在后面。初秋的晨风微微吹动着,路边的野花轻轻摇摆着,我的心思只在那满沟的枣树上。长长的坡走完了,那棵棵枣树,椭圆的绿叶衬着已经白里透红,亮亮的圆鼓鼓的枣儿,压的树枝都快挨地了。一伸手就能够到。家乡的枣,分很多种,枣如其名,比如板枣,它的形状就是板板的;圆枣,就是圆乎乎的;更神奇的是有一种枣叫“铃儿枣”,成熟的铃儿枣,一摇就哗啦啦做响,因为它的枣核是离心的,个头又大,到了打枣的时候,那就是我们最开心的宝贝了。
进了六月底,树上的青枣,摘下来能做成蜜饯,可以存放很久,也能做成醉枣放到来年;收藏好的成熟的干红枣,可以入药,可以煮粥喝,可以做枣糕糕吃......
想念故乡,想念亲人,想念故乡的红枣,但愿中秋能回家团聚!!我这漂泊在外的游子啊,仿佛听到了故乡的红枣,在呼唤着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