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摊位那里买了很多看上去翅紧,体阔,包扎好,不起油,须子有水份(扫动自如的),蜡黄或者乌金的0.9CM的虫之后,回家就开始服盒。但是这样的虫就一定出吗,也未必。
黄蛉虽然比蟋蟀容易掌握,但是最后的还是要靠鸣声来分辨,一般买回去的虫子淘汰率依旧有40%。
黄蛉复虫是要过了服盒阶段之后的事了,所谓服盒阶段一般是1--2周,这时黄蛉开叫,一般我们会在9月中旬购买虫子,因为这一批野生蛉,身强体壮,寿命长,出得多。
这时候的虫子回家料理一周,就已经服盒,虫也趋于当蛉,此时的鸣声便可作为依据,来进行筛选。
有朋友说,黄蛉筛选要养独盒,这点我很同意。这样分得清楚谁在叫。
如果家里有黄蛉数条怎么办,先把所有黄蛉用暗格,或赛在被褥里,然后拿要复得虫,放于静处,一般是光线微弱,空气流通的地方,一般早晨是复虫的最好时机。
听其鸣身,如钟鸣(小闹钟)着为上,听起鸣为择责,责,责,音律为断续,声音无金属声,单薄,松弛,声轻,打不开的扔。(以上此法称为单试法)
现在介绍一下群试法,此法适合于空间大,最后格局不同的空间,把要筛选之虫,放于不同格局的地方,来回听叫。
黄蛉复虫在中秋其实还很难看出,因为有些虫,翅翼边线还嫩(翅翼边线,翅翼轮廓,如伏贴虫身,且边线肋痕明显为上,但这些只反映虫体本身的当蛉,有些嫩虫会变过来的。)
特别指出翅尖有黑点者往往,叫声出,如小闹钟,这也是翅膀老结的一点。
小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