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棺头蟋许多朋友不喜欢说不吉利,其实不然,现在野外棺头蟋比较多,种群比斗蟋健壮。由于近年来人们对斗蟋的疯狂捕捉,导致斗蟋野外种群质量下降。相对地棺头蟋因为少有人捕捉,在野外一般都体制健壮,弹跳力超强。7年前,我曾经在上海西宫附近捕捉蟋蟀,当时年龄还小,西宫那里没完全造好有很多废弃的工地野草丛生。记得当时翻开一块大石头,突然里面跳出许许多多蟋蟀,而且蹦得非常远,心里乐坏了,跳这么远一定是好虫。后来一看原来都是棺材板,最后只捉了几只苍蝇蟋蟀。而我最早饲养这种蟋蟀要追溯到初中预备班的时候了,当时是抓了一只大龄肉虫,那时也不懂,蟋蟀也没上市,就以为这个是蟋蟀的幼虫。回家在盆里放了点泥土,隔一晚上小家伙就挖了个洞钻到下面去了。过了几天蹦出来了一看原来是一只棺材板,养了一段时间感觉还可以叫声也很特别。
此蟋蟀于7月15日捕捉于上海青浦
当时还很小,须是花白色的,除此之外和一般的蟋蟀没有区别
经过一个多月的饲养,于8月29日晚大脱
终龄幼虫的头部是圆钝的
脱皮过程
最终形态,头部呈三角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