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极目苍穹,感慨万千。虽搜肠刮肚,仍发现所有秋辞均已在古人笔下熠熠生辉,自叹不如,纵使有“誓拂拭三闾文字,还与日月争辉”的气概,无奈仍辞穷,突发奇想,随将搜集之古诗词乱拼,奉上,与各位共赏。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树树秋声,山山寒色;断虹霁雨,净秋空;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缓。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刘禹锡——《秋词》)
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
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清秋燕子故飞飞,信宿渔人还泛泛;
湖光秋月两相加,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月胜春朝;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
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寒山)老树呈秋色,(竹林)空池浸月华;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牛郎织女星;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结尾)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毛泽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