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蛉声声
直到去年才知道我们这里竹蛉是如此之多,今年开始留意竹蛉的生长情况。今年5月底6月初的时候就有竹蛉出现了,叹这小东西出现的如此之早,蟋蟀、油葫芦之类还远未到季节。一时间竹蛉之声传遍原野,连住的小区里也是虫鸣一片。竹蛉数量之多出乎我的想像,比渐渐出现的蟋蟀类要多的多,我和网上朋友们开玩笑说抓一晚上可以炒盘菜,并不都是戏言。
此时我也抓了一些竹蛉,看上去比去年秋天抓的小了一些,绿绿的很是好看,声音也比较脆,尖细了些。养的过程也不理想,因为夏天太热,放进去的食物(一般是水果、红萝卜之类)很快就变质了,粘粘的还长白毛,竹蛉的命运可想而知,不会太长的。所以一段时间不再抓他们了。
7月底8月的这段时间,我们这里今年潮热的厉害,晚上也不想出去,此时蟋蟀类的叫声已经多起来了,忽然我发现竹蛉的叫声很少了,十分寥落,好像一下子消失了。晚上在给蝈蝈抓小蚱蜢时,发现草叶上有很多竹蛉若虫,小巧而漂亮,看来此时是竹蛉换季的时候。
8月底的时候,突然间竹蛉的叫声又起,渐渐的越来越多,声音比以前的大、憨,苍劲而悲凉,哈哈,这才是我们心目中的竹蛉。由此我明白了,先前见到的我们可以称之为夏虫,现在的可以称之为秋虫,当然冬天人工繁殖出来的就是冬虫了。
比较一下夏虫和秋虫,冬虫这里就不再说了。夏虫的寿命短,秋虫寿命长,晚秋的虫子可以养到2、3月份,如果养功好的话,再长些也是可能的。夏虫小而秋虫大些,由于气候的原因夏虫难养,而秋虫好养,竹蛉喜欢干燥的环境和清洁的食物。最主要是夏虫的声音可听性远不及秋虫。所以大家想竹蛉的话,以养秋虫为佳。
秋虫已经从8月底兴起,如果不是天气骤变的话,我这里在10月底到11月初的时候在野地里还能听到它们的寂寥叫声(去年就是这样),那时节已经万物萧肃,田野中已经很少能听到其他鸣虫的叫声了,而这小到脆弱的生命尽管已经来日不多却还顽强地讴歌,那悲凉的声音让人抖生出许多感慨。如果我是诗人的话,此时一定会泪流满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