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687|回复: 10

[美文] 神秘恶草悄然逼近河北省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26 23:4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一株,明年一万,省会周边惊现大片黄顶菊   

  7月22日上午10时,省会元氏县北褚村一块玉米田旁边,一种叶片呈椭圆形、植株约半米高的野草,与玉米苗比肩生长。和玉米植株均匀的间距相对应,这种野草挤挤挨挨,密密匝匝,连片成堆,中间看不到其他杂草,呈现出一种异样的繁盛,势头明显盖过庄稼。这就是被称为“恶草”的外来入侵植物——黄顶菊。现在除了元氏县,省会新华区以及鹿泉市都发现了它的踪影。   

  恶草悄然扎根仅仅两年时间,元氏县北褚村的村民就领教了黄顶菊的厉害。2004年,它在村里沟渠两侧首次出现,“当时只有稀稀拉拉几根,没人注意它,大家觉得不过是又来了一种野草而已。”村支书程吉川说。让程吉川没想到的是,到第二年夏天,村边整条公路两侧、地头到处都是这种草,并开始向田地入侵。可村民们仍然不知道它的名字,也没太当回事,还以为是谁家利用公路边种的药材呢!长到自家地里了就拔掉,长在路边和地头的没人管,随它疯长去。到了今年,这种草开始令村民们感到恐慌,不但从北褚村到胡泉村绵延4公里的公路边都长满了,而且继续大肆蔓延到农田,并扎根到村里房前屋后和没人住的院落。许师傅有一亩多玉米地在路边,由于平时自己在外打工没时间锄草,地头竟然长满了黄顶菊,有四分之一的庄稼被强势生长的黄顶菊夺走了养分和生长空间而死亡,用许师傅自己的话说就是:被“吃了”。打响除草战役

   直到今年6月底,北褚村村民才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这种有害植物。

   村民程先生每天经过村边的公路去县城上班。开始见到这种长在路边的、高高的开黄花的野生植物并没在意,6月底他在电视上看到了关于黄顶菊的报道,他觉得村公路边的植物和电视上报道的很像,7月12日他给电视台发了一个短信。电视台的记者来到村里,把路边长着的植物拿走了几株去做鉴定。不久之后,程先生在电视上看到节目播出,得知鉴定结果:就是“黄顶菊”。随后市、县农技中心植保站的工作人员过来考察,发现北褚乡的北褚、南褚、西同下、胡泉、吴村都有这种植物生长。县农技中心植保站给乡里下发了通知,要求立即开展黄顶菊的防除工作。7月18日,北褚村村委会组织村民在公路两侧、田间道边等黄顶菊生长密集的地方喷洒植保站配制的农药“一扫光”。“一扫光”难扫光

   现在的北褚村,到处可见大片洒过药的黄顶菊,虽然叶子已经枯萎、发黑,但仍株株直立,一副“不肯死”的样子。程吉川说,最高的黄顶菊能长到一人多高,开黄色的花,一株黄顶菊开一千朵小花,结十几万粒种子,这些种子很小,靠风或车辆经过携带传播,繁殖力极强,它生长的地方别的植物就不长了。程吉川说,一般的灭草剂对黄顶菊根本不起作用,“一扫光”虽然灵验,但死了的植株底下又有幼芽冒出来,需要每年喷三至四次药才能彻底根除。

   但村民们仍然担心到底能不能根除。“如果今年留下一株黄顶菊,明年就可能长出数万株。”这是县农技中心植保站向村民发的宣传单上的一句话。
15.jpg
16.jpg
发表于 2006-7-26 23: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外来的物种,没有了制约就会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7 08: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个图片让我们也认识一下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7 12:3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7 15:4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植物帝国主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7 16: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有图片就好了.是毒草就要清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27 16: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晚上传个图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7 18: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5 13: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电视播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5 16: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有关部门重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