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旦将至,发个全家福给青鸟全体同仁拜个早年。
全家福
今年的鸣虫就剩那么多了,有一多半是毁在这只保温箱上的,想想真郁闷。。。
上月从朋友处得到一块加热垫,功率9---23瓦。适合做虫具保暖的发热源。
[upload=3]
[upload=4] 加热垫尺寸:280*360。
本月初今年首个寒流开始影响上海,于是便启用了这块加热垫,
先将加热垫放入一纸盒里,上铺一条干毛巾,然后将虫具置于上面。合上盖子,测得盒内温度在19度
第二天早上发现杯具了:挂了2条黄蛉,2条金铃,隔夜喂的泡饭硬的像混凝土。。。太干了。。。
晚上继续加温,只是在虫具上再敷上一块打湿的小毛巾,想让它蒸发水分给虫子保湿。
第三天早上杯具重演了:2黄蛉,{2公1母}3金铃就这么趴着死了,检查下来湿度有了{小毛巾干了,有机盒里都有蒸气水珠了},现在是因虫具夹在两块毛巾中间,且直接垫在热源上,温度一高就散发不了热量了。
接下来还折腾,这天特意去建材市场买了一块6mm厚防滑垫,复在加热垫上,使虫具与热源隔开。并将湿毛巾改成一盛水的小容器。
[upload=5]塑料防滑垫
没想到即使这样哈姆雷特还在上演:整整一窝小黄横七竖八地躺在万体里无一幸免,唯一的一只汊口也挂了,还有1黄蛉和1金蛉陪汊口走了。。。
我差点没疯掉,邪门了!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再仔细想来一定是温度骗了我,得装个温控器,才能万无一失。关键时刻有个搞空调的朋友给我找来了一个。
[upload=6] 黑色的那个是个带传感器的普通温度计,并不能控制温度,两个放一起只是相互参照。
接好线,设定温度22℃。
装了温控器还是没能阻止惨案的发生,还是有大黄和金蛉相继死亡。
因为合上盖子,在密闭的小环境里,就算发热件的功率再小,它所产生的热量无处散发,只能是越聚越多(连有机盒盒体都是热的),致使虫子忍受不了而热死。再者,温度计数显的温度是否准确?温控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22℃真的就是虫子越冬的铁律?我豁出去了,就算这次所以虫子全军覆没也要找出问题所在,并给出一个适合虫子冬季保暖的最佳环境。
于是决定 下调温度,温控器重新设定为20℃,再找些10mm厚的PVC线槽垫着,以架空虫具和加热垫的距离。
在盒体上钻两排小孔,使得盒体内空气对流,每天早晚两次换食,使食物保持水分。
现在十几天下来,经历了0℃和16℃的温差,虫子再也没发生过死亡现象。
庆贺自己,简易的保温箱终于稳定实用了,虫子们冬季无虞了。
今年首次使用保温箱,折腾了许久,付出了数十条铃虫生命的代价,换回了些许经验和教训;
1、保温箱的温度宜低不宜高,低1--2度没事,高0.5度就有危险。
2、保持湿度。(我用一次性杯子加10mm左右的水,放在里面48小时后就干掉了)
3、虫具应离开任何发热源,切忌直接加温。
4、一定要通风。使小环境里的热空气流动到每个角落。
5、勤换食。
拙人拙见,请勿见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