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多艺术品投资者在看到市场火热后,纷纷抱着从中捞一把,时时有着“捡漏”的思想进入市场,结果损失惨重。
一:冲动抢购 现在拍卖会上,许多人抱着一种抢购心态,认为过了这一村、难找这一店。一些资金较充裕的投资者专挑目前在市场上窜红的名家名作、价格昂贵的买,甚至不惜贷款购买,不管其价格与价值是否相符,认为抢到了就能赚钱,于是相关中介机构为了从中渔取更大的利,便推出此类艺术品,价格定得很高,相关的赝品也大行其道,结果到手后,接盘者寥寥,一些人的资金也大量滞纳,还难免收到一些伪作仿品。
二:梦想暴富。一些投资者为了实现一夜暴富的目标,希望自己花几十上百元买下来的东西,能一转手就成了数十上百万元的宝贝,于是走街窜巷,轻信一些人对艺术品编造出的离奇故事和经历,收购后一经鉴定为仿品,成为一些不法分子的盘中餐。更有甚者干其赝品的勾当,和相关人士一条龙地造假,最后不仅搅乱了市场,还使自己不如犯罪的深渊。
三:盲目自信 对于一些涉入时间不太长的收藏者来说,常常有过于相信自己的鉴赏能力的情形。许多经验丰富的专家认为,这种事更容易发生在从事艺术品收藏5~10年的人群。在对于某一种艺术品有着一定的鉴赏能力、对于其他类也有一些经验的情况,便认为自己有了足够的经验,见多识广,结果往往出错。大凡收藏的人都有上当的经历,人们又给上当的事起了个好听的名字“交学费”。
收藏大师徐展堂说:在这些人中,最多的交了300多万,交40、50万的更多,至于几万、几千的就像家常便饭,差不多占收藏者的半数以上。收藏交高额学费的人,大多是有钱人,他们有钱却收藏知识不足,而又过于自信,虽说交了学费,在别人面前只轻描淡写地说了声 “又交学费了”就跟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所以骗他们的人就说他们有钱就应当交学费。
以上方面只是目前较为常见的误区,其它种种,不一而足。市场永远都是一把“双仞剑”,在市场红火的时候,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于藏家来说,避免误区,最重要的是要明确自己进入艺术品行业的目的,应确定一个的主攻方向,切不可贪大求全,要广泛结识各类人尤其是同行,在谨慎的前提下,一步步地向前迈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