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666|回复: 3

[其它] 抛砖引玉:牡丹繁殖中的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10 10:0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世界杯搞的大家什么都不干了,很久没有上网了。好在世界杯结束了,今天我谈谈那两窝牡丹的问题,就算抛砖引玉,大家把自己相关的心得贡献出来好了。

2006年5月初,家里的两对牡丹同时下蛋,到5月9日各下了4枚。5月24日第一只出壳,到5月29日全部出齐。相关帖见:
http://www.18888.com/bbs/read.ph ... toread--page-1.html

现在想谈的是在后来遇到的几个问题

1、死鸟问题。两窝鸟各死了2只,但我看了死鸟的素囊,好象里面还有食物,不象是饿死的。最后死的一只已经很大了,都要睁眼了,但还是死了。至今还不得要领。

2、人工喂养问题。如果是饿死的,可否采用人工喂养呢?答案是否定的(指上班族)。小牡丹从出壳到能独立生活要45天的时间,对于上班族来讲,根本不可能完成人工喂养,除非能专职喂它们才行,但这对饲养的人来讲是很痛苦的事情,光有爱心是不不够的。

3、小鸟出壳的时间差问题。如果想解决小鸟的成活率问题,可能首要解决的是出壳时间差问题,对于有多窝同时繁殖的可能有解决办法,但对单窝繁殖就很难解决了,是否可以将已生的蛋先拿出来,等齐了在同时放回去?保证出壳的时间差问题是否有利成活率?

4、孵化后期亲鸟啄小鸟的问题。到孵化的后期(大约一个月前后),有的亲鸟要啄小鸟。这主要是亲鸟要做新的孵化准备,需要将小鸟赶出原来的孵化箱,更有甚者会啄下小鸟未长成的羽毛来絮窝。这个时候的小鸟很惨,它们自己不会吃食,需要亲鸟的呵护,但是亲鸟虽然能保证小鸟的饮食,但同时也会将小鸟啄的面目全非。碰到这种情况要想办法至少坚持到40多天的时间再把小鸟拿出来单独喂养。

5、小鸟出窝后的喂养问题。小鸟孵化到45天时间就可以分窝单独喂养了。小鸟开始大都不会自己吃东西,但是不要紧,我的办法是在浅容器里放些泡湿的蛋米及鸡饲料等,小鸟在两天内就都自己吃东西了。

6、牡丹亲鸟的母性问题。牡丹的母性是很强的,在产蛋和孵化的全过程,只要你不换孵化箱,其它的观察清理工作都没有问题,尽管大胆进行。但观察或清理孵化箱的时候,注意要试探着将亲鸟赶出腐化箱,尽量不要在亲鸟在箱里的时候直接打开孵化箱,以免过度吓到亲鸟造成弃蛋。我的两窝牡丹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方式观察,一窝是经常打开把蛋或小鸟拿出来看看,或者在孵化期间更换絮窝的材料,另一窝根本不无故打扰它们,结果两窝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啄小鸟的是那窝没有动的,可能是巧合,也可能是内外室隔断太高)

7、孵化箱的清理问题。牡丹亲鸟没有清理小鸟粪便的习惯,都是靠小鸟在排泄的时候尽量向窝的旁边挪动,小鸟在孵化的前10天,经常会将排泄的粪便粘到自己的身上,这时可以注意经常清理未干的粪便,等干了就很难清理了,但是也可以不去理它,等出窝的时候自然就干净了,但是这要忍受视觉上的不爽。孵化的后期只注意清理孵化箱的角落就可以了,特别是使用木削作孵化材料的时候就更好清理了,不必要更换全部木削。

8、孵化箱的制作。论坛以前有很多关于孵化箱制作的帖子,我赞成用平行双15CM X 15CM X 15CM 结构的外挂箱,要有双层门结构以便于观察(祥见原帖)。内外室隔断的孔不要开的太高,7CM足矣,以便将来小鸟到外室活动。我不赞同使用垂直双箱结构,因为到孵化的后期,亲鸟大都会赶小鸟出窝,使用那样的箱结构,碰到啄小鸟的亲鸟,小鸟就无处可逃了。

9、孵化材料的选用。不能选用长纤维的棉类或合成类织物铺垫孵化箱,因为刚孵化出来的小鸟指甲很尖,经常会钩到纤维,造成缠脚伤害。木削做孵化材料固然便于更换和清理,但铺少了经常被鸟弄的底部没有木削不利于保温(特别是冬天),多了又没有那么多的空间。我推荐用草类材料铺窝。材料可选用干了以后不脆的矮草,城市里绿化草坪是最好的材料,剪回来洗净晒干,直接就可以放到窝里了,有条件的可以在小鸟出壳后逐步换成木削以便于清理粪便。

10、还有一个问题。我外挂箱里成活的是前两只出壳的小鸟,但是成长情况差别太大。老大在接近40天的时候,羽毛全部出齐了,但是老二却刚开始长羽毛。当时考虑是否是小的枪不上食的原因,就把大的拿了出来,但是到现在,也只是长了点翎子,头的最顶部还是秃子。是不是这只鸟得了佝偻病了啊?

好了,就这些了。
这几天世界杯弄的大家没别的心思了,写这个东西主要是抛砖引玉,希望大家能把自己繁殖牡丹的心得写出来。
发表于 2006-7-10 15:32:32 | 显示全部楼层
俺是新手,只繁殖过4窝虎皮。虽然品种有差异,但是我想繁殖的经验还是可以部分借鉴的,谈谈我对楼主提到的问题的看法。我是始终将鸟养在室内的。

1 死鸟问题。四窝鸟分别出自两对种鸟,产蛋数/出壳数/成活数分别为5/3/2、4/3/1、6/6/6、6/6/6。其中一对种鸟的产鸟质量很不理想,出壳率和成活率比较低,可能是体质和母性原因;另外一对每次都有6个蛋,最终都能成活。死的3只鸟中,一只是因为孵出太晚,挣不到食而饿死,另外两只是因为亲鸟拒绝喂食而死(我也搞不清为什么)。

2 人工喂养问题。由于也是上班族,所以没有尝试过手养。但有一只成活下的鸟是在发现亲鸟对其有啄赶现象后拿出到一个备用的窝中,那时它已经基本会自己吃食,故而生存下来了。

3 出壳时间晚导致争食困难的问题。听说有的繁殖者是采用以假蛋替换出真蛋,待蛋差不多下完时再统一换回去以同时开始孵化,以这种办法保证出壳时间相对一致,我没有试过,但是可以想见应该是比较完美的方案。

4 亲鸟啄小鸟问题。我那只体质和母性都不太好的母鸟此问题比较严重,但我怀疑也可能和饲养环境有关。我原先是将两个60cm规格的笼子口对口拼成大笼子,里面既有一对种鸟,也有几只亚成鸟。据我观察,到哺育后期,由于小鸟叫声越来越大,并常常将头探出窝张望,招引亚成鸟经常好奇地到窝口探头探脑,有时候甚至趁鸟父母不注意而偷进去“探望”小鸟,此因素可能诱使母鸟紧张,产生啄小鸟的情况。而另外一对鸟住单间,故而没有发现啄鸟现象,小鸟们均是自己主动出窝模仿父母到食盒吃食。现在已经让种鸟住单间了,等下一窝就可以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了。

5 出窝的过渡问题。我的方式与楼主相同,在较低位置将食水放在一起,但是没有特地泡软食物。初时将小鸟放到食盒里面,有时候将它们的嘴巴向饮水器里面按几下,让他们有个印象,以免找不到饮水位置。

6 母性问题。我和楼主看法差不多。繁殖期各个鸟的反应不尽相同,平时和人感情好的,你探视的话一般影响不大;关于探视时机,一定要保证:当亲鸟在窝中时,不要探视!!!关于探望的方式,有两种,一种就是电筒照照,开观察板看看;一种就是伸手入笼入窝,摸小鸟拿出小鸟;这两种方式对亲鸟来说是两个不同性质的刺激,一个比较轻,一个很严重,就是说,要尽量采用前面一种轻微刺激的方式。我强烈怀疑楼主的牡丹和楼主感情很好,因此探视没有影响到孵化哺育,而根据以往大家发帖来看,牡丹还是比较敏感的,孵化哺育期尤其如此;所以最好还是少打搅得好。

7 孵化箱清理问题。使用左右室的巢箱问题不大,就是常有木屑被鸟父母淌出,有时候需要补木屑;此外偶尔会出现小鸟爬到外室甚至掉出的现象,但是一般可以及时发现因此并无大碍。对于上下室的巢箱,一个现象就是哺育过程中由于窝内湿热,导致粪便不干,粘在小鸟的爪子上成一个圆球状,小鸟自己又不会清理,久而久之,导致小鸟走路困难,像穿了大鞋一样,导致小鸟爪子不同程度外趴(当然小鸟初学走路,力量不足也会外趴,不可混为一谈),如果不及时抠掉,有时候会严重影响小鸟走路抓杠的能力。此外,到哺育后期,我会将探视的板掀开一个缝,便于空气流通,这时候那层粪便会干燥成一块板,需要将它掰碎取出,视情况补填木屑。

8 孵化箱选择问题。从我的情况看,更倾向于用上下室的巢。上下室的鸟巢私密性更好,只要下室的木屑厚度足够,小鸟到一定阶段就有能力自行爬到上室进而出巢;另外,上下室的鸟巢空间相对更大,更有利于多只小鸟生活,避免过分踩踏争食;如果注意将观察板上抽部分以便于透气拍潮,并用带孔纸版挡住以避免木屑漏出,就更好了。当然,碰上啄鸟的亲鸟,就比较麻烦,但是就目前我的经验,亲鸟一般不采用啄咬小鸟的方式驱赶其出巢,而是通过减少喂食次数的方式诱使小鸟出巢。

9 孵化材料选用的问题。我只使用过亚麻和木屑两种材料,觉得还是木屑好。我用的木屑就是仓鼠用的那种,因为使用了上下室的鸟巢,因此可以放比较厚的木屑(牡丹鹦鹉可以在下室探头伸出隔断孔),更不怕被亲鸟叼出搞散。楼主说的草类应该也是不错的选择,更符合自然条件,只是我嫌麻烦,故未采用。

10 其他问题。同一窝的鸟个体差异有时候会比较大,我觉得就是关键的哺育期没有吃饱造成的;一般自行吃食后几个月差异就不明显了。所以人们总是喜欢选同一窝里面个大的,就是基础打得好,体质也就好,而这可不是后期能完全补上的。楼主不必担心,慢慢养吧,你那只体质可能稍差些,只要注意它的食住条件,估计慢慢会好的。

呵呵,经验尚浅,也是配合楼主抛砖引玉,希望能看到更多大家繁殖的心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1 00: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长的文章,累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4 09:5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玻璃骑士”的跟帖,长了不少知识。
关于“牡丹”的母性问题,可能是我原帖没有说明白造成误解,不是牡丹跟我感情好,而是牡丹亲鸟的母性好。
根据我的观察,从母鸟开始下蛋起就注意有规律的“打扰”亲鸟,对孵化后期的孵化箱清理很有好处。家庭孵化时由于空间限制,孵化箱不可能做的很大,清理小鸟排泄物是个大问题。对小鸟排泄物采用自然干燥的办法不好,因为它一定会粘到小鸟的身上,所以一定要及时清理孵化箱,必要时(阴雨天气)还需要整体换掉铺垫的孵化材料,此时对亲鸟的彻底“打扰”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了。如果没有提前做打扰亲鸟的准备,也就只能任由孵化材料在孵化箱内烂掉。
以后我再制作孵化箱的时候,一定做成底部通风的,这样可能会好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