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12-20 15:45:09
|
显示全部楼层
5、砑花
砑花技术其原理与阳雕相似,阳雕是剔除花纹周围的部分,以使花纹凸现出来。砑花是用硬物压得凹陷下去,以免破坏葫芦表面的一些硬皮。砑花所用的工具,据前人的说法是“玛瑙厚刀”。以玛瑙作刀,是取其坚固而光洁,不易损伤葫芦的表皮。然玛瑙不可能制成十分尖细玲珑的刀具,所以它所压制出来的花纹图案必是较为粗大简略者,过于精细的图纹应该用其他刀具才能完成。用一般的平口刃篆刻刀即可进行。刀刃不要过于锋利,刀背要厚一些,较易使上力。先在葫芦上画出所需花纹图案,以刀刃之一尖靠近花纹的外侧,沿边缘持刀横行,边用力按压,力量主要用在靠花纹的一侧,另一侧则基本上不需用力,刀过后即出现一条呈斜面的凹沟,靠花纹的一侧较深。花纹的另一侧亦如法炮制,这样花纹就凸现出来。所谓“凸现”,是与其周围被压下去的凹沟相对而言的,其实花纹并没有增高,这一点与范制葫芦上的凸起花纹是完全不同的。砑花的原理虽很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并非易事,尤其是比较复杂精细的花纹图案,需要十分耐心和细致。另外还发现,在质地较软的葫芦上砑花较易,压下的凹陷较深,花纹凸起非常明显;而质地坚硬的葫芦则效果不明显。这时可采取两个步骤,一是将葫芦放在水中浸泡一二天,或抹上硅油套上塑料袋密封半天使其变得较柔软;二是要辅以刀刻。刀刻时要注意不要挖得太深,只需稍显现出花纹的凸起即可。就目前笔者所见到的几件砑花作品来看,几乎没有一件是纯为压制而不施刀刻的。有的甚至是全为刀刻而成,即将花纹周围部分以刀削薄,以突出花纹。
葫芦虫具以其天然的造型美和独特的质地,远较其他虫具高洁淡雅。所以自清代以来,在各种虫具中,葫芦虫具最为鸣虫爱好者所爱;其价之贵,常令外行人咋舌,现存故宫博物馆的一些葫芦虫具中的精品,是被视为国宝的高级艺术品;而民间亦有不少葫芦,价竟几万元。
(二)葫芦虫具的挑选与保养
(1)挑选
既然葫芦虫具有实用和观赏两重价值,那么挑选葫芦也就应该从这两个角度来考虑。作为一般玩好者来说,应该侧重于前一种作用;对于富有的玩家或爱葫芦成癖者来说,重点考虑后一种作用。
所谓“实用”,就是联系自己所畜养的鸣虫的种类,选择适当的葫芦,以利鸣虫的生长和发音。前面已经介绍,葫芦有很多种类,选型不同,内部构造也有差别,而这些都是与鸣虫的种类相联系的。比如说棒子葫芦是专用畜养蝈蝈的虫具,其粗细长短,是与蝈蝈较大的体形相关的,而且它的长圆形的筒式构造,能够使蝈蝈的鸣声发生强烈的共鸣,使鸣声变得更为优美动听;蝈蝈葫芦的瓢盖及铜胆,也都是根据蝈蝈的鸣声特点而设计配置的。如果用蟋蟀葫芦畜养蝈蝈,就无法充分发挥其鸣声物特点。同样地,用蝈蝈葫芦畜养蟋蟀,便会贻笑大方,甚至难以使蟋蟀正常地生长,葫芦与鸣虫之间的这种联系,并不什么人凭空臆想出来的,它是历代玩虫者实际经验的总结,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必然性。因此,选择葫芦首先要“对路”。
实用的第二个含义是要结实耐用。古人曾提出挑选葫芦虫具的四字原则,曰:“紫、润、坚、厚”。后两个字就是指的结实耐用。一般来说,葫芦愈厚愈结实。挑选时应该用食指探入葫芦熟得愈透愈结实,尚未熟透的葫芦晒干后也许比较厚,但不坚固。检验的方法是,当年采摘的葫芦,色愈黄熟得愈透,色淡甚至发白者就没熟透。另外可以用手指敲一敲葫芦,如发音清脆明亮,似有金属之声,便是熟透结实的葫芦;若发音沉闷,甚至有“扑、扑”之声,便不结实。还可以用直观的方法,若发现葫芦表皮细密,光洁度高,以指甲掐无痕,便是好货;表皮结构松散,暗淡无光,一掐即有凹陷,便为劣品。最后,紧握葫芦,若稍一用力,即有变形,乃到内壁“劈啪”作响,肯定不坚固;反之,即为熟透佳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