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650|回复: 19

[求助] 原创之 暗褐蝈螽的详细介绍及饲养和玩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21 10: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暗褐蝈螽

俗称吱啦子,山草驴。
拉丁学名:Gampsocleis sedakovii obscura (Walker,1869) 属于直翅目,螽斯科,蝈螽属。
体长4-5 厘米,前翅较优雅蝈螽(蝈蝈)窄,末端及尾,后翅未完全退化,但已丧失飞翔能力。从外形上看,暗褐蝈螽似缩小并拉长版的蝈蝈,因此常常被当成蝈蝈叫卖。可是倘若听了他们的鸣叫声,就知道他们和过过完全是不同的种群。 暗褐蝈螽的鸣叫方式很有特点。他们有独特的开场仪式:先是“啧——啧——啧”吊嗓,然后才是正规演唱“啧嘟嘟嘟”的声音,犹如一台小马达,又似足球场上的哨声,频率非常得快。

暗褐蝈螽分布在我国的东北东南部,华北,以及山东沿海地区。国外还分布在朝鲜半岛,日本岛北部。其生存环境和蝈蝈大同小异,但是他们比蝈蝈能利用更多的生态条件。蝈蝈一般栖息在灌木丛中,比如山枣树,棉槐,和必较高的蒿草,剌人草从中。这些地方暗褐蝈螽也很喜欢,不过他们依靠完美的保护色可以藏身于低矮的草丛中。本人曾经在军用机场的草坪上听见很多叫声,但是却很难发现他们的身影。由于生存环境的多样性,暗褐蝈螽得体色非常的多变,颜色有翠绿色,暗绿色,褐色,土黄色,绿色褐色混合的杂色等等。

暗褐蝈螽为杂食性,偏肉食。他们需要很多的蛋白质。各类小昆虫,蚯蚓,都是他们盘中餐。其捕食速度快,动作灵敏,和蝈蝈不相上下。生活习性上,暗褐蝈螽会随着天气,温度和湿度的不同而改变活动地点。早晚天气凉爽,或者湿度大的时候,他们会呆在地面上鸣叫。当艳阳高照的时候他们则爬到枝头上欢快的鸣叫,这个时候是捕捉他们的最佳时刻。

由于暗褐蝈螽的生存环境,食性,都和蝈蝈非常的相似,在这两个物种分布重叠的地区,为了避免竞争,暗褐蝈螽的若虫出土时间总会比蝈蝈若虫要早半个多月,而成熟期也相应的要早半个多月。在辽宁南部地区,暗褐蝈螽的强势时期为六月中旬至七月下旬,而第一批蝈蝈则出现在入伏前后,也就是七月中旬以后,等到了立秋的时候,就是蝈蝈的强势时期了,那时候暗褐蝈螽基本上已经退出了鸣唱的舞台。
Gampsocleis sedakovi obscura.JPG
KirigirisuL.JPG
 楼主| 发表于 2006-6-21 10:3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暗褐蝈螽的捕捉和玩赏
要捕捉暗褐蝈螽,其实方法和蝈蝈差不多。捕捉在枝头上欢叫的个体,可以用兜捕法,树枝垂钓法。我个人喜欢垂钓法,暗褐蝈螽虽然个头不大但是脾气却不小。特别是那些强悍的个体,你用跟长木枝在他嘴前逗弄,他们就会抱住猛啃。这时候慢慢得提起,然后举到空中,把它带到空地上,就轻而易举的擒获了。这种方法特别适合藏身于荆棘丛中的个体。普通草丛中的可以用双手去徒手捕捉,当然,这个要求技术,力度和手势要求很高,不能伤了虫体。
暗褐蝈螽大都性情凶猛,每个口袋仅可以放一只。

暗褐蝈螽体色多样,其中以翠绿色,黑褐色的个体为最具观赏性的。体型要大,四肢强壮,双鞭粗长者为优。用声音来判别的方法是,前奏清脆响亮金属声音明显,正音部分婉转,圆润,高亢,持续时间长者为优。

暗褐蝈螽的饲养方式基本上和蝈蝈相同,最好提供更多的荤食给他们,这样才能叫得更欢快。
饲养器具可以用蝈蝈笼,玻璃缸,或者散养在花房里。本人饲养暗褐蝈螽已经十多年,曾经也捉过若虫回来饲养,感觉他们饲养难度和蝈蝈差不多,不过寿命比蝈蝈要短。每年夏天先捉一个暗褐蝈螽来家养着,再捉两个蝈蝈回来,阳台上两种蝈螽的叫声此起彼伏,宛如交响乐一般,这不正是夏天的快乐所在吗?


注: 图片来源于网络。未经文章作者允许请勿擅自转贴。
112211809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21 11: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这家伙叫起来挺烦人,比蝈蝈个小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21 13: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嗬嗬,我倒还蛮喜欢的,不过得去野外寻找出色的个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21 13: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学习了。
不知道我们这里有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21 13:5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泰山上肯定有,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21 15: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泰山肯定有的!我们崂山也有,长相和图片的完全一样,就是翅子长点!能飞!捉起来感觉比蝈蝈难度能大点,因为蝈蝈在不受惊的情况下,很木,但是吱拉子就不行了!本身保护色比蝈蝈好,不容易发现,而且一旦发现了,它不象蝈蝈那样溜,而是直接就飞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21 16: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21 17:4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6楼青岛小哥2006-06-21 15:10发表的“”:
泰山肯定有的!我们崂山也有,长相和图片的完全一样,就是翅子长点!能飞!捉起来感觉比蝈蝈难度能大点,因为蝈蝈在不受惊的情况下,很木,但是吱拉子就不行了!本身保护色比蝈蝈好,不容易发现,而且一旦发现了,它不象蝈蝈那样溜,而是直接就飞了!
这家伙比蝈蝈还厉害,牙口也好,只是叫声太那个了,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21 18: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awolf兄把文章设了精华。
我不知道山东那边的情况,辽宁这边的我捉都没有见过会飞的,只是简单的扑闪翅膀,在我看来更似跳跃。

真正能飞的是他的近亲,中华蝈螽,翅膀要长得多。
Gampsocleis sp.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