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手又名佛手柑、五指柑、佛指香橼,芸香科,柑桔属常绿亚乔木,革质,椭圆形或卵圆形,先端钝。花单生于叶腋,白色,芳香。果熟期秋天,金黄色,清香,或卷曲似拳,或开张似掌指,佛手之名由此而来。
佛手原产亚热带,印度、泰国等过,现今我国广东、云南、福建、浙江等沿海诸地都有栽培。栽培佛手主要掌握好温度、水、肥、光照等。
温度
佛手是热带花木,怕冷不耐寒,气温低于5℃,叶子受冷脱落或卷曲,因此霜降前要及早移进室内。佛手入室过冬,室内温度宜保持在8-15℃为佳,使它处于休眠状态,温度过高,可诱使佛手打破休眠萌芽,不利于次年开花、结果。佛手喜光,应放在阳光充足之处。佛手出室可在清明前后一个星期。
地栽佛手越冬可搭塑料棚防护,若遇低温天气,可用稻草铺在植株根部,再把布、纸等物遮盖在植株上,这样佛手就能安全越冬,低温过去后撤去遮盖物。
水
养佛手浇水是关键。浇水应掌握“度”,勤于浇水盆土长期渍水潮湿,植株烂根死亡;长期缺水,泥土干枯,植株干死。春天气温有所回升,植株开始萌芽长叶,盆土宜保持湿润,4-5天浇一次水。5月以后气温逐渐升高,需水量增加,浇水间隔的天数相对缩短。梅雨期间雨多湿度大,不要让盆花长根。出梅后气温升高进入盛暑期,应注意盆土干了就浇,浇则浇透。冬天休眠期间,盆土保持半干半湿,若盆土过分干燥,可于晴天的中午分次少量浇水,水温在10-15℃,不要大水猛灌。
肥
要让佛手开花、结果,施肥是关键。佛手缺肥不会开花、结果,因此需要给予充足的肥料。春天佛手萌芽之前翻盆,在盆底铺上一层腐熟的禽粪或其他有机肥料做基肥,肥上铺一层土,避免佛手根直接坐肥,造成肥害。生长期间7-10天施一次液肥。液肥掺水以1:(6-10)浓度稀释。液肥可用动物内脏或下脚或菜籽饼、豆饼等进行沤制,腐熟后施用。施肥宜在晴天的早上或黄昏,中午不要施肥,施前把盆土撬松,施后第二天浇一次清水。也可在盆面放一些(不宜过多)颗粒性的复合肥料或菜籽饼,浇水后会慢慢溶化,渗透进盆里让根吸收。
光照
佛手是喜阳花卉,平常应把它放在阳光充足和日照长的地方,冬天入室也宜放在有阳关照射的窗前;长期放在荫蔽处,叶色变淡变薄,瘦弱无力,导致不开花。
定形及修剪
定形:佛手幼树长至20-30厘米高时,冬季选留2-3芽截顶。第二年春留芽萌发成新枝长至10厘米,留2-3芽短截,再长至10厘米左右,继续留芽短截,多次修剪,促使树冠早日形成。
修剪:佛手在生长期间会长出许多无用的枝条,这些枝条留在树上白白消耗树体营养,并影响其他枝条的生长,必须剪除。无用枝有:枯枝、病枝、弱枝、直立枝、回绕枝、轮生枝、平行枝、萌生枝、萌蘖枝等。修剪枝条的目的是保持树形美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