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發生於夏、秋季(4~10月雨季)高溫多濕及通風 不良 處 , 尤其氮肥施用過量時,極易發生本病。發病之初在葉片或心葉產生水浸狀病斑,迅速擴大,後期產生惡臭,病葉變黃而落葉,全株軟化腐爛而死。
防治方法:
切除罹病部位或燒燬病株,翌日噴灑30 .3%四環黴素溶液1 ,0 00倍液或63%銅鋅\錳乃浦可濕性粉劑5 00倍液或77%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或16 .5%滅紋乳劑1,000倍液,每7~10天施藥一次,施藥後7天內不宜澆水。若只有少數株罹病,於切除罹病部位後,立即以16 .5%鏈土黴素可濕性粉劑或33 .5%快得寧水懸劑塗抹切除處,處理後7天內不宜澆水。
保持通風及排水良好,減低溫度和濕度,將病株隔離或銷燬。
勿在高溫多雨的天氣澆水,勿澆水滯留在新芽上,在入夜前,保持葉面及植株完全乾燥。
在新葉剛長出時,噴灑鏈黴素1,000倍液每2~3天一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