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370|回复: 23

[转贴] 红尾鸭嘴鲶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11 14:3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6-6-11 17:5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革胡子鲶(Clariasleather)又名埃及塘虱、埃及胡子鲶,分类上隶属于鲶形目,胡子鲶科。原产于非洲的尼罗河流域,1981年从国外引入我国广东省,并在人工繁殖方面获得成功,现养殖范围已扩大到我国大部分地区。
革胡子鲶具有生长块、产量高、食性广、抗病力强、耐低氧、适应性强、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骨剌少等优点,因此,革胡子鲶是一种很有养殖前途的优良高产品种。
(一)形态结构
革胡子鲶头部扁平而坚硬,枕骨较宽,体延长型,前半部呈圆筒型,后半部侧扁(见图1),体表光滑无鳞,口稍下位,上、下颌及犁骨上密生绒毛状牙齿,形成牙带。触须发达有4对,但眼小。胸鳍短而圆,棘特别发达,具有御敌和支撑行动的作用,体侧一般呈灰褐色,上有许多灰白色的纹状斑块和黑色斑点,腹部为白色,背鳍、腹鳍特别延长,止于尾鳍基部,尾鳍呈圆扇形。
(二)生活习性
革胡子鲶属于底栖性鱼类,性情温和。它白天饱食后喜欢聚集于池底、洞穴和阴暗处,夜间四处活动和觅食。由于长期栖息于底层穴居环境,造成视觉退化,对外界食物、刺激、敌害等的感觉,主要依靠口周围四对发达的口须和发达的侧线系统及嗅囊。同时革胡子鲶具有形似树枝状的鳃上辅助呼吸器官,能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氧,因此耐低氧能力很强。只要皮肤保持湿润,长时间离开水也不会死亡。
革胡子鲶的迁徒能力很强,利用强壮的硬棘,在陆上支撑身体爬行,越过许多障碍物,从一个水体迁移到另一个水体去寻找新的生活环境。
革胡子鲶属热带、亚热带性鱼类,耐低温能力差。当水温降到8-10℃,会造成冻伤,感染水霉病;当降到7℃以下时,则开始死亡。因此,革胡子鲶在人工越冬期间,水温至少要保持在13℃以上。
革胡子鲶在溶氧量为0.8毫克/升的水体中(一般鱼类要求水中溶氧量为1.7毫克/升)和PH4.8的酸性环境中(一般鱼类要求水中PH值为5.6以上)仍能正常生活,甚至在腐败发臭的水体中也能生存,但若长期生活在恶劣环境中,其生长也会受到抑制或导致多种鱼病的发生。
(三)生长特性
革胡子鲶性贪食,常饱食后潜伏于池底的阴暗处不动。因此其生长快、产量高、生产周期短。在我国南方每年可养2-3季,在池塘条件下养殖,经4-5个月饲养,当年鱼苗一般可长到0.5公斤,最大个体可达2公斤以上,亩产可达5000公斤。对于上年越冬鱼种,普遍可长到1公斤,最大个体可达4公斤以上。
(四)食性
革胡子鲶是一种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其食量大,日食量为自身体重的5-8%,最大可达15%以上,如投饲过量,会产生摄食过多而胀死现象。革胡子鲶耐饥能力强,鱼种或亲鱼在人工越冬期间,4-5个月不投饲也不会死亡,当水温升到15℃以上时开始正常摄食,温度在20-35℃时摄食旺盛。一般5-9月为摄食盛期,此时生长速度最快。
在天然水体中,鱼苗主要摄食轮虫、水蚤、孑孓、枝角类、桡足类等。摄食后的4-7天,完全靠捕食获得营养。适口的对象逐渐由小变大,以捕食较大型的枝角类为主,在枝角类不足时,也采食水中的有机碎屑、水生昆虫、蠕虫等。成鱼阶段主要捕食水体中的蠕虫,水生昆虫、底栖动物、小鱼、小虾及动物尸体、有机碎屑、植物的嫩茎叶。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可投喂禽畜的血、内脏、鱼粉、蚕蛹、螺蚬肉、蚯蚓、蝇蛆等动物性饲料;也可投喂米糠、花生饼、麦麸、豆饼和玉米粉等植物性饲料。
(五)繁殖习性
革胡子鲶性腺发育属非同步多次产卵类型,繁殖能力强,性成熟年龄为10-12月龄。一般一年可繁殖3-4次。革胡子鲶的繁殖季节一般在4-9月,少数亲鱼产卵期可延至10月底结束,其繁殖盛期为5-7月。8月以后,由于卵巢退化或遇高温繁殖能力则减退。11-12月,生殖腺处于退化阶段。繁殖适宜水温为22-32℃,最佳为27-32℃。低于20℃或高于32℃时,产卵活动受抑制,18℃时基本不产卵。当水温升到20℃以上时,成熟的雌雄鱼发情追逐,雄鱼排精,雌鱼产出碧绿色的粘性卵于附着物上,其产卵习性,近似于鲤、鲫鱼。产卵量与个体大小有关,体重0.25-0.5公斤重的革胡子鲶的产卵数为1.5-6.5万粒,体重0.75-1.25公斤的雌鱼怀卵量为11.3-17.8万粒。
革胡子鲶.gif
1.jpg
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1 18: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冷水性观赏鱼类?


    所谓冷水性观赏鱼类,就是在冷水中生长发育的一类观赏鱼。由于它们的适宜温度较低,所以生长速度极慢,但个体普遍较大,是一类大型观赏鱼。由于它们不适宜在饲养热带鱼的地方饲养,观赏价值不高,所以目前比较受欢迎的冷水性观赏鱼不多,主要有鲟鱼、匙吻鲟鱼、中华鲟鱼、鲑鱼、金鳟、三文鱼、虹鳟等。




    制约野生观赏鱼进入家庭养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一是,以野生观赏鱼的生物学特性尚未完全了解,对它的生活习性、繁殖习性、生态环境条件不太清楚,尚未掌握人工繁殖及人工育苗技术,从野外捕获后的暂养成活率、运输成活率及饲养成活率相当低,严重制约了野生观赏鱼走向家庭的发展步伐。


     二是,野生观赏鱼的市场不能保证。具体表现在由于它一直是野生的,被选取为家庭观赏鱼养殖的时间短,国内外的接受和认识程度低,尤其是出口渠道尚未打开,在价格上也不存在竞争优势,从而可能在不久会失去竞争力。


      三是,动作的滞后,直接表现在给野生观赏鱼取一个响亮动听、吉利喜庆、富有特色的名字和对该鱼炒作滞后。但也有成功的例子。近年来比较火红的罗汉鱼,就是因为炒作者给该鱼起了个相当动听的名字——大展鸿图,一下子就在东南亚地区火起来。其实这方面的成功之作我国也曾有过。如:野生的螃皱当初面世时被冠以“中国彩虹”的美名,胭脂鱼冠以“一帆风顺”的美称。


     四是,某些野生观赏鱼的不良性状需要改良,这方面的工作做得很不够,也是制约野生观赏鱼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11 20: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2 08:29:1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2 23: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斑竹辛苦!
其实我的家里面现在养了7只鸟,两只龟,一条狗,几十盆花、树。但是我主要在这里发贴,也是因为斑竹的好客热情、甘于奉献的精神吧!
大家在一起,开心就好!
这里的明天会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3 00:4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这的黄辣丁和江团(鲶鱼品种当地叫法)很好吃的哟~~看到鲶鱼怎么就想到吃呢~~哈哈~~乱甩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13 07:4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3 17:4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6楼小游侠2006-06-13 00:48发表的“”:
我们这的黄辣丁和江团(鲶鱼品种当地叫法)很好吃的哟~~看到鲶鱼怎么就想到吃呢~~哈哈~~乱甩砖~

弄两张图片瞧瞧~~~
呵呵!
是不是这种呢??
嘎牙子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4 16:53:5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