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12-1 10:44:15
|
显示全部楼层
虎皮鹦鹉别名娇凤鸟、彩凤鸟,是全世界最普遍的鹦鹉,受到大众广泛地喜爱,全世界的总数量超过5百万只,它们常是许多刚对鹦鹉有兴趣的人买的第一只鹦鹉,也是最常出现在鸟展的种类,自从公元1900年澳洲生物学家-癸格曼德对基因工程的重大发现与突破后,各种虎皮鹦鹉的变种即进入前所未有的多样性,现在共有上千种的变种,再加上它们非常容易照顾及繁殖,所以会如此的普遍,澳洲原生种虎皮鹦鹉的羽色主要是黄色、绿色,加上黑色的纹路,而一般所称的“大头”是在英国基因改造培育出来的种类(English Budgerigar),体型比原生种大,头部与胸部较大,前额较突出,胸前的斑点较圆,羽色较鲜明,比较不活泼,一般在鸟展中参展的虎皮鹦鹉几乎全为英国种的虎皮鹦鹉,而其它如原生种大小的变种虎皮鹦鹉(小鹦哥)则称为美国种虎皮鹦鹉(American Budgerigar)价格则比英国种便宜许多,虎皮鹦鹉的确是入门者很好的选择之一,而英国种虎皮鹦鹉也有许多爱好者,由于羽色变化多,外型差异性也较一般虎皮鹦鹉大,且从国外不时都有虎皮鹦鹉选美比赛可看出它们在宠物鸟中的地位。
虎皮鹦鹉体长18~25厘米,广阔分布在澳洲的内陆地区,但东部、西南部、北省的沿海地区及约克角半岛、塔斯马尼亚岛的数量稀少,曾引进(包括逃脱的笼养鸟)到许多国家,但绝大部分无法成功顺利生存繁衍,包括英国、日本、美国、波多黎各、香港、巴西、瑞士、哥伦比亚、社会群岛、纽西兰、阿曼等国家,可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族群在1950年时引进后却成功地生存与繁衍后代。
虎皮鹦鹉主要栖息在澳洲干燥的内陆地区,偶尔会在半干燥地区与半潮湿地区发现其踪迹,有些族群会有季节性的迁徙行为,喜爱在草原、灌木丛、河流边的林地、农场田园中活动,平时相当活泼好动,大热天时则活动力较低,主要在地上觅食草类与谷物的种子,平常成群活动,约由20只至数百只,有时会聚集2万5千只甚至更多的庞大数量,虽然整年都能繁殖,但是受食物多寡的影响,主要只在草类种子丰富时繁殖,北部约在冬天,南部在夏天与春天,有集体筑巢的习惯,也就是许多对的巢穴都很接近犹如一个小区,可能有共享巢穴的行为,一次产4~8颗蛋,孵化期约18天。
虎皮鹦鹉的饲养与照顾很容易,适应能力良好,但对过于潮湿、寒冷或强风的情况可能会较敏感,大部分的虎皮鹦鹉都十分强壮,如想培育出美丽的参赛鸟种,必须多花心血照顾,培育血缘好大头虎皮鹦鹉又是另一门不容易的学问,需长期的经验与研究;若要训练说话能力应单独安置于一个笼子,减少同伴打扰较不容易分心,效果会好很多。
繁殖虎皮鹦鹉非常地容易,也可群养繁殖,不太需要筑巢所需的材料,虎皮鹦鹉6个月大即可繁殖,但至少等到1岁时再让它们繁殖较理想,全年都能繁殖,是很多产的种类,平均窝卵数约6颗,有时更多,孵化期需18天,约4周后羽毛长成,5~6周时即会断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