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养的龟
黄喉拟水龟
拉丁学名:Mauremys mutica
英文名:Asian Yellow Pond Turtle
别名:石龟、水龟、黄板龟、黄龟
石龟隶属于龟科,拟水龟属,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安徽、福建、台湾、江苏、广西、广东、云南、海南、香港等地;在国外,主要分布于越南等国。石龟头小,顶部平滑,上喙正中凹陷,鼓膜清晰,头侧眼后具2条浅黄色纵纹,喉部黄色。背甲扁平,中央脊棱明显,后缘略成锯齿状。背甲棕色或棕褐色(白化除外),腹甲前缘平,后缺刻较深,腹甲黄色,每一块盾片外侧有大块墨渍斑,甲桥明显,背腹甲间借韧带相连。四肢扁平,指、趾间具蹼,指、趾末端具爪,尾细短。幼体一般偏荤食,成体石龟为杂食性。日常可投喂小鱼小虾,家禽内脏、猪肉及牛肉等,可间隔投喂瓜果蔬菜。石龟喜在水中觅食,利用水的冲力把食物整个吞进去,因此,为虾时应把虾枪去掉,肉类时应注意切得大小合适,避免卡死龟!石龟每年的4月底至10月初活动量大,最适环境温度为18-32℃。13-15℃时龟由活动状态转入冬眠状态的过渡阶段。10℃左右龟进入冬眠。3月上旬气温,龟虽已苏醒,但不觅食。冬眠后的龟,体重减轻。这里必须说明一点,幼龟最好加温不于自然冬眠,成龟冬眠前的一个月尽量提供充足的食物,让龟有足够体能越冬,若冬眠观察中发现龟有异状应立即停止冬眠,加温饲养!在自然界,石龟的交配期为4-10月底。交配前雄龟常尾随雌龟之后,以头部撞触雌龟的肩部,雌龟不动时,雄龟爬上雌龟的背,前爪勾住雌龟的背甲前缘,尾部伸出XX器,进行交配。龟的产卵期为5-9月,7月为盛期。产卵前,应先为其准备合适的土壤及松土!
巴西龟
巴西龟(红耳龟/Trachemys scripta),原产地是美国、墨西哥、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成长后甲长最大有500mm,和牠最相似的还有孔雀龟和乌拉圭池龟,这属最相似的地方,就是眼后有一块大色斑,就像耳朵一样。
乌龟
乌龟的食性较广,小鱼、虾、螺蛳、蚌肉、蔬菜、稻麦等都能吃,一般当水温上升到15度以上开始摄食,6—9月是盛食期,11月开始食量下降,当水温降到5度以下时进入冬眠。春秋两季气温较低,喂食时间最好在上午8—9时,盛夏期间乌龟早晚活动,投食时间应在下午4—5时,日投饵量约占体重的4—5%。盛食期乌龟每月的体重可增长50—70克左右。
乌龟生活的水体要清新,水的透明度要在30厘米左右。龟是变温动物,水温变化会直接影响龟体温度的变化,因此,池水水深要随季节而增减。春季温度较低,水要浅,一般0.5米左右;夏季温度高,水要深,秋季水温逐渐下降,水又要浅;冬季水位要稳定,因为龟的体温随气温、水温的升降而变化,如果气温剧烈下降,水位时高时低,龟只能用自身积累的营养物质来调节体温,当体内营养物质消耗尽时,就会死亡。
黄缘闭壳龟
分类:
黄缘闭壳龟与闭壳龟属的其它高水栖,水栖龟不同。事实上不止一位作者提出过,黄缘和黄额是如此高度的陆栖与同属的其它种类明显有别,认为它们不应归属闭壳龟属而应归入一新的Cistoclemmys属(Bour(1980a:158) 和Hirayama(1984:147)应用自Iverson, 1992)
但其他作者并不同意,黄缘和黄额仍被很多书籍和论文归入闭壳龟属。
亚种:
C. f. Flavomarginata定名亚种;C. f. Evelynae产于日本琉球群岛;C. f. Sinensis产于南中国。
产地和分布:
黄缘生活在中国南部的部分省、台湾、日本琉球群岛。自然环境仍未被完全探明。它们通常被成群发现在山涧溪流,有时也被发现在浅水滩游泳和饮水。它们适合生活于亚热带气候。
形态特征:
黄缘有一深色的高拱形的背甲,上有一条浅色的带状纹(有些有3条)有些有中肋纹(背甲中线),中肋线的颜色会随年龄增加而退化。每片盾片上的年轮清晰可见。缘盾的颜色是黄的,它的学名由此而来。它的头部颜色丰富多彩,侧面是黄色或黄绿色,头顶是橄榄油色或棕色。眼后有浅色镶嵌深色边的延伸条纹。腹甲深色的边缘为黄色。
饲养要求:
刚被捕获的个体受过很的的刺激。但黄缘是一种很易驯化的龟,它不怕生,生命力强。黄缘是陆栖的,但也需在饲养场地中放置浅水区供其饮用,戏水和浸泡。幼体更喜欢水栖。黄缘比安布分布得更北,通常在高山地区(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热带)所以接受充分的阳光浴以提升体温是必需的。人工饲养中苔藓是一种很好的垫材,它能保持水分和空气中湿度。黄缘的食性是杂食。它们吃水果和蔬菜,在野外也吃蜗牛、蠕虫和臭虫。\"Turtle pellets\"(一种龟食)和少量的猫食也可投喂。需要提供优质的钙源,如:墨鱼骨,压碎的牡蛎壳,煮熟的或压碎的蛋壳。如气候适宜可户外饲养。繁殖需在户外成对饲养(上海是4-9月份)。许多饲主让龟每年冬眠,但在有些严寒地区未必可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