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720|回复: 2

[转载] 黄金有价玉无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6 16: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有一句俗语,叫做“黄金有价玉无价”。一般来说,人们对这句话中“无价”二字的理解是:玉石是极其珍贵的,其价值远远超过了黄金。管仲曰:“先王以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管子》)当然,关于玉石的价值问题,人们最为津津乐道的例子来自于司马迁的《史记》。据《史记》载:“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这就是“价值连城”的和氏璧。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终于得到了和氏璧。他令丞相李斯题写,公孙寿篆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于其上,和氏璧也因此而成为了国宝玉玺。在历史上的朝代变迁中,皇帝必须拥有了国宝玉玺,才是所谓的真命天子,才算真正地一统天下。
  
  据《礼记·玉藻》载:“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宫羽,趋以采齐,行以肆夏,周还中规,折还中矩,进则揖之,退则扬之,然后玉锵鸣也。故君子在车,则闻鸾和之声,行则鸣佩玉,是以非辟之心,无自入也。”又载:“凡带必有佩玉,唯丧否。佩玉有冲牙,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组绶,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绶,世子佩瑜玉而綦组绶,士佩软而组绶,孔子佩象环五寸而綦组绶。”不仅如此,古人还将玉作为“六瑞”以求安邦治国。据《周礼·大宗伯》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综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磺礼北方。”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可见玉石在古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即使是到了近现代,中国人尊玉、爱玉、佩玉、玩玉和藏玉的习惯依然如故。清末民初的赵汝珍就曾经在《古玩指南》一书中描述过时人爱玉的风尚:“凡京中之中上等社会人物,无不腰缠累累、叮叮当当者。居则以玉为消遣之品,行则以玉为表示富贵之征;朋友相见,必以所得之玉相夸示,集会谈话,必以玉为主要论题。居家无玉,宛如非士夫之宅第;服饰无玉,直同非完整之衣履;身上无玉,似不便与友朋相会;无玉之知识,直不能插入友朋集会之谈话。玉之重要如此,故社会人士无不竭力以求之者。”
  
发表于 2010-11-16 17: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6 20:3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好,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