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水仙原产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我国栽培黄水仙始于19世纪末,主要在沿海大城市引种栽培。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地植物园相继引种。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国不少城市大量引进黄水仙鳞茎作展览和大环境布置,均取得了较好的环境效果。
黄水仙又名喇叭水仙,为石蒜科水仙属植物。其花茎挺拔,花朵硕大,副花冠多变,花色温柔和谐,清香诱人,是世界著名的球根花卉。
黄水仙为多年生草本。有皮鳞茎卵圆形。叶5~6枚,宽线形,先端钝,灰绿色。花茎略高于叶,顶生1花,横向或略向上开放,花被片6枚,副冠喇叭形、黄色,边缘呈不规则齿状皱榴。常见栽培品种有单瓣、黄花的黄太阳、叙事曲、布赖顿等。重瓣的有新娘花冠,副冠黄色,多头;快乐,多头;花漂,副冠橙色;白狮等。
黄水仙在原产地是冬季湿润、夏季干热的生长环境。因此,盆栽黄水仙秋冬根生长期和春季地上部生长期均需充足水分,但不能积水。开花后逐渐减少,鳞茎休眠期保持干燥。
黄水仙对光照的反应不敏感。除叶片生长期需充足阳光以外,开花期以半阴为好。生长期长时间光线不足,叶片伸长柔软、下垂,但对开花影响不大。
土壤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至微碱性砂质壤土为宜。常用分球、播种和组培繁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