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4-8 23: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鹦鹉啄羽症病因:所谓鹦鹉啄毛症其实是一种由遗传基因DNA病毒造成可令受感染鹦鹉致死的鸟传染疾病。藉着病鸟的羽屑、排泄物和体内的分泌,鸟和鸟之间就很容易互相传染!其中以飞扬的羽屑传染的速度会更快和范围会更广。一般较年长(3、4岁以上) 而又健康的鹦鹉,较难受到此病毒传染.
症状:患病的鹦鹉会出现鸟啄变形、脱羽和羽毛变形萎缩及胸腺结构变异等症状。从过往的病例显示,葵花类鹦鹉和非洲灰鹦鹉是最容易受此病毒感染的品种,当然其他品种的鹦鹉如锥尾鹦鹉、亚马逊和金刚等亦有受PBFD传染的个案。由于感染了此病毒的鹦鹉,可能完全不会出现任何的症状,又或者只出现过不明显的羽毛异生症状,只待鸟儿在几年之后或免疫力下降时才会发病死亡。所以,除非替鸟儿作验血检查,否则很难在鸟儿受PBFD传染的初期就发觉鸟儿染病。受到PBFD传染的鹦鹉,会不断的将病毒排放。受到病毒的影响,病鸟羽毛的颜色会出现异常的现象,例如葵花类鹦鹉原本白色的羽毛会变成黑色,而非洲灰鹦鹉的灰色羽毛中会长出凌乱的红羽毛!
稚鸟是最容易受到PBFD传染的,尤以葵花类鹦鹉和非洲灰鹦鹉的稚鸟最常见。稚鸟受毒传染后较少出现羽毛的病变,却会出现肺炎、嗉囊梗塞和下痢而其体重回迅速减轻致突然死亡。
一个月大正完毕换羽的幼鸟,如感染此病毒,会出现羽毛变形弯曲和折断、羽根坏死出血以及过早脱落等病症。消化系统会出现嗉囊梗塞、下痢、食欲不振等病状。出现症状的病,极可能在当天或数周之内死亡。
较年长而又在三岁以内的鹦鹉容易受到PBFD传染,受到PBFD感染的鹦鹉会出现羽毛脱,羽根出血和羽毛变形等。再严重时,全身的羽毛会脱落而体重不断减轻致全身光秃及瘦骨嶙峋。病鸟的啄部会出现断裂和啄尖端坏死等症状,有时候因受细菌的继发性感染,口腔会长出脓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