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鹦鹉衣原体病的防治
王增年 北京野生动物保护中心(100029)
牡丹鹦鹉有情鸟之称,国内现有11个品种,国际上有136个品种(根据拉丁文分)\"常见的有琉璃腰牡丹(棕头牡丹鹦鹉)!黄领墨牡丹(墨头牡丹鹦鹉)!金红桃牡丹(桃脸黄牡丹鹦鹉)!小樱哥(绿桃脸牡丹鹦鹉),还有蓝黑头!绿黑头!蓝桃脸!蓝白头!墨牡丹!白牡丹等\"牡丹鹦鹉可以人工繁育,一年可产4窝卵,每窝产卵4~6枚,其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我国引进的琉璃腰牡丹鹦鹉原产于坦桑尼亚,对病的抵抗力强,对于始发衣原体不易感染\"它体长约14cm左右,背翼!下胸腹部为深绿色,额红色,头棕褐色,咽喉黄色,颈及上胸是淡黄橙色,腰为绿色,嘴红色,脚灰白色,眼周裸露有白色眼环\"金红桃鹦鹉!绿桃脸鹦鹉由于颜色艳丽!价格
高,更受欢迎,但是改良种易得病\"牡丹鹦鹉在饲养繁育过程中易得病,尤其在饲养管理!运输不当时易得衣原体病\"
1 症状和病变
根据临床实验确定,鸟衣原体感染鸟后,就会严重危及牡丹鹦鹉的生命安全,其发病传染率可达98%,死亡率达95%以上,传染速度快!范围广\"牡丹鹦鹉病初期乍毛,攀头,无精神,拉稀,不吃食或是老吃食\"有的鸟拉稀,精神状态较好\"仔细观察粪便,粪便中间呈绿条状,周边为水样\"12天左右眼睛开始有泪花,并出现红肿\"解剖鸟可发现肝脏出血,并有出血点积聚在肝上,肝会出现霉烂现象,这是衣原体病毒侵蚀所致\"肝脾全烂坏,肠有出血点,并有烂腐现象\"24天左右眼红肿,眼睑封闭,并且眼睛有突起,开始出现死亡\"一只眼肿大突起另一只眼看似正常则死亡率更高,一般3~5天就死亡\"有的鸟不表现症状,今天看精神还算好,第二天突发性死亡\"还有的鸟歪脖!摇头!腿部僵直,这种现象发生后一般3~8天死亡\"
2 病原鹦鹉热是由鹦鹉衣原体引起,为人!鸟共患病\"经电子显微镜观察,鹦鹉衣原体是衣原体2个种之一,另一个种是沙眼衣原体\"鹦鹉衣原体由于菌株不同,可引起人与动物的许多疾病\"衣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不能运动,革兰氏染色阴性\"含有RNA和DNA二种核酸,只在宿主细胞的胞浆中才能增殖\"增殖时表现2种形态:一为直径0.2~0.3微米的厚壁致密球体,称为原体;另一种为薄壁淡染的网状球形体,直径为0.8~1.2微米,称为始体\"由于细胞壁内含有大量的脂质!脂溶剂和去污剂,故对酸!碱有较强的抵抗力,乙醚和季胺盐类30分钟才能使其灭活\"-70e下可保存活力达几年之久\"这种衣原体对四环素族抗生素!红霉素!青霉素敏感,对链霉素和对氨基苯甲酸不敏感\"鹦鹉衣原体与沙眼衣原体具有共同的耐热性多糖抗原,故血清试验补体结合反应中呈明显的交叉反应,但鹦鹉衣原体的细胞壁内含有特异或某些感染类群特异的不耐热抗原\"这两种衣原体的鉴别可用碘染法和磺胺嘧啶钠抑制法\"沙眼衣原体由于含有碳水化合物,碘染法时出现蓝色颗粒\"嘧啶能抑制沙眼衣原体在鸟胚中生长\"传染途径为接触传染和空气传染\"温度过高!空气不流通最易发生\"喂瓜子!麻子量太大,再喂速补18!速补14也促进病原传染,内热引起病原迅速漫延,并通过呼吸道或眼结膜而感染健康鸟,使传染病爆发\"
3 鉴别诊断
鸟衣原体传染病有人也称为鸟疫,与新城疫有相同之处,但不同于传染性法氏囊病和马立克氏病!
沙门氏菌病\"
传染性法氏囊病主要表现为腹泻!寒颤!极度虚弱,法氏囊和肾脏病变\"在鸟身上潜伏期很短,最初发现有些鸟有啄自己肛门的倾向\"随后可见病鸟羽毛蓬松,采食量减少,畏寒,精神萎糜,缩头,闭眼,不愿走动,伏地昏睡,排泄白色和水样稀粪\"个别粪便带血,是法氏囊出血波及到泄殖腔所致\"眼窝凹陷,脱水,最后衰弱而死\"患马立克氏病的鸟的外周神经!内脏器官!性腺!眼球膜!肌肉及皮肤发生淋巴细胞浸润和肿瘤病灶,最终因受害器官功能障碍而死亡\"马立克氏病病毒属于疱疹毒群的B亚群病毒,对刚出壳的幼鸟有明显的致病力;对低温的抵抗力较强,在-61e可保存210天;但它对热的抵抗力较低,22e~25e保存48小时,37保存18小时,60e10分钟即全部死亡\"常用的消毒药对其有一定杀灭
作用\"本病可分为神经型!内脏型!眼型,有时也可混合发生\"
4 实验室诊断
取肺!气囊!肝!脾或粪便作为病料,制作涂片,用麻氏法或吉氏法染色,于油镜下检查,衣原体的原体呈球状,鲜红色,大多数散在细胞浆内,但也有成簇存在的\"有时还可见到较大的浅蓝色颗粒,这是始体\"如用姬姆萨染色,原体呈紫红色\"分离衣原体时,取上述病料,研磨,用每毫升含1毫克卡那霉
素和链霉素的PBS配成1%的乳剂,4e过夜,离心1000~2000转/分)10分钟,取上层液体接种\"
5 治疗
牡丹鹦鹉最易出现/肿眼0病\"有些人不明病因,乱喂消炎药和软膏类药物,不但不见好转,反而
贻误病情,造成鸟类死亡,经济损失惨重\"鸟衣原体还可导致鸟喘粗气,呼吸时有咳嗽,肺
部有湿罗音\"大鸟脾气急躁,在伏窝时出现啄羽现象和咬小鸟,看小鸟侧翅部和腹部有紫色的血班和
血块,小鸟的毛还未长齐则被啄死\"遇到这种情况,应马上将病鸟隔离,对病鸟和其它鸟进行消毒\"
对于本病,一般的药都无显著疗效,如眼药水!眼药膏,不但治不好病,反而耽误时间,造成病情加重,使眼肿起,重时则会封眼或失明\"以前对其病因已知,但对治疗方法掌握甚少\"经过几年的研究,笔
者自行配制的胶囊6号!胶囊7号治疗效果显著\"
#27#当代畜牧 1998年第6期#疫病防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