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古玩市场,几乎总是人头攒动客商济济。上瞥一眼,各色卖家藏家都有,今天先说一种;群托!
不知道什么时候在市场的某个地方,就围了一小堆人,地上有那么几件脏兮兮的“老东西”。
或一中年女人或一外地男子不一,述说着各种各样的“故事”。“家里老人喜欢收藏,现在生病住院,等钱看病。东西是偷出来的,老人可是不舍得卖!”然后,就会有在旁边帮腔的说“东西可不错呀”“多可怜呀”“不贵,捡漏了,带钱的赶上了”等等。
东西不很贵,好几件3000-5000。偶有貌似内行,把那东西左看右看的,心里动了占便宜的念头,又觉得还可以救人于危难。于是,就每天都有人拣了这对宝去。
个把小时后,几个卖家换了地方又开始诉苦的演出。
此为市场第一瞥。哪位朋友还看见过什么类型的请就讲了来。以此提醒大家注意!
古玩旧物市场一瞥 之二 勇者
常见在古玩市场逛地摊的藏友,每每手提包包,面带喜色。“看我得的这个!”兴冲冲忙不及的打开;
首见此兄买东西,会诚心实意的提醒“不看好呀,还烫手呢”“啊?!高仿?”“低仿也不到,臆造呀”
这时的对方才会仔细看手中的“宝贝”;“咳,买的不贵,喜欢就得了”。我无语。再三遇到此君买类似
的“古董”,待得告诉他哪里不对,却还不如人家的书本理论滔滔不绝。最后自己只得不再言语。再碰到
这位老兄找我帮他看新得的收获,便不得已说看不懂了,绝不敢再说不好了。
其实,提醒是怕他再上当!
此类古玩市场的勇者不在少数!可惜这样的奋勇是无往而不败。
捡漏?没有知识的积累和辩识真伪的眼力谈何容易?
古玩旧物市场一瞥 之三 新入道要多看少买
在古玩市场新入道的藏友,千万多看少买!
看见许多新入道的藏友,知道了古陶瓷的些许知识,看了几本关于收藏品的小册子,就按图索骥去了!
什么是火石红?什么是钴料下沉?还没搞清楚。什么时期的器型是什么特征?各个年代的特点是什么?都
还不掌握,就到市场“捡漏”去了。需知道,仿造者大多是有头脑的。大多是按了书本的鉴别条件去仿
造。尽管在老玩家眼里是一目了然的新,但是,在新手眼里那些低劣的仿造就全成了真品的特征了!甚至
有的新藏友连釉面和器形都不掌握!他们买进的大多是完全的臆造品。是业内人士的所谓“哪都不对!”
怎么才可以真正的认识它们?
我举个例子;我们的亲人、朋友我们可以很简单的在众人中间找到,我们可以仅凭他们的脚步声或者喘息
声就判断出门外是谁。为什么?因为我们太熟悉他们了!
好了,从现在开始,让我们逐步的认识古物,了解古物。一旦到了我们要找的古物可以从众多的器物中
“跳”到我们的眼前,就可以谨慎的行动了!为什么还要谨慎?因为造假者的水平也在提高!!
古玩旧物市场一瞥(四)仿造之高
离市场近了,经常看见买家手里的“藏品”,有新“淘”的,有旧藏的。
一日,一藏友来访,神秘又兴奋的先提醒我“看了别激动啊!”然后从怀里掏出青花小瓶一只。
初看就已经没什么激动可言了,但是怕藏友觉得我不认真,还是双手捧起,认真的辨认。
“青花发色沉稳有晕散,胎釉结合紧密,画工老道--------,一眼就是大明宣德的东西!”
朋友在那里滔滔不绝。此物在某些部位和到代之物相比是有些相似之处。
又一日,另一藏友带了个光绪冰梅罐来,同样觉得很是开门。好在手下就有个现成的,就取了交于他
放在一起把玩,看着两个小罐子,朋友不语。其余的话就全省了。
再一日,又一藏友带了个乾隆斗彩碗,那碗底几乎乱真!但是看釉面和画工以及钴料就很明显了。
为什么大家都说的出许多古瓷的特征,却总是上当?
道理很简单;人家仿造,自然是要“仿”,先仿的象才可以算仿呀!人家照书本写的那些辨别古陶瓷
的方法去造,你看“跳刀”我有,你看“火石红”我也有!“铁锈斑”更不在话下。
一般人按图索骥自然是会上当受骗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