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只宋代瓷瓶 起拍价800万
--------------------------------------------------------------------------------
央视首届民间藏宝重庆选区拍品19日开拍
一件看似不起眼的瓷瓶,其起拍价竟高达800万元,一个羊脂白玉手镯,其价值也在260万元以上。昨日,华夏文物拍卖公司正式对外公布了央视首届民间藏宝重庆选区的拍品价格,数件可名列国家一二类文物的珍稀藏品将正式亮相。
宋代瓷瓶起拍价800万
宋代的官窑瓷器一直是不少博物馆的收藏珍品,而玉琮作为商代就有的祭祀礼器,更是国宝级文物,为历代皇室所推崇。即将于1月19日举行的拍卖会上,一件宋龙泉窑琮式瓶是“标王”,其起拍价高达800万元。
据考古专家介绍,此件器物为宋代仿商玉琮而制。按有关文献记载,宋官窑以鳝鱼血纹为上品,墨纹次之,此件龙泉窑琮式瓶施釉如堆脂,瓶身满布鳝鱼血纹、冰裂纹,足底还施有护胎釉,更是极品。目前国内收藏的少数几件类似器物均为国家馆藏一级文物,其中大部分远不如这件。上世纪90年代北京翰海拍卖公司曾拍卖过一件此类器物,当时的成交价格在千万元以上。事隔10年,此类器物到底价值多少,无人能估计。业内人士称,其最终的成交价格可能不会低于千万。
珍贵玉镯工艺早已失传
将坚硬易碎的羊脂白玉一点点雕空,变为三股麻绳状的玉镯,每股大小一致,相互间不能粘连,不能破损,此种工艺早在清乾隆年间就已失传。在即将举行的拍卖会上,一件珍贵的明代三绳玉镯将亮相。
据了解,该玉镯曾在2002年澳门成立世界收藏家协会时送展,经参会专家鉴定,该玉镯为明代碾玉高手所制,磨制一只这样的玉镯最少要用近1年时间,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而且三活环每根必须弯曲自然,大小必须完全一致,这种制玉工艺在清乾隆年间失传后,后世再难仿制。当时,曾有外宾出价千万求购,但持有人却不愿国宝流落海外。即使在国内拍卖,该玉镯的最终成交价也有望突破千万大关。
参拍文物将受严格监管
据悉,除上述珍品外,还有大量珍稀文物将亮相本次拍卖会,其中既有夏、商、周时期的玉器,也有曾国藩、左宗棠等历史名人的手迹,这些珍稀文物拍卖后会流向哪里?是否会遗失海外?成了世人关注的问题。
对此,有关人士称,在本次拍卖会上亮相的过半数国家规定性文物均将进行详细标注,并将受到海关等部门的严密监管,一旦发现有人将其走私出境的,将予以重处。也就是说,这些文物仅在国内市场流通,也仅供国内收藏家收藏。
何骏实习生胡可夫摄影黄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