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小绯胸xlz

小绯有异味怎么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7 12: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拿大三大华人移民城市之一——温哥华的桥。

  加拿大的胸怀和国土一样宽广。那里除了印第安原住民,来自欧亚大陆的移民不断地为本已多元的文化注入更多活力。然而,加拿大却不像美国是个“大熔炉”,这里的各国移民总会执拗地保存一份自己的个性。

  日前,东视文艺频道制片人贾云峰、主持人倪琳等,历时一个月穿越加拿大,采访了近百位在多元文化碰撞中生存和发展的华人。

  表情一:代扫门前雪,吃力不讨好

  在上海飞往温哥华的班机上,我们结识了沈女士。她是我们此行遇见的第一个加拿大华裔移民。沈女士很健谈,对出生地上海和她现在的居住地卡尔加利有着同样深厚的感情。她给我们介绍了许多加拿大风光,不过印象最深的却是“扫雪事件”。

  初到加拿大那会正是冬天,街道上堆着白白厚厚的积雪,家家户户每天都要清扫自家门前的积雪。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初来乍到的我总得先表示一下友好吧。于是第二天,起了个大早,把左右邻居家门口的雪扫了个干干净净。没想到当天晚上,邻居就上门来兴师问罪:“请你不要再替我们家扫雪了。因为如果没扫好,就会露出下面的冰,万一滑倒了路上的行人,我们家可是要被罚款的啊。”我哭笑不得,只得连声道歉。

  中国人的客气就这样在加拿大碰了一回壁。

  表情二:苹果贴标签,房东卷铺盖

  在加拿大,外国留学生寄宿当地人家是很普遍的事情。可是其间却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苦衷。小C是个北京女孩,寄住在一个4口之家——一对加拿大夫妇带着一双儿女。她向我们讲述了她的“奇遇”。

  我是北京人,生性不拘小节。刚搬进去那天,我拿出中国带去的土特产,热情地请他们分享,4个大人小孩毫不客气地笑纳了。后来,有天晚上打工回来,我准备继续挑灯夜战,应付第二天的语言考试。当时我是饥肠辘辘,柜子里的面包、泡面又正巧吃完了,于是打开厨房的冰箱,拿了房东的一个苹果吃。考虑到已是深夜,我打算第二天告诉他们。

  第二天起床进厨房,我惊呆了:房东竟然在所有的食物上都贴了醒目的标签。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可思议,在北京,邻里间经常互赠食物,逢年过节更是如此。这对分明属于中产阶级的加拿大夫妇怎会如此小气?

  我的一个上海来的男同学受到的待遇更加离奇。他寄住的家庭突然宣布不再提供寄宿,限令他3天内搬走。在加拿大,留学生找住处并不容易。他出门找了2天,未果。第3天晚上回来,赫然发现自己的铺盖已被全部挪到门厅处。这样直接的逐客令,他还是头一次碰到。

  表情三:打工辛酸事——人不如外卖

  在多伦多大学、曼尼托巴大学、辛力加学院、尼亚加拉学院遇到不少中国留学生,记忆深刻的要属他们在打工过程中遇到的酸甜苦辣。然而,最打动我们的却是加拿大华洪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开廉告诉我的两个“送外卖”故事。

  年轻学生去餐馆打工,最多的工作就是送外卖,当年做学生那会儿,我就是外卖员。通常,送外卖最大的收入是靠客人的小费,所以每次我都会说些好听的话让客人高兴。

  有次我送外卖,开门的是一个50几岁的老妇,身后跟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我想他们一定是祖孙两代,便甜甜说了句:“你的孙子好可爱呀。”便期待着对方也露出微笑,不料老妇一听这话,脸色大变,冲我吼着:“你给我闭嘴,这是我的儿子!”然后“砰”的一声将门关上了。我怕客人投诉,只得自己吞下这份外卖,小费泡汤不说,还得自己掏钱回去交差。

  送外卖通常都要赶时间,有次我骑车从一个又陡又长的高坡往下溜时,没注意前面正有一辆车开过来。因为速度太快,来不及刹车,脚一下被卷进车轮,自行车往前一翻,整个人甩了出去,被抛到马路中间。我摔得头破血流,一瘸一拐地回到餐馆,老板见了,非但不问我有没有摔伤,反而担心是不是耽误了外卖。

  如今,马开廉已是3家加拿大企业的董事长,诸多在加华人协会、理事会的顾问。

  表情四:买卖靠服务,经商靠诚实

  在魁北克省的蒙特利尔,我们采访了一对新婚的中国夫妇。夫妻俩单就家具一事,就和我们聊了大半天。

  在加拿大,进家具店要做的头一件事,是辨别哪位是售货员。因为售货员很少,而且不穿统一的工作服,你需要有极高的洞察力才能把他们从顾客中区分出来。就算你发现了一个,如果那人正在给另外一个顾客服务,那你就等着吧。在伺候完那个人之前,他是连正眼也不会瞧你一下的。你实在等不及,插进去问个问题,那会被认为是不礼貌。

  不过一旦有人来招呼你,你一定能得到最专业的服务。特别是那些卖高档家具的促销员,个个衣着得体、举止优雅、彬彬有礼。每个人口袋里都装着计算器、卷尺等工具,而且随时可以用不同的度量单位向你介绍家具的长、宽、高等数据。有些商店的促销员还夹着两三寸厚的资料夹,里面有每件商品的规格、型号、产地、尺寸、原材料等等细得不能再细的数据。

  买了家具,对方会送货上门。送货员个个手脚麻利、训练有素,各式小工具在腰两侧一字排开。打开包装之后,他们先替你检查,如果家具表面被磕了,他们发现后一定会告诉你,主动问你要不要换,并立刻安排人送新的来。打马虎眼?那是不可能的事!多么诚实的加拿大人,他们以实际行动告诉你什么叫信誉。

  表情五:政府做家教,大家来省电

  领土广袤、水资源丰富、工业发达……加拿大的资源优势是举世闻名的。可是近年来,政府却未雨绸缪,作了很多前瞻性的保护工作。对此,与摄制组驾车同行的爱斯达国际旅游公司总监Eva(丁晓明)可算是深有体会。

  刚到多伦多时,加拿大政府正大力鼓励居民用电。有趣的是,政府还打出了“多用多便宜”的口号,规定居民如果每月用电超过500瓦,即给予优惠,而且超出越多,资费就越便宜。

  可这两年,政府从资源保护考虑,改变了策略,转而提醒大家节约用电。现在,政府每个月会给每个家庭派发一张表格,表格的内容是各种节约用电的小技巧。想不到吧,政府居然做起了家教,告诉你家里的电器产品如何使用才是最省电的。

  表情六:分隔4年整,情书200封

  此次,我们是以自驾车的方式穿越加拿大的,所以漫长乏味的车程在所难免。幸好嘉宾主持宋领事的故事总是一个接着一个。虽然他一再叮嘱我不许“曝料”,可我们还是忍不住要“杀熟”一次。

  2002年2月,加拿大发行量最大的报纸《环球邮报》刊登了一则引起轰动的招聘广告。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在中断了25年之后,又开始派驻海外代表,他们决定首次在上海增加驻中国代表,并进行公开招聘。宋毅军从上千报名者中脱颖而出,任期是3至4年,期间将长住上海。就这样,她开始了与太太陈艳婚后的第二次别离。那么,第一次离别,是怎样的一种情形?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我到多伦多留学攻博,陈艳与孩子留在中国。那个年代,没有电子邮件,长途电话是奢侈品,两人只靠每周一封信维系感情。整整4年,总共200多封信全部给编了号,成为我俩最珍贵的一笔财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7 12: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新西兰的中国留学生(转贴)

无照驾驶的中国留学生在加油站撞飞5岁女童、撞伤女童父亲,不久前刚被遣送回国,另一名中国留学生又开车撞死一位63岁的老人,上周一名摩托车骑士被中国留学生的猛车夺命。给人的印象是,留学生的车技比当地的八十老翁的车技还次。记得前几年,一个读高中女孩的母亲从中国来新西兰看女儿。女孩的“小老公”驾车带母女和一位女同学去外地畅游,“人在舟中便是仙”,母女团聚,加上靓车、帅哥、美景相伴,心中有说不尽的甜美。可惜,乐极生悲,车翻倒崖下,母亲、女同学双亡,女儿重伤几乎成了植物人,男朋友伤最轻,但失去了双腿。惨啊!是谁的错?谁该受惩罚?
在街上,我时常看见好好的车被碰得遍体鳞伤。扭头一看,又是留学生,人家真狂啊!表情酷,发型酷,一车公崽,车尾架著“鸡架”尾翼,拿烟的半个胳膊总要到车窗外,高速上车窗大开。你说我愿意!甘你什么事?当然,只要不撞人,或往没人的地方撞,有谁拦得住你呀?来新西兰的留学生一个比一个牛,为什么惨剧不断发生呢?难道这些留学生吃豹子胆了吗?这些留学生的车技有多差?是谁提供那么多钱,任他们不停撞车不停买车哪?

我向一位做驾驶教练朋友询问。他说,不出车祸才怪呢!20岁左右所持的中国驾照没真的,否则,他们干吗要从头学?那些有真驾照的也基本上没有路面经验。因为中国的驾照考试不象新西兰重视路况处理,路考是糊弄人的,取得驾照的人的路面经验相当于这里的初级水平。我不明白,这群少男少女的父母,怎么会帮助儿女办假驾照?怎么放心自己的子女持假开车呢?父母的纵容、溺爱分明是害他们,撞死人后又为子女百般开脱,缺乏对死者的怜悯之下。中国的父母啊!你们好糊涂啊!


还有更糊涂的呢!我的朋友讲,不少学员提出掏钱贿络考官:
“教练,只要拿到驾照,出多少钱都可以。”
“你想出多少钱哪?”我的朋友好奇地问。
“需要多少,我管我爸要,我就说被绑架,我要多少,他给多少。”


我信他的话。我想起一个我曾监护过的浑小子,瞒著父母买车,无照驾驶,酒后开车,旷课,被学校开除,还威胁要捅老师两刀。父亲打电话给我说:“请您帮帮忙,花多少钱也要让他留下。”就差给我下跪了。怪不得他们的子女认为金钱是万能的。


我的朋友曾多次向交通部建议,取消中国驾照在新西兰开车的许可,可由于司法程序复杂,迟迟无果。


我是坏蛋,我怵谁?


我知道一个愣小子,他来我家找人时撞了我的车库门。我问他有没有驾照,他说被警察收去了:“他们已经没收了我三部车,收一部我买两部。”他的语气象车神,象百战百胜的英雄。我心想:一条命要陪上多少条命?


他倒同意赔偿,并向我吹牛:
“我的车技很好,靠飈车赢了很多钱。”
“经常赛车吗?”
“每周都赛。”天哪!中国的父母知不知道,他们的子女在这里冲锋陷阵。


我不知道那个撞死63岁老妇的浑小子是不是这位“业余车神”。那个撞死老人的学生让我愤怒,真有这么糊涂透顶的人吗?他与同车的人在车祸后不去查看对方的伤势,却站在街边拼命发短迅。发给谁哪?女友?律师?遥远的父母?还是遥远的上帝?他们首先想的是谁来救他。不想报警,不想救护垂危的老人。人的心理状态在紧要时刻是装不出来的。


我想起多年来,当我车爆胎或抛锚,总有当地人停下车来帮忙。来新西兰的第一年,我在路上遇大雨,一位路过的当地人开车送我回家。你说,这样的好事我怎么赶不上?人人都盼别人的爱心,自己内心冷漠,世界怎么会充满真情?


他也许事后后悔这样做,也许有人辩解说:他太年轻啊!可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代如此冷漠、自私、无视法律、毫无怜悯之心哪?中国的家庭教育、家长的放纵,是不是应该承担一部分责任哪?


谁来拯救这些孩子们呢?拯救那些经常失踪、终日沉湎于赌场、网吧、歌厅的青年人哪?人生的目的不一样,你可以选择醉生梦死、苦行修炼、尔虞我诈、高尚博爱。人可以犯错误,但到死都不悔悟,谁也拯救不了你。


中介是帮凶,还是骗子?


留学生出了那麽多问题,很多人将黑锅扣在中介的头上,实欠公平。有位中介的朋友向我诉苦。很多留学生出了问题,父母就花钱让他们搞定,导致那些麻烦多多的学生越来越放肆,反正出事有人搞定。中介搞不定,便大骂中介是大骗子,你以为他从此不再粘中介的边,错了!他马上再找别的中介,直找到有人搞定为止。


有回我的朋友对一个被学校开除的留学生的恶性实在看不下去了。通知移民局取消签证,可移民局的官员将案子转来转去,半年过去了,那个学生终于找到一家中介悄悄延了签证,仍然在这里瞎混,酗酒,危险驾驶,花天酒地。我的朋友追问多次,一点用处也没有。联系华人议员,传真、电话,没用!最后不了了之。反移民的皮特斯指责移民局办事效率低,不是空穴来风。发现有问题的学生却不能及时遣送回国,以致乱子越出越多。教育部长一趟趟往中国跑,是因为不知症结所在,不是先清理好门户,学生再多,麻烦不断会令新西兰教育形象继续受损。


我遇见过很多刻苦学习的中国学生,他们的奋斗精神似乎并不能扭转当地人对中国留学生不良行为的成见和反感。应了一句中国的老话:好事不出门,坏事顶风臭十里。


我是淑女,我怕谁?


少女怀春风情万种,泪别双亲、只身投奔西方的中国少女们,心里在想什么哪?


“我可以去哪儿啊?
四周都是海


我该往哪儿里去哪?
四周都是爱”


这是一位著名欧洲女诗人的诗句。在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里,你很难讲,这些突然摆脱家庭束缚的女孩们落入情网,是因为诱惑别人还是被诱惑。很多中国女孩出国后,看起来疯过当地的洋妞。我经常听到当地人对她们的赞叹:中国女孩真开放啊!


你怎么能想象得出,这些抱著公仔睡觉、被手机的回铃迷住、学偶像让刘海遮住双眼、贪吃贪睡的妙龄少女,自如地周旋于多角恋爱和性伙伴之间,让堕入网中的小公鸡们魂不守舍、爱恨交加。她们一身降龙伏虎的本事好象是天生的,要逼到人家情绪失控、逼到人家不停地换车、逼得人家父母倾家荡产才罢休;乱到不知不觉周围的朋友都变成了亲戚,乱到每年堕胎流产几次。如果女人能象男人那样,怎样搞肚子都不会大,这帮丫头不定疯到什么地步。


很多人都受过过三角恋爱的煎熬,那近乎绝望的滋味搞得你死去活来。多角恋爱是残酷的游戏,有“一千个伤心的理由”,是爱的深渊,让你窒息,让你生不如死,让你难分胜负。


我见过一个高中女孩,每次搬家来好几部车,傻小子们每人开辆车。车吗,WRX,EVO,M3,我以为他们来是为了比车的。可大家相互认识,却表情严肃不说话,各自埋头搬东西,真酷啊!那女孩丝毫不介意身边看不见的狂风暴雨,谈笑自若。我不禁再打量一眼这个不起眼的女孩。男人象她手中换来换去的手机那样好使。让我明白为何中国历史上出过那么多象妲己、褒姒、杨贵妃那样改变国家命运的魔女。与中国的木子美相比,新西兰的中国女孩出道早多了。少女之心如今再也收不住了。


北岸和汉米尔顿的中国留学生凶杀案都属情杀,大家在怒骂凶手冷血之外,很少有人思考起因和社会因素。前不久,新西兰国内对500名初高中在校学生进行调查,100%的学生做爱时不用避孕套, 100%的家长和老师不知道他们有过性行为的事实,被访学生100%对学校与家庭的性教育不满意 。


当地学校和家长从不避讳谈性关系、早恋等问题。我认识的一个读高中的女孩,学校老师发现,不到半年,她几乎与该校大部分大陆来的男生发生性关系。搞得大家坐一起就象亲戚聚会。不久她被学校开除。学校才意识到,中国女孩的性活动非常盲目和错乱,性开放等于乱交。中国家庭在性方面的指导等于零。不过,有些中国家长自己都没搞清楚,去指导儿女实在难为他们了。从此,该校对中国学生的情变开始重视,一出现恋情,马上进行性指导和心理指导,与中国的学校不同的是对早恋并不一味打压。但不是所有中国留学生都那么幸运,尤其在语言学校的学生。


青春期发生在自由自在的留学期,不愁吃穿,不愁考试,面临从未有过的寂寞,骚动加冲动,不乱套才怪哩!最傻的是中国的父母,小孩子为赢得意中人的欢心,骗父母的钱,比吸毒的人还黑。一个女孩从父母那里骗来学费,给男朋友买车、电脑,买烟,买罚单。痴情女最后连“男朋友”跑到哪里都不知道。“爱一个人好难!”谈起自己的痴情,她好象无所谓:“我爸妈的钱让我造光了。”象这样“执迷不悔”的淑女多了!


为争夺中国的“小妖精”,大陆学生、台湾学生,韩国学生打成一团。在奥克兰几所规模较大的中学,亚洲学生因争风吃醋而挑起的群殴成为校长最棘手的问题之一。也许不是所有女孩都这么放荡。中国留学生中的“小老公”们,虽尝到了甜头,占了点便宜,有些也得到了报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8 00:3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嗯,怜香惜玉倒可以和优良传统挂挂勾滴,至少这个对男人对女人都没坏处。三从四德也是优良传统么?这是封建社会的畸形“优良传统”,是不尊重女性的表现,如果你不尊重女性,你能算尊重人类尊重国家么,“妇女半边天”啊,为什么还指责别人呢?为什么看问题只看一半啊?就冲你这个三从四德,你发到央视论坛上也会有人来反驳你的,至少“那半边天”也不会支持的啊,哈哈!!!那奴隶社会还有奴隶对奴隶主的绝对服从的“优良传统”咯,母系社会还有男人对女人三从四德的“优良传统”......优良传统是本身就是动物(人)的本性,只是不同的阶级社会里赋予了它不同的含义,你的论证和你的论点不搭界的好伐。没必要那么敏感,女人敏感是多愁善感,男人敏感就是小心眼了,既然要小女子尊敬大丈夫,小心眼儿怎么行呢?


    什么叫小心眼,何为敏感,读书读在哪里去了,大学也是白读了.小心眼是在小事上斤斤计较,维护国家与民族自豪感这叫小心眼.
    邓小平曾说过,在大事上宁愿敏感,也不能麻木.“那半边天”不会支持我们吗?的确,在男女扯皮的问题上当然不会支持,在国家问题上,每个中国人都会支持.不信你去央视论坛看看.
    惟一的可能就是一些自以为和外国人有一定交道,思想上自以为有质的提高,量的飞跃,他们自以为看问题要高个境界,超个层次.其实不然.其他就不想多说了,知道为什么前面那位朋友为什么他的帖子会被女版主评分吗,不在于他写得多好,说的好听点是他在为中国人说话,直白点就是他能批评外国人.因为在这个问题上,无论你的帖子多么出色,你都不会得到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8 12:5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2楼lvsegediao2006-01-08 00:31发表的“”:



    什么叫小心眼,何为敏感,读书读在哪里去了,大学也是白读了.小心眼是在小事上斤斤计较,维护国家与民族自豪感这叫小心眼.
    邓小平曾说过,在大事上宁愿敏感,也不能麻木.“那半边天”不会支持我们吗?的确,在男女扯皮的问题上当然不会支持,在国家问题上,每个中国人都会支持.不信你去央视论坛看看.
.......


白读不白读不是你说了算,是以后的命运说了算,劝你还是积点口德吧,帮谁说话无所谓,如果你上国外的bbs上看看大家的留言,你就知道我们这些,你以为的,在国外的,似乎只会帮外国人讲话的人不是你所想的那样,几乎一切的时候,都是在为自己的国家而唇枪舌剑,批评外国人,常事儿了~理论要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也是邓小平理论,最简单的,最基本的,你感兴趣么?那要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呢,首先,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不是从抽象的实际出发,你呢,就是把一个非中国的国家,错误的理解了,你没有在现实里走过一遭,就没有攻击的发言权。第二,反对主观主义,具体了,主观主义就是教条和经验,教条,来自于一些书本上的个别词句和结论,就是你指的“邓小平曾说过,在大事上宁愿敏感,也不能麻木”,这句话的具体的词前词后的意思搞搞清楚再用,语言不能断章取义的理解的,尤其,是伟人的语言;经验主义,它的出发点是狭隘的局部经验,来自于社会舆论的影响,不过我觉得中国的舆论还没有这么偏激的,搞没有意义的敌对是愚蠢的,发展成后来就是经济倒退民生潦倒,你还有什么闲情逸致在这里上网发言。第三,实际,就是许多事实的总和,并且,这些事实是日新月异变化发展的,思想要跟上形式,否则就要吃苦头。试问,你这么没有条件的攻击另一个国家,不说国家了,你攻击的具体就是美国普通老百姓了,你还攻击了我,说我大学白读了,这就是人身攻击了,也不要一个问题说不过就转化话题,民族自豪感不是你在这里用嘴说出来的,一个国家,只有经济发展了,强盛了,人民才有自豪感,怎么强盛啊?敏感?大使馆炸了中国政府敏感了么?要是敏感能全心全意发展经济么?那还不组织了大伙一人一口涂抹淹了美国?这样做是出气啊,可是沉的住气有时候比出了那口气更加有用更加显示了一种大国的深谋远虑,人家佩服啊!不要老搬出来央视论坛,上那说话的也有你这样的,也有我这样的,什么主都有,还有,评分多少是别人的事情,我来说话不是为了评分,这个分,没所谓的,但是,如果你也觉得我的帖子精彩,那倒是很好。
[s: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8 13: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唷,lz不好意思,本不该在这里吵架倒忘记了正题,
我家的rosy也有一种体味,不过好像是那种太阳晒了被子的味道,
我基本上每一两天给它洗洗喷喷,不过真是体味,也改不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8 14:5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你省口气暖暖肚子好了,是井底之蛙还是先知先觉,大家自有定论····

还记得我带灰鹦鹉上街的时候···
有个人看到说:这鸽子真怪又难看··
我说:是鹦鹉,大叔。
他又说:胡说,我邻居的鹦鹉是绿色的,哪有这样的颜色的,你染色的吧···
我说:这是另外一种鹦鹉。
他还说:会说话吗?
我说:会
他靠近我鹦鹉说:吃了饭没有?
鹦鹉:······
他接着说:还说会讲?老子当了几十年人就知道你骗人····
我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8 17:4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5楼kobe2006-01-08 14:58发表的“”:
楼上的,你省口气暖暖肚子好了,是井底之蛙还是先知先觉,大家自有定论····

还记得我带灰鹦鹉上街的时候···
有个人看到说:这鸽子真怪又难看··
我说:是鹦鹉,大叔。
.......
经典....鼓掌。。还有,to:楼上的姐姐,不用浪费口水在他们身上了,咱不说了,他门说来说去还拿几句话,没边没重点,咱找点别的玩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8 18:0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8 23: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3楼intuition0072006-01-08 12:57发表的“”:



白读不白读不是你说了算,是以后的命运说了算,劝你还是积点口德吧,帮谁说话无所谓,如果你上国外的bbs上看看大家的留言,你就知道我们这些,你以为的,在国外的,似乎只会帮外国人讲话的人不是你所想的那样,几乎一切的时候,都是在为自己的国家而唇枪舌剑,批评外国人,常事儿了~理论要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也是邓小平理论,最简单的,最基本的,你感兴趣么?那要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呢,首先,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不是从抽象的实际出发,你呢,就是把一个非中国的国家,错误的理解了,你没有在现实里走过一遭,就没有攻击的发言权。第二,反对主观主义,具体了,主观主义就是教条和经验,教条,来自于一些书本上的个别词句和结论,就是你指的“邓小平曾说过,在大事上宁愿敏感,也不能麻木”,这句话的具体的词前词后的意思搞搞清楚再用,语言不能断章取义的理解的,尤其,是伟人的语言;经验主义,它的出发点是狭隘的局部经验,来自于社会舆论的影响,不过我觉得中国的舆论还没有这么偏激的,搞没有意义的敌对是愚蠢的,发展成后来就是经济倒退民生潦倒,你还有什么闲情逸致在这里上网发言。第三,实际,就是许多事实的总和,并且,这些事实是日新月异变化发展的,思想要跟上形式,否则就要吃苦头。试问,你这么没有条件的攻击另一个国家,不说国家了,你攻击的具体就是美国普通老百姓了,你还攻击了我,说我大学白读了,这就是人身攻击了,也不要一个问题说不过就转化话题,民族自豪感不是你在这里用嘴说出来的,一个国家,只有经济发展了,强盛了,人民才有自豪感,怎么强盛啊?敏感?大使馆炸了中国政府敏感了么?要是敏感能全心全意发展经济么?那还不组织了大伙一人一口涂抹淹了美国?这样做是出气啊,可是沉的住气有时候比出了那口气更加有用更加显示了一种大国的深谋远虑,人家佩服啊!不要老搬出来央视论坛,上那说话的也有你这样的,也有我这样的,什么主都有,还有,评分多少是别人的事情,我来说话不是为了评分,这个分,没所谓的,但是,如果你也觉得我的帖子精彩,那倒是很好。
[s:7]
也请你搞清楚再说话
这里
没有任何人要攻击你所说的美国
这件事情的起因
大家气愤的是一个在我们看来其人种特征具备了中国人某些特点的人
他说的某些言语侮辱了以中国人为代表的亚洲人

也就是说你所说的123根本就是在歪曲大家的意思
至于你的意思
我想你说的
爱国不是表现在口头上的
请你搞清楚这里是哪里
这里是论坛!!!!!!!!!!!!!!!!!!!!
论坛是做什么的?
是给大家发表言论的!!!!!!!!!!!!

一个有正义感的中国人
在这里看到别人亵渎自己的民族
义愤填膺的发表自己的见解作为回击
是不对的吗?
难道要唱衰自己随声附和或者莫不做声熟视无睹
这样做就符合你所说的"民族自豪感不是你在这里用嘴说出来的"
诚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要靠强大的综合国力靠繁荣的经济作为依托
可发展经济难道就不能发表爱国言论了吗
发展经济固然重要
同时也不能忘了我们自己是中国人
抗日入常国人签名是怎么来的?
抗日大游行是怎么来的?
用你的理论是不是这些都是愚蠢偏激
.......................
物质固然重要
可作为一个中国人也时时刻刻
不能忘了中国人的精神
不能忘了老祖宗的教诲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口号是用来做什么的
是用来振奋精神的
一个没有灵魂没有精神的"中国人"
不是也不配做"中国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9 00: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8楼jl2006-01-08 23:01发表的“”:

也请你搞清楚再说话
这里
没有任何人要攻击你所说的美国
这件事情的起因
.......
得得得,大男人一个,我小姑娘家都说不说了,你还得得得没完没了和八婆一样,是是是,就您有资格当中国人,您愿意怎么想随便您,麻烦您别毁lz的帖子了,我都心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