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0-10-6 17: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黄眉柳莺(图3)
黄眉柳莺为体长约11厘米的鲜艳橄榄绿色柳莺。通常具两道明显的近白色翼斑,纯白或乳白色的眉纹而无可辨的顶纹,下体色彩从白色变至黄绿色。与极北柳莺的区别在上体较鲜亮,翼纹较醒目且三级飞羽羽端白色。与分布无重叠的淡眉柳莺的区别在上体较鲜亮,绿色较浓。与黄腰柳莺及四川柳莺的区别为无浅色顶纹,而与暗绿柳莺的区别则在体型较小且下嘴色深。虹膜褐色;嘴上嘴色深,下嘴基黄色;脚粉褐。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黄眉柳莺(图1)
中文学名:黄眉柳莺 中文目名:雀形目 中文科名:莺科 中文属名:柳莺属 中文俗名:树串儿、槐串儿、树叶儿、白目眶丝 拉丁文名:Phylloscopus inornatus 英文名:Yellow-browed Warbler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Blyth,1842
编辑本段科学分类
黄眉柳莺(图2)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 鹟科 Muscicapidae 属: 柳莺属 Phylloscopus 种: 黄眉柳莺 P. inornatus
编辑本段外形特征
黄眉柳莺(图3)
黄眉柳莺为体长约11厘米的鲜艳橄榄绿色柳莺。通常具两道明显的近白色翼斑,纯白或乳白色的眉纹而无可辨的顶纹,下体色彩从白色变至黄绿色。与极北柳莺的区别在上体较鲜亮,翼纹较醒目且三级飞羽羽端白色。与分布无重叠的淡眉柳莺的区别在上体较鲜亮,绿色较浓。与黄腰柳莺及四川柳莺的区别为无浅色顶纹,而与暗绿柳莺的区别则在体型较小且下嘴色深。虹膜褐色;嘴上嘴色深,下嘴基黄色;脚粉褐。
编辑本段分布范围
黄眉柳莺(图4)
黄眉柳莺繁殖于亚洲北部及中国东北;冬季南迁至印度、东南亚及马来半岛。指名亚种繁殖于中国东北,迁徙经中国大部地区至西藏南部及西南、华南及东南包括海南岛及台湾越冬。一般常见于森林及林区。
编辑本段生活习性
黄眉柳莺(图5)
吵嚷。不停地发出响亮而上扬的swe-eeet叫声。鸣声为一连串低弱叫声,音调下降至消失;也发出双音节的tsioo-eee,第二音音调降而后升。 性活泼,常结群且与其他小型食虫鸟类混合,栖于森林的中上层。
编辑本段生长繁殖
黄眉柳莺(图6)
黄眉柳莺夏季在中国东北、河北省北部及新疆等地的山林中繁殖。它筑巢的地点极为隐蔽,常在地表的枯枝落叶层中,或在地面凹窝中,以树皮纤维及草茎编织成球状巢,出入口开在巢的一侧。 巢壁内常混有大量苔藓和蕨类以及羽毛、兽毛等,有着伪装鸟巢的本能,能衔取藓和树皮盖在球状巢的巢顶上,厚度可达6厘米,从表面上很难发现它的巢。它们出入在一个很不规则的洞口,巢口直径4-5厘米,巢高8-11.5厘米,巢宽9厘米,内径5-6厘米,巢深2-6厘米。 黄眉柳莺满窝卵为4枚,白色,有红褐色细斑,特别在钝端密集成环轮。卵的大小为14.8×11.4毫米,卵重0.9克。在消灭害虫方面有较大的作用。所吃的昆虫种类有膜翅目,双翅目,鞘翅目,同翅目,半翅目等的昆虫,而这些都是有害种类,例如蝽象、叶跳蝉、蝇类和蚊类等,有时也食杂草种子及植物种子。在迁徙时,它们的分布几乎遍及全国,在控制园林害虫方面有重要作用,应大力保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