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slsly

[转帖] 鹦鹉疾病的防治(1)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9 13:4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啄羽症
   鸟自啄或互啄而引起体表某部位羽毛过度脱落的现象则属病态,称为啄羽症或啄羽癖.产生啄羽症的原因主要包括饲料中的必需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的缺乏或不足,日照光线过强、过热,体外寄生虫的刺激等都可导致啄羽症的发生。
   治疗:调整饲料配比,有针对性的补充相应的营养素,如增加蛋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同时加喂适量的羽毛粉和钙粉,并放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任其啄食,有助与分散啄羽的恶癖.发现有体外寄生虫时,用体外寄生虫药杀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9 14: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收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20 00: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肠道和皮肤的寄生虫怎么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0 15:4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寄生虫病的防治
   (一)体外寄生虫病
   鸟的体外寄生虫主要寄生于鸟的皮肤、羽毛上。分属于昆
虫纲和蜘蛛纲。属于昆虫纲的昆虫包括虱、蝇、臭虫、蚤等;属
于蜘蛛纲的主要是螨类。
   一般体外寄生虫对鸟类没有致死作用,但在特殊情况下
也能使宿主因严重贫血而致死。有的体外寄生虫的特异性很
强,只寄生于某一种寄主;但多数体外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松
散。体外寄生虫除了对鸟类的直接危害外,还可通过叮咬、吸
血和转移宿主,传播各种疾病。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防治鸟
的体外寄生虫对鸟的健康是相当重要的。另外,观赏鸟的外观
美是相当重要的,然而体外寄生虫能损伤羽毛,常常使鸟降低
或失去观赏价值。因此,养鸟者必须经常检查鸟的身体,及时
防治各种体外寄生虫。
     1.  虱    又称羽虱、毛虱,是无翅昆虫,属食毛目。鸟虱的
多少受季节影响,一般冬秋两季的数量较多,这是因为这两个
季节的羽毛较浓密,有利于鸟虱繁殖。
      症状     叮咬皮肤和羽毛,使羽毛脱落,外观不整齐。鸟的
神态不安,食欲下降,睡眠少,营养不良,贫血,生长缓慢。皮肤
受损害并且容易感染,消瘦,严重时可引起死亡。
    防治:防治鸟虱可用以下药物:氧硫磷(蝉虱敌)是一种
高效低毒的有机磷制剂,对吸血虱、食毛虱、虱蝇和蝉都有杀
灭作用。可用0.02%~0.03%浓度的溶液喷淋于鸟身,在喷
淋时要小 心鸟中毒。可先喷鸟身,鸟的头部可用小 刷子刷药,
以免鸟中毒。用双层纱布将0.5%敌百虫粉包好在鸟身上抖
撒,边抖撒边揉搓鸟的羽毛。用0.5%蝇毒磷粉和2%~3%除
虫菊粉防治,其方法同敌百虫粉。用2.5%溴氰菊酯加温水稀
释至4000倍,把药液放在大容器中,然后将鸟体放人药液中
浸透体表羽毛,再捏住鸟嘴浸一下鸟头。为避免鸟中毒,鸟的
头部也可以用小刷子轻轻地刷洗最后除去鸟羽毛上的药液。
除上述药物外,还可用灭蝇胺、乐果、倍硫磷、马拉硫磷、灭多
威、杀虫畏等多种杀虫剂。
      防治鸟虱多采用药浴法和气雾法。一般来说,药浴法较其
他方法药效持久。在所用的药物中,除了除虫菊较安全外其
他农药都有较大毒性,在用药时要十分小心,避免药液流入鸟
的口中。对养鸟者来说,观赏鸟的经济价值较高,一般不宜采
用气雾法,因为这种方法的危险性较大。药浴法不宜在低温季
节采用,特别是寒冷地区,只适合在温暖和高温季节应用。用
药时应坚持两次用药间隔7~1O天,因为现有的药物大多不
能杀死虱卵,所以第二次用药是为了杀死新孵化出的幼虱。
   2·  蚤  寄生于鸟类身上的蚤大部分属于禽蚤、鸡角叶
蚤、禽毒蚤等。成虫营寄生生活,幼虫营自由生活。雌蚤每日
产出数个白色球形卵,卵从宿主身上落到周围的垫料或土壤
中孵化。还有的将卵产在鸟笼或鸟舍的裂缝中。成蚤可在鸟
身上活数月至1 年。
    防治
    预防:鸟舍、鸟笼要远离禽舍和饲养其他动物的地方。注
意环境卫生,经常清扫、消毒,以消除蚤卵和蛹。
    治疗:鸟蚤的防治药物和方法同鸟虱。最理想的药物是除
虫菊。这里应特别指出的是蚤卵和蛹对大多数杀虫剂不敏感,
对鸟蚤的防治重点是对蚤的成虫和幼虫。在对鸟体进行防治
的同时,应对鸟笼和鸟舍进行喷药灭蚤,在喷第一次药后隔
10~14天再喷1次,以消灭新孵化的幼虫和刚从蛹变成的成
虫. 用药物防治鸟蚤时应格外小心,以防鸟中毒,实践证明,
用0.125%~0.25%的除虫菊和苄氯菊酯喷洒鸟舍、鸟笼及
垫料的防治效果较为理想。
    3.螨  螨是鸟类身上常见的一种寄生虫。螨寄生在鸟体
上,营自由生活,它在羽毛及皮肤上行动迅速,吸食宿主血液,
当螨大量寄生时,可引起鸟贫血和死亡。
    (1)鸡刺皮螨     又称鸡螨、红螨、禽螨。虫体很小,呈灰色
或褐色。主要吸食鸟血,吸血后虫体增大并呈红色,故称红螨。
白天营隐蔽生活,藏在鸟体上和笼具的缝隙中,夜晚出来活
动,吸血性很强。
    症状:鸟身上寄生了鸡刺皮螨,会引起鸟不安宁,影响休
息,使其运动量减少,食欲下降,随之发生营养不良,体质逐渐
衰弱,最终导致贫血。对幼乌的危害尤其严重,可使其生长发
育不良。
    防治:鸡刺皮螨喜温暖、潮湿的环境,所以预防的最好办
法是保持鸟笼干燥,白天应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用1 %马拉
硫磷或2%~3%敌百虫3%~5%来苏儿对鸟笼、食罐、水罐
喷雾消毒。鸟体可用10%~20%杀灭菊酯喷洒或药浴。
    (2)痒螨    又称痒虫螨。寄生在鸟体的皮肤上。
    症状:吸血前先向鸟体注入一种强刺激性的物质,形成发
痒的小疱,甚至发生脓肿,常常出现痘疹状病变。由于发痒,鸟
总用爪或嘴去抓或咬,不得安宁,影响鸟的正常生活,健康情
况下降,严重者引起死亡。
    治疗上用蝇毒磷杀虫剂,以0.03%溶液浸泡患部或以
    500ppm 浓度做沙浴、水浴,以 0.08%浓度做笼具、栖杠和 地
面等消毒,也可用2%~3%除虫菊溶液喷洒。或用0.1 %~
0.2%敌百虫溶液喷洒或药浴。
    (3)鳞足螨    此螨寄生于鸟腿及爪等无羽毛的部位,主要
寄生在小腿部鳞片的下方。
    症状:被鳞足螨寄生的部位皮肤发炎、肿胀增厚、表皮粗
糙而有裂纹,结成灰白色痴皮,产生大量的鳞片状皮屑。寄生
部位发痒,常被啄破出血。
    防治:保持鸟笼干燥,定期进行消毒。让鸟经常水浴、沙
浴,就可防止鳞足螨的发生。用1%马拉硫磷或2%~3%敌百
虫、3%~5%来苏儿对鸟笼、食罐、水罐喷雾消毒。对患鸟可用
1%~3%敌百虫或10%~20%杀灭菊酯药浴。方法是把患鸟
的双腿浸泡于药液中4~5分钟,然后用刀片刮去腿部的痂
皮,再用毛刷刷洗,使药液充分渗入皮肤内,以便杀死螨虫。如
果1次不能治愈 过半个月后再治疗 1次。
    (二)体内寄生虫病
    1.蛔虫病    蛔虫分布广泛,种类繁多。虫体为白色圆柱
状,两端尖细。成虫主要寄生在鸟的消化道,虫卵随粪便排出
体外,在适宜的条件下,1~5天发育成含幼虫的侵袭性虫卵。
鸟吞食了这种虫卵后发病。在笼养鸟中,鹦鹉类和雀形目的鸟
最易受蛔虫侵袭。
      症状    成鸟多不出现临床症状,出现临床症状的主要是
幼鸟。病鸟生长不良,精神、食欲不振,羽毛松乱,下痢或便秘,
逐渐消瘦,偶有抽搐等神经症状。大量蛔虫寄生时,可阻塞肠
道,病鸟突然死亡。
       治疗   用左旋咪唑治疗效果很好,混料喂,治疗量为
0.01%~0.02%,每天1~2次。饮水,治疗量为0.01%。连喂
3~5天为一疗程。
       2.绦虫病鸟绦虫病是由绦虫寄生于鸟体内而引起的疾病。
       病原    绦虫呈扁平带状,通常白色,有时为灰色、淡黄色
或黄色。多数分节,因种类不同节片数多少也不同。虫体分为
有附着作用的头节、颈部及节片。近颈部的节片是未成熟节
片,其他为成熟节片,最后为妊娠节片。寄主在十二指肠、空
肠、回肠,以头节上的附着器吸着肠粘膜。寄生在鸟类体内的
绦虫主要是小型虫体。
    症状   一般有绦虫寄生的鸟都呈慢性经过。鸟体渐渐消
瘦,营养不良,异食癖。有时也拉稀便,偶尔能在粪便中见到有
节片排出。羽毛不顺、无光泽,鸟不爱活动。开始时体重变化
不大,以后体重明显减轻。
     治疗    治疗绦虫主要有队下两种药品:吡喹酮,抗虫谱
广,使用方便,用量每千克体重10~5毫克。灭绦灵用量每千
克体重50~65毫克。
    3。球虫病    鸟球虫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球虫引起的疾病。
几乎所有的鸟类都感染,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是对养鸟业
危害极大的一种体内寄生虫病。雏鸟比成年鸟的易感性高。一
年四季均可发生此病,潮湿的垫料及温暖的环境易引起本病
的发生。
      病原      球虫繁殖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个阶段,均在
肠粘膜上皮细胞内完成。球虫卵囊对外界环境和多种消毒剂
都有很强的抵抗力。在一般土壤中可存活4~9 个月,在50~
60℃下可存活一小时。球虫卵囊对阳光、干燥和粪便发酵很敏
感。在阳光下卵囊在数小时内被杀死。用2%氢氧化钠可杀死
地面和养鸟用具上的球虫卵囊。
      球虫的卵囊呈球形。卵囊随粪便排出体外,经4天左右在
适当的环境条件下发育成感染性卵囊。鸟如果食入和饮用了
被感染性卵囊污染的饲料和饮水,在宿主消化液的作用下,卵
囊壁和孢子囊壁破裂,释放出子孢子。子抱子侵入小盲肠上皮
细胞,并在其中裂殖生殖(无性阶段)形成裂殖体,3天后裂殖
体破裂,放出第一代裂殖子;裂殖子又侵入新的肠上皮细胞,
发育成裂殖体,然后释放出第二代裂殖子,仲小肠细胞不断遭
到破坏。这是被感染的发病阶段。第二代裂殖子除少数再侵
入肠壁外,多数形成雄件小配子和雌性大配子。小配子和大配
子融合为合子。这一时期为性阶段。合于周围形成一层厚壁,
发育成卵囊。卵囊可随粪便排出体外,经数日在适宜的环境条
件下变为有感染性的卵囊,被鸟食入后又在鸟的体内重复上
述繁殖过程。从鸟食入卵囊到排出下一代卵囊约需7天时间。
      症状      各种球虫的致病力不同,加之鸟的种类、年龄、健
康状况及所食入卵囊数量各异,因而病鸟表现出的病状和程
度亦不同。其主要症状表现为精神委顿,食欲不振或废绝;体
重减轻,羽毛松乱,弓背、翅下垂、贫血、口渴、腹泻,有的病鸟
有轻度下痢,有的出现致死性下痢,粪便水样或粘性绿色或血
性稀便。本病呈急性或慢性经过,对雏鸟和幼鸟危害最大。有
的病鸟因身体衰竭而逐渐死亡,有的出现震颤、昏厥或跛行,
有的存活下来而获得免疫力。
   防治
   预防:平时将幼鸟与成鸟分开饲养,一旦发现病鸟立即隔
离。为预防本病,可用2%火碱水喷洒鸟舍、鸟笼、饲养用具及
垫料、垫沙等,必须经常更换并保持干燥和干净,用前充分晒
干。
   治疗:治疗本病的药物较多,但要注意不要长期使用一种
药。以下药物用量均为参考剂量。将磺胺二甲嘧啶配成0.4%
浓度的饮水。让病鸟饮用3~5天,停2~5天,再饮用3天。注
意不要连续饮用7天,以防中毒。将磺胺间甲氧嘧啶按0.5%
的比例添加到饲料中,连用3天,停2天,再连用3天。甲硝哒
唑(灭滴灵)按每千克体重30~40毫克给药,每日服用2次,
连用7~10天为一疗程,15天后再重复一个疗程。本药与磺
胺增效剂(TMP)合用效果更好。呋喃唑酮(痢特灵)可按
0.02%的比例加入到饮水中饮用,或按0.04%的比例混于粉
料中,连喂4~5天。注意混合均匀,以防中毒。球痢灵具有高
效低毒的优点,在每千克饲料中加0.12克,连用30~40天,
疗效好,并对兔疫力无影响。氯苯胍为广谱抗球虫药,疗效显
著。每片15毫克。每千克饲料加入30~40毫克,连用7天,
若未治愈可再喂7天。速丹是一种新的抗球虫药,其最大优点
是药性稳定,不产生抗药性。按3~6ppm的剂量充分混入饲
料中,可有效地防治球虫病。复方敌菌净按0.  02%的浓度混
入饲料中,连用3~5天为一个疗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20 21: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哔,多谢版主!真是及时雨,好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20 21: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1 15: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嗉囊积食(梗阻)
      食植物种子和摄食砂砾的鸟易患此病,特别幼鸟。运动量小,暴食暴饮,维生素和无机盐缺乏,寄生虫寄生,幼鸟叼吃干草棍、树叶、垫料等引起嗉囊过度充满,发生食滞或阻塞。
      症状      嗉囊膨大,用手触摸嗉囊可感到有干硬食物或液体。病鸟精神沉郁呆滞,食欲不振或废绝,喜饮水。口腔有粘稠液体流出,气味酸臭。羽毛竖立,不愿活动,消瘦,严重者可致死亡。
      治疗      对发病早期和轻症者,喂服酵母片或乳酶生等助消化药,一般能很快好转。病情较重的病例则应将鸟头向下,轻轻按摩嗉囊以排除嗉囊内的液体,然后用导管灌入1%的盐水或1.5%磷酸氢钠溶液冲洗嗉囊,再让马头朝下将冲洗的液体排出。也可将植物油灌入嗉囊,然后用手挤压,使嗉囊中的积食变软,从肛门排出。如果上述方法均无效,可以手术治疗。其方法是拔掉嗉囊上的羽毛,碘酊消毒,用手术刀片切开0.5厘米的口子,将积食取出,用生理盐水冲洗嗉囊,刀口处涂以5%碘町和75%酒精消毒,缝合嗉囊和表皮。手术后停食半天,再喂易消化的食物,一般手术后5~6天拆线,7天可康复。为防止继发细菌性感染,可适当使用一些抗茵药物。
   (八)蛋阻留
      蛋阻留又称难产,是指蛋已进入输卵管的下部而不能顺利产出的一种鸟的疾病。引起蛋阻留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输卵管炎症或输卵管肿瘤引起输卵管下段狭窄或闭锁,蛋形过大,或鸟体脂肪过多等,使鸟卵无法通过产出。
      症状      病鸟常有产卵姿势但又产不出,有的鸟卧在窝内1~2天也产不出蛋来。患鸟精神不安,呼吸急促,羽毛竖立,尾部急速抽动。用手触摸鸟的后腹尾下部,可见肛门膨大,并能触到已形成的硬壳蛋。出现以上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患鸟可因此死亡。
      治疗      捉出病鸟,将适量的食用植物油或蓖麻油滴入泄殖腔内,以润滑蛋及输卵管或泄殖腔的表面,并轻轻由前向泄殖孔方向按摩腹部,通常能使滞留的蛋顺利产出。如一次无效可重复几次。在上述处理方法无效时,可用光滑消过毒的竹棍或镊子,涂上凡士林或植物油,插入鸟的肛门把鸟卵弄破。在操作时,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损伤输卵管。待鸟精神恢复后,再把卵壳取出。
      采取上述手术时,要用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泄殖腔及输卵管后段,再让鸟口服抗生素,也可直接将青霉素滴人生殖道内,以防感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2 15: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九)结膜炎
        鸟患结膜炎的病因很多,如眼外伤,异物进入结膜,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A)缺乏,以及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等,  均可引起结膜炎。
      症状      结膜充血、呈微红色眼圈湿润,眼泪明显增多,眼睑肿胀,眼内分泌物增多,严重者上下眼睑粘连在一起,眼睛  睁不开、结膜炎可为单侧性也可为双侧性。继发于沙门氏杆菌、大肠杆菌和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感染者,或由于维生素A  缺乏所致。除了眼的局部症状外,还可见原发性疾病的相应表现.
      治疗     将鸟笼移至暗处,减少光线刺激。对患鸟用l%~2%硼酸溶液或0.9%生理盐水冲洗患眼后,将金霉素、氯霉素、四环素、土霉素等眼药膏或眼药水滴入眼内,每天3~6次。如为病毒性结膜炎,以利福平眼药水疗效较佳。与此同时,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A或鱼肝油等也有帮助。

(十)肥胖症
      由于观赏鸟长期在笼内生活和过多地采食油脂性饲料、缺乏运动,或脂肪代谢紊乱,致使鸟体内特别是皮下和腹腔内积存过多的脂肪,发生肥胖症、肥胖症是一种营养代谢疾病,多发生于老龄鸟。
      症状      胸腹部位明显肥大,体重明显超过正常水平。用手扒开或用嘴吹起鸟的腹部羽毛,可见腹部饱满变圆而呈球形,甚至可见皮下黄色的脂肪。如果看鸟的尾脂腺,则明显变大,有黄白色的脂肪块。另外,还可用手摸鸟的胸骨部位,如发现扁平也是肥胖症的表现。鸟体过于肥胖则动作迟缓,不爱活动,鸣叫时间不长,甚至停止鸣叫。心跳减缓,呼吸次数增加,肠胃机能减弱,常有便秘,可在跳跃、飞行或惊吓中死亡。剖检死鸟,体内脂肪明显增多,肝脏、心脏和肾脏贮积大量脂肪。
      治疗      对过于肥胖的鸟可在饲料中减少含脂肪高的饲料,特别少喂含脂肪高的动物性食物,多喂水果和蔬菜等青绿饲料和蛋白质饲料。与此同时,应控制鸟的饲料量,多外出遛鸟,以增加运动量。待肥胖症消除后,再投喂正常的饲料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3 15:2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骨 折
      骨折多见于新鸟或还未驯化好的野生鸟。常发部位主要是腿和翅膀。
      症状     当鸟发生骨折时,骨折的局部常有出血、肿胀、疼痛和功能障碍。如翅膀发生骨折时患翅下垂,不能飞行;腿部骨折时病鸟单脚站立,患肢悬吊而不能行走,或独脚跳跃。
     治疗      发现鸟骨折后应立即把鸟捉住,检查什么部位骨折,使其复位。然后用很薄的木片、竹片或厚纸板做成夹板将患部固定住包扎好。处理后将病鸟轻轻放回笼内,去掉栖杠,置于僻静处休养,尽量不要惊动它,平时可用笼罩罩上,减少活动。接骨后的饲养很重要,加水添料时动作要轻,笼子的粪便先不要清理,饲料应增加营养;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加强护理,保持环境的安静。多喂些动物性饲料,经常晒太阳。半个多月后就可以愈合恢复正常。
   (十二)中 暑
      在夏季如果对鸟的管理不当,就有可能使其中暑,鸟的羽毛有良好的绝热性,使热量不易散发,再加上鸟没有汗腺,也影响鸟体热的散失。鸟散热的唯一途径是张口呼吸。在炎热的夏天,如果放置鸟的室内温度过高、通风条件差、闷热,加上饮水供给不及时,使鸟散热困难,常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障碍。除上述发生中暑的原因外,鸟在封闭、拥挤的条件下运输,也容易发生中暑。
      症状      鸟中暑后表现为烦躁不安,呼吸急促,体温升高,张口喘气,呼吸频率明显加快。继而表现为精神委顿,翅膀张开下垂于地面,站立不稳,虚脱,大量饮水。有时出现短暂抽搐,足趾麻痹,躯体和颈部肌肉痉挛,常在几分钟内死亡。剖检可见大脑及脑膜充血、出血和水肿。死前体温比正常升高3℃以上。尸检可见尸僵缓慢,全身淤血。
      预防    在夏季应把鸟笼放在凉爽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遇闷热天气时,应经常观察鸟的表现,并供给充足的饮水,每天更换清凉的饮水l~2次,每天给鸟洗浴1次。
      治疗      对已发生中暑的鸟,应采取以下抢救和治疗措施:一旦发现鸟中暑后应立即将鸟笼移至树荫下或阴凉的地方,每隔一段时间喷洒1次冷水,同时给予清凉的饮水;在患病鸟翅膀的静脉血管处,用消毒三棱针或普通缝衣针由前向后沿静脉血管平刺0.1~0.3厘米,流出污血即可;在绿豆汤中加1~2滴十滴水灌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23 22: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