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皮鹦鹉的品种很多,主要从体羽的颜色区分。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波纹型、淡色型、玉头型、白化型、黄化型。养鸟者应注意品种的选择,建立谱系,避免近亲繁殖。
雄鸟和雌鸟体羽颜色相同,外形难以区分性别。主要区别在于鼻部蜡膜的颜色,一般雄鸟上嘴基部蜡膜为蓝白色,发情时期为蓝色,老鸟呈深蓝色;雌鸟蜡膜肉色,发情期颜色逐渐变淡,老雌鸟蜡膜周围呈姜黄色。个别品种的雄鸟蜡膜为黄茶色,雌鸟为暗茶色。
由于虎皮鹦鹉嘴钩曲、强大而有力,喜欢啃咬木质,因此应选耐用、耐啃咬的金属丝笼。一般每立方米饲养2-3对鸟,笼舍中雌雄鸟应按比例放入,雌鸟的数量可稍多些,舍内好要安上足够的栖杠和巢箱。
虎皮鹦鹉是驯化较早的世界性笼鸟,饲养容易。虎皮鹦鹉嘴粗而强,喜欢吃带壳的种子,平常准备谷子、黍子、稗子作为常备饲料,根据条件单一或按6:3:1的比例混合喂。每天要喂些蔬菜,如白菜、油菜、胡萝卜丝等,喂时取出前一天剩下的菜叶。育雏时期补充鸡蛋小米,冬季加少量的苏子,提供高热能食物。
每次添料时先把谷壳吹去,将料添足。食、水、菜每天换,夏天应多换一次水。每周打扫一次卫生,彻底清理笼底。夏季将鸟放在凉爽处,不宜在强光下直晒,以免羽色失去光泽。虽然虎皮鹦鹉不喜欢水浴,但天太热也要为其喷雾淋浴降温;冬季繁殖时室温须保持在10度以上,若在室外过冬,要安装挡风设备,并保留巢箱,让其有夜间避寒处。
饲养虎皮鹦鹉容易,繁殖也不难。虎皮鹦鹉一年四季都可繁殖,年繁殖4-5窝,但夏季太热,应拆除巢箱,停止繁殖。每巢产4-6枚白色圆卵,隔天产一枚,产第三枚卵后雌鸟开始孵化,孵化期间由雄鸟饲喂雌鸟。孵化期18-20天,育雏期25-35天。
虎皮鹦鹉的雌鸟在孵卵、育雏初期特别警觉,对外界干扰极为敏感,应尽量保持环境安静,不要轻易搬动箱笼和卵、雏,以免鸟受惊后弃巢,影响孵化和育雏。另外,由于长期近亲繁殖,有的鸟孵育本能差,有的不孵卵,甚至吃卵,应该淘汰。虎皮鹦鹉一般寿命15年左右,5-6个月成熟,繁殖旺盛期为4-5年,以后繁殖能力逐渐下降,应更换种鸟。离巢的幼鸟一周后再和亲鸟分开。待幼鸟都离巢后,应将笼舍全面清理、消毒一次。特别是巢箱,更应消毒、晾干保存,备用。
虎皮鹦鹉经过训练后,不仅能学会种种技艺,还能学会“说话”。当然要从小训练。
选择出壳15天左右的雏鸟,将其从巢中取出,人工喂养。以青菜拌鸡蛋小米为饲料,隔1-2小时喂一次,每次喂到嗉囊鼓起为止。稍大后雏鸟会自己啄食,这时可放在手上饲喂,用食物引诱虎皮鹦鹉学爬梯子等技艺。要想教其“说话”,需要单只饲养在安静、无噪声的房间,每天让它听20-30次同一句简单的话,聪明的鸟儿一周便能学会。
雏鸟在人工喂养期间,应尽量保持室内温度,饲养环境不得低于15度。这样从小驯养的虎皮鹦鹉,可以无拘无束地在人的手上、肩上玩耍,还可在桌面上不停地走动,样子可爱而有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