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科技发达,用高科技手段进行文物检测,该可信了吧?机器的确不会说谎,不过,如果你相信“科学手段”,也可能上当受骗。
瓷器是古玩中的一大项,近年瓷器价格涨幅惊人,10年前只要几千元钱的瓷器,如今价格动辄几万,甚至几十万。价格飙升的同时,造假也在泛滥,造假者往往借用最新陶瓷科研成果,突破当前的科技鉴定手段,最为典型的就是用X光让新瓷变古董。
欧洲一家最有名的博物馆打算以令人乍舌的价格,买进6件中国唐三彩陶器,为了保险起见,该馆用最新的热释光技术进行测定。结果,发现3件唐三彩的制造年代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唐代开国至今仅1300多年,怎么会有年代如此久远的唐三彩呢?经专家会诊,终于发现这3件器物都是有人故意对其进行人工辐照,致使测得的热释光年龄远远超过了唐三彩的实际年龄。
据说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位香港古董商在河南购得了一批唐三彩的高仿品,运回香港冒充文物贩卖,不想却发生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有顾客拿着买到的瓷器,去做热释光的年代检测,居然顺利过关,被测定为唐代真品。古董商人闻讯后,大喜过望,马上又拿了几样东西去检测,可又被定为现代的赝品。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古董商人百思不解,反复对比琢磨,终于找到了其中的蹊跷。原来,他当时买的唐三彩比较多,除自己随身携带了几件,坐飞机回港外,其余都是从陆路托运回来的。现在,能够蒙混过关的全是自己带回来的,托运回来的都露出了破绽。古董商苦苦思索,终于想到了机场的安检环节。那时的安全检查还是采用X光检测,会不会是X光在作怪呢?于是他拿了几件赝品瓷器,跑到机场去过安检的仪器,然后再送去做热释光的年代检测,果然都被鉴定为年代久远的老古董。热释光的技术密码,就此被破译了。
如果收藏新人仅凭科学技术进行检测,很可能会因此掉入造假者的圈套。比如古画造假,他们往往选用同时期的老宣纸,甚至连装裱也是同时期作品上剥下来的,如果仅仅凭借现代科技手段去检测纸的新旧,赝品就“变”成了板上钉钉的真迹。汉代木俑在古玩市场和拍卖行曾价格一路走高,于是便有人将汉墓中出土的楠木棺材加工成木俑,完全可以骗过先进的测试仪器。
大量用现代高科技制造的“高仿古董”、“逼真文物”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因此,高科技鉴定只能当作辅助手段,倘若仅仅依靠高科技鉴定结果买东西,恐怕吃亏上当再所难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