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15|回复: 5

国耻已殇 其辱难忘 ——写在第三个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12 23:4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6年12月13日,是第三个国家公祭日。
南京大屠杀,给我们民族留下难以泯灭的伤痛。我们祭奠同胞,缅怀无辜的受难者,心中无尽的遐思,映照的是民族的那一段黑暗往事。待沉痛过后,又不禁思考,沉淀在心中的除了痛苦,还有什么?有人说国耻是痛,如果不能从伤痛中走出,则难以走向未来。笔者感到,国耻留下的不仅仅是单纯的痛楚,在岁月的长河中,还给我们留下更多的精神价值。
因为国耻如“药”,能祛除娇蛮。骄傲自满是一种病,一个强人因为骄傲自满而走向失败,一个民族因骄傲自满而停滞不前。古代中国曾代表了人类最为先进的生产文化,“天朝大国”不是盲目的自负,而是历史给我们的骄傲。然而,时代的脚步不会因为曾经的辉煌而短暂驻留。鸦片战争的爆发敲碎了中国人维持数千年的骄傲,甲午战争的失败深深地刺痛了国人的灵魂。可惜,对于当时的统治者,国仇家恨并没有让他们清醒。面对外敌入侵,“攘外必先安内”展露出的是反动统治者的自大与狂妄。而南京城也成了其盲目自负之下的牺牲品!数十年来,多少无辜冤魂的哀嚎,不断哭诉着国耻的沉痛。
当前,我们民族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国家的日益强盛成了13亿中国人骄傲的资本,但面对过往的苦难,每一个人都没有“自满”的资格。“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力戒任何的虚夸和骄傲。”是中国人自强不息的基本品质。不断攀升的GDP、高速发展的新科技、日益丰富的新文化仅仅代表我们国家不断进步的一面,却不能改变我们国家还不够强大的事实。面对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在科技、在军事上拥有的主导权,中国还没有撼动世界格局的资本。过于浮躁,以强者自居,只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因为国耻如“镜”,能映照灵魂。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是一个民族的成长记忆,苦难也是一个民族时刻警醒的伤痕。正如恩格斯所说的:“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近代中国每一段发展机遇,没有一次不是以血的代价触发的。正因为受过屈辱,所以知道屈辱生于何处,才知道如何弥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79年对一个民族而言并不久远,我们今天回顾国耻,也为的是从历史中寻找自身的不足。
79年前的中国,并不算十分弱小,但面对外敌入侵却一败再败,原因何在?军事上,装备不差,但战术落于人后;政治上,表面统一,但人心不齐。虽然敌后战场的活跃有效打击了日寇的入侵,但诸如此类的种种原因,也给国人造成了难以忽视的伤痛。今天的中国虽然已屹立于世,但在体制上、在经济上、在军事上仍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若面对外敌入侵,每一个可能的制败因子都会造成巨大的伤亡。面对历史,仍需要不断反思自己是不是能做得更好更强。
因为国耻如“刀”,能释放血性。回顾历史,犹如品尝苦酒,苦亦保持清醒,醉亦激扬血性。“君不见长松卧壑因风霜,时来屹立扶是堂。”对于13亿中华儿女而言,国仇家恨是激发民族血性的动源。一个强大的民族不需要通过他人忏悔,释怀内心的伤痛;一个强大的民族不需要通过压迫他人,寻找精神的安慰;一个强大的民族亦不需要通过各种牌匾,证明自己的强大。一个强大的民族是一个不断释放血性,始终斗志激扬的民族。
苦难对于文明发展来说,是独一无二的磨刀石,也有不知道多少个民族在血与火的挑战、枪与炮的屈辱当中,迸发出本民族特有的不屈意志。“耻”虽痛,但这种痛感反复击打在灵魂的脊梁上,能让我们在不断强大的同时,让骨头保持坚硬的品质。一个国家由弱到强,往往经历难以承受的苦难,这份苦难是成长的良药。因为苦难,我们民族的发展历程也更加丰满。它所遗留的精神价值却也是难于估量的。也许在时间的洗礼下,伤痛感会慢慢沉淀直至消失,但我们不应该忘却在伤痛中创造的丰功伟绩,我们的复兴之路也需要这样的民族伤痛锻造。
来源:求是网  作者:严奇
(作者单位:海南省军区某部)
发表于 2016-12-13 16: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4 00:32:26 | 显示全部楼层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4 04:42:09 | 显示全部楼层
牢记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4 08: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5 09: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