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946|回复: 13

明信片上的武汉老善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23 14: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iv class=\"img_wrapper\" style=\"font: 14px/23px Arial, 宋体, sans-serif; margin: 20px auto; padding: 0px; text-align: center; color: rgb(51, 51, 51); text-transform: none; text-indent: 0px; letter-spacing: normal; word-spacing: 0px; white-space: normal; widows: 1;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img style=\"margin: 0px auto; padding: 0px;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display: block;\" alt=\"汉口善堂弹棉花及织布又车花线(正面)\" src=\"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20160422/5Tn3-fxrqhar9758153.jpg\" /><span class=\"img_descr\" style=\"margin: 5px auto; padding: 6px 0px; text-align: left; color: rgb(102, 102, 102); line-height: 20px; font-size: 12px; display: inline-block; zoom: 1;\">汉口善堂弹棉花及织布又车花线(正面)</span><img style=\"margin: 0px auto; padding: 0px;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display: block;\" alt=\"汉口善堂弹棉花及织布又车花线(反面)\" src=\"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20160422/gJYt-fxrqhar9758147.jpg\" /><span class=\"img_descr\" style=\"margin: 5px auto; padding: 6px 0px; text-align: left; color: rgb(102, 102, 102); line-height: 20px; font-size: 12px; display: inline-block; zoom: 1;\">汉口善堂弹棉花及织布又车花线(反面)</span></div><p style=\"font: 14px/24px Arial, 宋体, sans-serif; margin: 15px auto; padding: 0px; width: 586px; color: rgb(51, 51, 51); text-transform: none; text-indent: 0px; letter-spacing: normal; word-spacing: 0px; white-space: normal; widows: 1;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善堂,顾名思义,就是救苦救难行善施救的堂口,它肇始于清代,民国时期最为鼎盛。作为近代民间慈善组织的一种存在形式,在清末民初政府治理能力日渐削弱的环境下,善堂几乎承担了社会救助的主要责任,在近代武汉地方慈善事业发展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p><p style=\"font: 14px/24px Arial, 宋体, sans-serif; margin: 15px auto; padding: 0px; width: 586px; color: rgb(51, 51, 51); text-transform: none; text-indent: 0px; letter-spacing: normal; word-spacing: 0px; white-space: normal; widows: 1;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这是一张清晚期印制发行的明信片,正面图案为一张5位年轻的女工正在辛勤劳作的黑白照片。照片上,从外表来看,女工们都身着晚清女装服饰,有的系着围裙。有的正在简易的织布机前精心织布,有的手摇纺车在车花线,有的坐在一旁整理棉絮,有的则身背弹弓手挥木锤,正拍打着弓弦弹着棉花。照片上的人物都面朝同一个方向,神情呆滞,可见当时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善堂女工显然还不知照相为何物,面对突然而来的镜头,显得着实有些茫然无措。</p><p style=\"font: 14px/24px Arial, 宋体, sans-serif; margin: 15px auto; padding: 0px; width: 586px; color: rgb(51, 51, 51); text-transform: none; text-indent: 0px; letter-spacing: normal; word-spacing: 0px; white-space: normal; widows: 1;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这张从中国上海寄出的明信片,长14.1厘米,宽9厘米,目的地是欧洲国家比利时的布鲁塞尔。照片右上角有一枚“大清国邮政”发行的大龙邮票,面值一分,中间印有代表皇室标志的龙的图案。右边空白处印有一行英文:Pulitura,Filatura e Tessitura del cotone nell Orfanotrofio di HanKou(Suore Canossiane),翻译成中文就是“清洗剂,棉纺织业在汉口,孤儿院修女”。沿照片四边的空间,都被寄明信片的人用密密麻麻的英文写满。明信片反面贴有德国在华邮局1900年发行10芬尼加盖邮票一枚,销上海德国邮局4月27日日戳,有法国轮船邮局4月28日中转戳,另盖5月10日布鲁塞尔到达戳。通过明信片上的邮戳和德国在华邮局1900年发行的邮票及大清邮票等信息来看,这件明信片寄出时间应该在1900年至1911年之间,4月27日从上海寄出,28日被带上法国轮船,经过半个月的航程,于5月10日到达布鲁塞尔。</p><p style=\"font: 14px/24px Arial, 宋体, sans-serif; margin: 15px auto; padding: 0px; width: 586px; color: rgb(51, 51, 51); text-transform: none; text-indent: 0px; letter-spacing: normal; word-spacing: 0px; white-space: normal; widows: 1;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大清邮政起步较晚,近代早期除了民间通信组织民信局外,进入中国的英、法、俄、德、日等外国势力在各租界区自办邮局,办理外国侨民寄汇邮件业务,被称为“客邮”。1866年,清朝总理衙门根据19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邮递业务正式交由外国税务司当家的各口海关代管,1878年7月发行我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面值有一分银、三分银、五分银等。1896年,在张之洞、李鸿章等重臣再三奏请下,清政府才决定设立国家邮政,翌年二月,大清国家邮政总局成立,邮政业务才开始逐渐收归国有。</p><p style=\"font: 14px/24px Arial, 宋体, sans-serif; margin: 15px auto; padding: 0px; width: 586px; color: rgb(51, 51, 51); text-transform: none; text-indent: 0px; letter-spacing: normal; word-spacing: 0px; white-space: normal; widows: 1;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作为从事慈善工作的善堂,与寺院、教会、孤老院、慈幼院、救济院等机构具有同样的性质。近代武汉善堂很多,“乐善堂”、“崇善堂”等名称各异的善堂遍布三镇街区,大都是由一些民间工商业主、地方绅士和慈善组织所建,救苦救难,纯公益性质。其开销一部分来自乐善好施者的自身经营,一部分则来自富豪、名流等社会各界人士的捐赠,也有的善堂让收留的穷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生产一些产品出售,以此解决部分费用资金。善堂一般设在废旧的大祠堂、庙宇和府第里,有的善堂还是旧时义勇消防队摆放水龙水枪和雨衣雨帽等消防器材的地方。善堂的功能主要施茶、施粥、施诊、施药、施棺、救火、办义校等,年关时还向特别困难的人家发放米票、寒衣,聊解饥寒。照片上的这间善堂窗扇破旧,条石铺地,墙壁乌黑,加上原始的纺织设备,可见其环境的恶劣,也折射出该善堂经营的艰难。这张明信片蕴藏了清末邮政、对外邮递业务及汉口善堂经营情况等诸多信息,对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情况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p>
发表于 2016-4-23 17:3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坐沙发学习学习【明信片上的武汉老善堂】谢谢分享!贝哥下午好!周末快乐!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3 17:3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年代了。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4 00:03:5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欣赏了,了解学习学习,谢谢分享,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4 04:2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学习了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4 06: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学习之!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4 08: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Re:Re:%%%

引用第3楼黄肤山雀于2016-04-24 00:03发表的 Re:%%% :
欣赏了,了解学习学习,谢谢分享,
了解历史谢谢!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金菊灵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6-4-24 08:2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5 08:54:03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学习,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5 19:3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老明信片上的知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