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这是东汉年间许慎《说文解字》对翡翠两字的解释。后来,古人将这两个原本形容鸟羽毛的字转用到描写红色和绿色的饰物。大概到了宋代,两字合并,用来描写碧绿色的碧玉,这时的\"翡翠\"两个字所说的玉,是硬玉的集合体,因主要产于缅甸,故又称为缅甸玉。
翡翠,因其主要色是绿色和褐红色,因而与古人的翡为红、翠为绿的解释是吻合的。大概也是这个缘故,翡翠两字才逐渐从碧玉(软玉)变成今天硬玉集合体的专称。
根据考古文物资料,英国历史学家李约瑟认为,18世纪硬玉才从缅甸传入中国云南。一般认为我国真正出现缅甸翡翠是明代以后的事。到了清代,由于皇宫贵族对她的喜爱,翡翠才身价百倍,成为玉中之王。

据苏富比和太古佳士得拍卖行的记录,过去一些高档的帝王翡翠(指翠绿色、晶莹通透者),一件过百万的可谓拾俯皆是。香港李英豪先生在其《保值翠玉》一书中就记载了1981年春季香港佳士得拍卖的一尊玻璃种翡翠观音雕件,价值达300万港元。而一对晚清老坑种玉镯价值竟达1000万港元,真可谓价值连城。故有谓:黄金有价玉无价。
佩带和收藏翡翠的人士应该小心勿碰撞跌下翡翠件。有时表面看上似无损,但实际上经过碰撞,翡翠的内部结构已经受到损坏,而生暗纹。
翡翠很忌讳油烟油腻。如果是保值的高挡货,就不益佩带着进厨房煮食。
翡翠亦不适合接近高温,更不可久晒。因为长期如此,容易产生物理变化而失去光泽,没有那么鲜阳。
翡翠也不可接触强酸溶液,那样会破坏翡翠的结构和颜色。
根据现代生物、物理、化学分析:许多玉石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十多种微量元素:如金、银、硅、锌、铁、硒、镁、锰……由于玉石学是蓄“气”最充沛的物质,故经常佩戴玉器能使玉石中含有的微量元素通过皮肤吸入人体内,从而能平衡阴阳气血的失调,使人祛病保健益寿。例发锌元素可以激活胰岛素,调节能量代谢,维护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儿童智力发育,具有抗癌、防畸、防衰老等作用。
锰元素可以对抗自由基对人体造成的损伤,参与蛋白质、维生素的合成,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抗衰老,防止老年痴呆症、骨质疏松、血管粥样硬化等。硒元素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组成部分,它能催化有毒的过氧化物还原为无害的羟基化合物,从而保护生物膜免受其害,起到抗衰老作用;它还能解除有害重金属如镉、铅等对人体内的毒害,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达到防癌治癌的作用。 |
|